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烏鴉連續10年的種群數量增長情況如圖所示,后一年的種群數量是前一年的λ倍,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第6年以前烏鴉種群呈“S”型增長
B.第5年和第7年的烏鴉種群數量相同
C.第3年的烏鴉種群數量最大
D.第3年的烏鴉種群增長速率最大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吉林一中13級下第一學月“教與學”質量檢測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花藥培養基配制的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誘導生根的培養基配方比誘導生芽或胚狀體的培養基配方中的IAA濃度高
B.花藥培養的各個階段,培養基配方不完全一樣
C.花藥培養可在同一培養基上培養至長出幼小植株再更換培養基繼續培養
D.誘導愈傷組織分化是先分化出芽再分化出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黃岡市高三3月質檢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8分)生態護坡就是綜合工程力學、土壤學、生態學和植物學等學科的基本知識對料坡或邊坡進行保護,形成由植被或工程植被組成的綜合護坡技術。下圖為某種泥質海岸生態護坡的模式圖。據圖分析:
(1)上圖坡地生態系統中,人們在中低潮帶引種一些耐鹽的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帶和超高潮帶種植像怪柳、樟毛等相對耐干早的植物,這體現了群落的 結構。人們通過對沙灘培土、引種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灘短期內出現物種比較豐富的坡地生物群落,這種現象屬于 ,這說明 。
(2)經觀察和測定灌草叢帶中的幾種生物種群及其獲得的能量值如圖。圖中沙氏變色晰與小型地面肉食性動物之間的關系為 ;沙氏變色晰在食物網中所處的營養級為
(3)若字母代表能量值,則b-e中能確定大小關系是 ,圖中能量從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傳遞效率是 (用圖中字母表示)
(4)目前生態護坡在河流、堤岸、高速公路等許多方面逐漸取代傳統的磚石、混凝土護坡,請列舉生態護坡的優點:(至少3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黃岡市高三下學期第5次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S”型曲線k值的改變與事實不相符合的敘述是
A.x軸為外界蔗糖溶液濃度,y軸為葉肉細胞滲透失水量,在c點時去除細胞壁,k值將不變
B.x軸為光照強度,y軸為綠色植物實際光合作用量,在b點提高CO2的濃度,k值將改變
C.x軸為氧氣分壓,y軸為水稻根細胞對硅的吸收速率,在c點時中耕松土,k值將改變
D.x軸為時間,y軸為某種群個體數,在b點改變環境條件或種群遺傳因素,k值將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西省上饒市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2分)已知茶樹圓形葉(A)對長形葉(a)為顯性、濃綠葉(B)對淺綠葉(b)為顯性,高莖(C)對短莖(c)為顯性。圖甲、乙分別是茶樹甲、乙中部分染色體基因組成,已知失去圖示三基因中的任意一個,配子會因不能發育而死亡(不考慮交叉互換)。請回答下列問題:
(1)茶樹甲、茶樹乙自交,F1中圓形濃綠葉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別為 。若在幼苗期拔掉茶樹甲F1中圓形葉的植株,則長形葉植株中,高莖與矮莖的比例為 。
(2)茶樹乙產生成活配子的基因組成為 ,茶樹乙發生的變異類型為 。
(3)現有一基因型確定為AaBbCc的茶樹,有各種性狀的染色體正常的植株可供選用,請設計遺傳實驗,判斷該茶樹染色體組成為圖甲類型還是圖乙類型。
實驗方案: 。
預測結果及結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石景山區高三3月一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5分)下圖為某家族患原發低鉀性周期性麻痹的遺傳系譜:
(1)該病的致病基因最可能是 性遺傳,位于 染色體上。
(2)若Ⅲ1與正常女性(XBXb,b為眼球震顫基因)婚配,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種病的概率是 。
(3)研究人員檢測了該家族中正常人和患者相應基因的編碼鏈(非模板鏈)堿基序列,如圖所示:
圖中四種不同形狀曲線代表四種堿基,峰的順序表示堿基序列,且一個峰對應一個堿基。該家族正常人的基因編碼鏈的堿基序列為CGCTCCTTCCGTCT ,患者的基因在“↓”所指位置處堿基發生了 → 改變,導致由其合成的肽鏈上原來對應的 變為 。(丙氨酸GCA,精氨酸CGU,絲氨酸AGU,組氨酸CAU)
(4)該基因突變導致骨骼肌細胞膜上K+通道蛋白的 發生變化,使血鉀濃度降低,最終不能引起骨骼肌“興奮—收縮”偶聯,導致肌無力。
(5)要了解Ⅳ1與Ⅳ2的后代是否攜帶致病基因,需到醫院進行遺傳咨詢,并對Ⅴ1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三下月考理綜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4分)在人類和其他有胎盤的哺乳類動物中,下丘腦是體溫調節的中樞。人類體溫調定點為36.7℃。下丘腦對機體的體核溫度(機體深部溫度)和皮膚感受器的神經沖動作出直接反應,通過一系列調節來維持正常的代謝活動,當下丘腦檢測到體溫恢復正常后,關閉調節機制(負反饋)。
下列各項是體內溫度調節方面的生理過程:
(1)下丘腦是體溫調節的中樞,對機體的體核溫度和皮膚感受器的神經沖動直接產生應答,作出恰當的__________調節反應,抵消變化,恢復___________。
(2)真皮中的體溫感受器,很多是游離的__________。當偵測到皮膚溫度超出正常范圍時,向下丘腦發出神經沖動,引發相應反應:真皮中的血管舒張或收縮分別________;汗腺接受下丘腦通過副交感神經發出的信號產生汗液,增加蒸發散熱;皮下脂肪層對器官有隔熱作用,減少熱量散失。
(3)與神經調節相比較,體液調節的特點是 。
(4)在極端寒冷條件下,_____________分泌增加,增強代謝率和肝臟能量釋放。
(5)病原體釋放的毒素或某些白細胞釋放的物質,能使體溫調定點______,這可引起發熱。發熱是對抗感染的一項重要防御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甘肅省張掖市高三第三次診斷考試理綜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對于生物體內物質或細胞的理解正確的是( )
A.酶、受體、載體蛋白都具有專一識別作用
B.細胞間進行信息交流時一定依賴于細胞膜上的特異性受體
C.神經遞質、甲狀腺激素和纖維素酶發揮作用后都將失去活性
D.細菌代謝速率快,是因為細胞膜和細胞器膜為其提供了結構基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廣元市高三第二次診斷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5分)四川是我國重要的蠶;,家蠶是二倍體,雄蠶含有兩個同型的性染色體ZZ,雌蠶含有兩個異型的性染色體ZW。
(1)家蠶遺傳信息蘊藏在4種堿基的排列順序之中;堿基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而堿基的特定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一個DNA分子的 性。
(2)家蠶基因突變可以發生在個體發育的任何時期,說明基因突變具有 性。
(3)家蠶細胞中的一組 ,在形態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協調,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長、發育、遺傳和變異,這樣的一組染色體,叫做一個染色體組。
(4)在家蠶的一對常染色體上有控制蠶繭顏色的黃色基因(A)與白色基因(a)。在另一對常染色體上有B、b基因,當基因b存在時可能會抑制黃色基因A的表達,從而使蠶繭變為白色;而基因B不會抑制黃色基因A的作用。
① 該兩對基因遺傳時遵循 定律,若B基因與b基因不存在抑制關系,則結黃繭蠶的基因型是 ;蛐蜑锳aBb的兩個個體交配,子代出現結白色繭的概率是___。
② 若B基因能抑制b基因的表達:基因型為AaBb的兩個個體交配,子代出現結白色繭的概率是______;基因型不同的兩個結白繭的蠶雜交,產生了足夠多的子代,子代中結白繭的與結黃繭的比例是3:1。這兩個親本的基因型組合可能是 。
(5)家蠶中D、d基因只位于Z染色體上,Zd使雌配子致死,若要選擇出相應基因型的雌雄蠶雜交,使后代只有雌性,請寫出親本的基因型組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