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用洋蔥為材料做的實驗,其中實驗名稱、選材部位和實驗現象都正確的是
| 實驗名稱 | 選材部位 | 實驗現象 |
A | 探究植物細胞的失水 | 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 | 紫色區域變小 |
B | 觀察有絲分裂 | 根尖分生區 | 多數細胞染色體排在細胞中央 |
C | 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的變化 | 根尖分生區 | 多數細胞是正常的二倍體細胞 |
D | 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 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 | 細胞多數區域呈綠色 |
C
解析試題分析:探究植物細胞的失水應選擇洋蔥鱗片葉外表皮,失水時紫色區域變小,洋蔥鱗片葉內表皮不含紫色色素的中央大液泡,A項錯誤;利用根尖分生區觀察有絲分裂時,因細胞周期中分裂間期時間較長,故多數細胞處于分裂的間期,而染色體排列在細胞中央是在有絲分裂中期,B項錯誤;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的變化,由于誘變率較低,所以多數細胞是正常的二倍體,C項正確;利用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觀察DNA和RNA的分布,由于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故細胞核區域被染色綠色,細胞質(多數)區域被染色體紅色,D項錯誤。
考點:本題以洋蔥為材料考查相關的實驗,意在考查考生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容表”所列的生物實驗,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表示相鄰兩個細胞的細胞膜接觸,信息從一個細胞傳遞給另一個細胞。下列屬于圖示細胞間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A.膝跳反射時,傳入神經元引起傳出神經元興奮 |
B.受精作用時,精子和卵細胞之間的識別和結合 |
C.甲狀腺細胞對垂體細胞分泌TSH的反饋調節 |
D.高等植物細胞之間通過胞間連絲進行信息交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科學家常選用的細菌質粒往往帶有一個抗菌素抗性基因,該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受體細胞在自然環境中的耐熱性 |
B.有利于檢測目的基因否導入受體細胞 |
C.增加質粒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 |
D.便于與外源基因連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的評價,合理的是 ( )
A.剪取洋蔥根尖2~3 mm,因為該區域屬于根毛區,細胞有絲分裂旺盛 |
B.該實驗步驟中唯一錯誤的是在②和③之間缺少用清水漂洗這一環節 |
C.在觀察的圖像中,b屬于分生區的細胞,細胞已死亡 |
D.若用圖中b區域的細胞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現象明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甲圖中①②表示目鏡,③④表示物鏡,⑤⑥表示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乙和丙分別表示不同物鏡下觀察到的圖像。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數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數小 |
B.把視野里的物像由乙轉為丙時,應選用③,同時提升鏡筒 |
C.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正確調節順序為轉動轉換器![]() ![]() ![]() |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數最大,甲圖中的組合一般是②③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右圖表示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時細胞核裂解和重建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①→②→③→④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 |
B.①中完成DNA的復制及相關蛋白質的合成 |
C.②和③分別處于有絲分裂的后期和末期 |
D.若此圖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①中會發生聯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為研究NaHCO3溶液濃度對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的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將整個裝置放在光下,毛細刻度管內的紅色液滴向左移動 |
B.將整個裝置置于暗室中,一段時間后檢查紅色液滴是否移動,可以證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 |
C.當NaHCO3溶液濃度不變時,在乙內加入少量蠕蟲,對紅色液滴的移動不產生明顯影響 |
D.為使對照更具說服力,甲中也應放置等量相同的伊爾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野外旅游迷路的人,長時間不吃飯、不喝水、不休息,其體內激素含量變化正確的是 ( )
A.甲狀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減少 |
B.促甲狀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均減少 |
C.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 |
D.胰島素和抗利尿激素均減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