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科研人員通過下圖所示方法直接利用卵細胞培育具有新性狀的二倍體金魚,其中有一關鍵步驟:精子染色體的失活處理(失活后的精子可激活次級卵母細胞完成減數分裂形成卵細胞),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 兩種育種的原理都是誘變育種
B. 輻射處理可導致精子染色體斷裂,該變異類型屬于染色體數目變異
C. 如果方法一產生雜合體,最大的可能性是因為基因突變
D. 方法二產生雜合體原因一定是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發生交叉互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為綠藻細胞中光合作用過程簡圖,圖乙為適宜溫度條件下綠藻光合速率與光照強度的關系,圖丙為25℃條件下,將綠藻置于密閉玻璃容器中,每2h測一次CO2濃度變化情況(假設細胞呼吸強度恒定)。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吸收光能的色素位于葉綠體的______________,細胞利用D的具體場所是______________,E→F過程的中間產物是____________。
(2)圖乙中光照強度相對值大于7時,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環境因素是____________。該實驗能否確定葉綠體產生O2的最大速率相對值?________。若能,最大值為多少?若不能,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3)圖丙所示實驗中有2小時是沒有光照的,這個時間段是________h,實驗12小時后綠藻干重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
(4)圖丙實驗過程中4~6h平均光照強度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8~10h平均光照強度,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小組就某種化學物質X對小麥光合作用的影響展開研究,所得結果如表(fw表示鮮重;氣孔導度表示氣孔張開的程度),請回答:
測定項目 | A組 | B組 |
葉綠素a含量(mg/gfw) | 20.50 | 25.24 |
葉綠素b含量(mg/gfw) | 8.18 | 13.13 |
氣孔導度(mmol·m-2·s-1) | 0.07 | 0.25 |
光合速率(μmol·m-2·s-1) | 14.27 | 31.37 |
①A組小麥幼苗用含適宜濃度的X的營養液培養;B組作為對照,用____________培養。
②分析實驗數據可知,X可以導致小麥幼苗光合速率明顯下降,原因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光反應減弱。
b.____________________,暗反應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細胞進行有絲分裂過程中細胞內DNA含量變化的曲線圖,下列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在AB段,DNA正在進行復制
②若該細胞為動物細胞,由細胞膜、核膜、內質網膜、高爾基體膜、線粒體膜和中心體膜等構成其生物膜系統;
③若該細胞是植物細胞,在CD段該細胞中央平面將出現赤道板;
④若該細胞是動物細胞,在BC段該細胞中有中心體在活動;
⑤若該細胞是蛙的紅細胞,在BC段不會出現染色體和紡錘體。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蠶豆植物放在濕潤的空氣中,光照一段時間后,取蠶豆葉下表皮制作臨時裝片,先在清水中觀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繼續觀察,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只有將保衛細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時,才構成一個滲透系統
B. 剛從清水轉入0.3g/ml蔗糖溶液中時,保衛細胞細胞液濃度將逐漸增加
C. 清水中保衛細胞發生滲透失水而導致氣孔開放
D. 蔗糖分子擴散進入保衛細胞后,細胞滲透吸水導致氣孔關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胰島素能降低血糖濃度,下列哪項不是胰島素的作用( )
A.促進血糖轉化為肝糖原
B.促進血糖轉化為非糖物質
C.促進肌糖原轉化為葡萄糖
D.促進血糖進入細胞,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類型,設計的實驗裝置〈不考慮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酵母菌的能量只來自培養液中的葡萄糖。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甲裝置有色液滴單位時間內移動的距離代表了氧氣的消耗速率
B.乙裝置有色液滴單位時間內移動的距離代表了無氧呼吸速率
C.若甲乙裝置向左、右移動距離均為3個單位,則兩個裝置內的酵母菌共消耗葡萄糖2個單位
D.若甲乙裝置液滴均不移動,則表明酵母菌無生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ATP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 細胞內流動的能量“通貨”
B. 在細胞中含量很多
C. 遠離腺苷的高能磷酸鍵容易水解
D. ATP的分子結構式可簡寫為A-P~P~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研人員研究6-BA(一種植物激素)對擬南芥根生長發育的作用機理,進行了如下實驗。
(1)將擬南芥種植在含有不同濃度6—BA 的培養基中,一段時間后測量植株主根、側根長度,結果如右圖。實驗結果表明,這一濃度范圍的6 —BA 對根生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科研人員利用兩個轉基因擬南芥株系,進一步研究6—BA 對主根作用的機制。株系I 和Ⅱ中轉入的表達載體上,GUS 基因分別與M或N基因的啟動子(啟動基因表達的DNA 序列)連接在一起,基因及相關描述見下表。
將兩個株系分別培養在基本培養基和含6—BA 的基本培養基上,一段時間后主根根尖的染色結果如右圖。
①株系I的根尖細胞中,GUS基因功能是作為________的報告基因。據圖分析,株系I根尖上著色較深的部分為主根根尖的_________區,B與A的結果相比,說明6—BA對主根的作用為_________。
②株系Ⅱ的GUS基因表達反映出根尖對________信號的響應狀況,C、D的結果表明6—BA________。
(3)為驗證“6—BA 對側根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研究者應選擇的實驗材料及實驗結果是______。
A.株系I
B.株系Ⅱ
C.基本培養基
D.含6 - BA 的培養基
E.著色淺予對照組
F.著色深于對照組
G.著色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
(4)由以上實驗結果還可以對擬南芥組織培養時,_________生長素/細胞分裂的比例,有利于愈傷組織生根這一事實作出解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