小鼠是遺傳學常用的實驗材料,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下面是關于小鼠某些性狀的遺傳實驗:
(1)在一隔離飼養了多代的有毛小鼠種群中,偶然發現一對有毛鼠產下的一窩鼠仔中有幾只無毛小鼠.無毛小鼠全身裸露無毛,并終生保持無毛狀態.科研人員為了研究小鼠的無毛性狀,繼續讓這對有毛鼠雜交多次,每窩都有無毛雄鼠和無毛雌鼠出生.
①科研人員初步判斷:小鼠的無毛性狀源于基因突變,不是營養不良或環境條件造成.他們作出這一判斷的理由是
.
②若已證明該變異源于基因突變,根據這對有毛鼠的多次雜交后代,還可判定無毛基因不是細胞質基因,其依據是
.
③為了進一步確定這對親本有毛鼠已攜帶無毛突變基因,可用無毛基因作探針直接進行檢測,該方法利用的原理是
.
(2)小鼠毛色的黃與灰、尾形的彎曲與正常各為一對相對性狀,分別由等位基因R、r和T、t控制.在毛色遺傳中,具有某種純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發育.從鼠群中選擇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雌鼠作母本,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雄鼠作父本,雜交所得F
1的表現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請分析回答:
|
黃毛尾彎曲 |
黃毛尾正常 |
灰毛尾彎曲 |
灰毛尾正常 |
♂ |
|
|
|
|
♀ |
|
0 |
|
0 |
①控制毛色的基因在
染色體上,不能完成胚胎發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
.
②父本的基因型是
,母本的基因型是
.
③若只考慮小鼠毛色的遺傳,讓F
1代的全部雌雄個體隨機交配,在得到的F
2代群體中,r基因的基因頻率為
.
④讓F
1代的全部黃毛尾正常雄鼠與黃毛尾彎曲雌鼠雜交,F
2代中灰毛鼠彎曲雌鼠占的比例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