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技術)是體外酶促合成特異DNA片段的一種方法。下列關于PCR技術敘述不正確的是
A.PCR技術是在實驗室中以少量DNA制備大量DNA的技術
B.反應中新合成的DNA又可以作為下一輪反應的模板
C.PCR技術中以核糖核苷酸為原料,以指數方式擴增
D.應用PCR技術與探針雜交技術可以檢測基因突變
【答案】C
【解析】
PCR技術的全稱為聚合酶鏈式反應,是一項在生物體外復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術;PCR技術的原理是DNA復制;條件包括:模板DNA、四種脫氧核苷酸、一對引物、熱穩定DNA聚合酶(Taq酶);PCR技術使DNA以指數的方式擴增,即約2n。
A、PCR技術是一項在生物體外復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術,可以以少量DNA制備大量DNA,A正確;
B、PCR技術需要模板DNA,且反應中新合成的DNA又可以作為下一輪反應的模板,B正確;
C、PCR技術是合成DNA分子,所以以脫氧核糖核苷酸為原料,C錯誤;
D、利用堿基互補配對的原則,應用PCR技術與探針雜交技術可以檢測基因突變,D正確。
故選C。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單鏈RNA分子,可降解特異的mRNA序列。下列關于核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核酶和脂肪酶都能與雙縮脲試劑在常溫下發生紫色反應
B.核酶能將所有RNA降解掉,該酶破壞的應該是磷酸二酯鍵
C.核酶在不同溫度時,降低活化能的效果可能不同
D.因核酶為單鏈RNA分子,所以核酶分子中一定不存在氫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經過許多科學家的不懈努力,遺傳物質之謎終于被破解,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格里菲思通過肺炎鏈球菌的體內轉化實驗,得出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__________,能將R型細菌轉化成S型細菌。
(2)艾弗里等人做的肺炎鏈球菌的體外轉化實驗,該實驗與赫尓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的設計思路相似,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赫尓希和蔡斯利用___________技術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
(4)噬菌體DNA復制時,由細菌提供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6)DNA復制的方式是________復制。若一個DNA分子有100個堿基對,腺嘌呤占堿基總數的20%,如果連續復制3次,則需要游離的胞嘧啶___________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變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分化導致細胞中的遺傳物質逐漸減少
B.人體各種組織細胞的衰老是同步進行的
C.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細胞隨著發育逐漸凋亡
D.細胞膜上糖蛋白增加,導致癌細胞容易發生轉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骨架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主要成分是纖維素 ②維持細胞形態,保持細胞內部結構的有序性 ③分布于所有細胞中 ④與細胞運動、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動有關
A.①②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家庭中,父親是色覺正常的多指患者(多指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母親的表型正常,他們卻生了一個手指正常但患紅綠色盲的孩子。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孩子的紅綠色盲基因可來自其祖母
B.題中手指正常但患紅綠色盲的孩子一定是男孩
C.這對夫婦再生一個男孩,只患紅綠色盲的概率是1/2
D.父親的精子不攜帶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痤瘡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又被稱為“青春痘”。正常情況下雄性激素與皮脂腺細胞的受體結合,進入細胞核,引起脂質分泌。當雄性激素水平升高而導致脂質分泌增多,堵塞毛囊口,就會形成痤瘡;由于毛囊內的痤瘡丙酸桿菌大量繁殖,因此痤瘡通常會伴隨炎癥的發生,痤瘡的治療方法有調節體內激素水平,抑制皮脂腺的分泌,控制痤瘡丙酸桿菌大量繁殖,嚴重的需要外用藥加抗生素聯合用藥。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雄性激素與細胞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調節細胞內脂質的合成代謝影響脂質的分泌
B.痤瘡伴隨炎癥發生的原因僅僅是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導致脂質分泌增多,堵塞毛囊口引起
C.痤瘡通常會伴隨炎癥的發生,患者體內通常能檢測到抗痤瘡丙酸桿菌抗體的存在
D.痤瘡的治療手段之一是外用藥加抗生素聯合殺菌,這屬于免疫的第一、二道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豚鼠的毛色中,白色與黑色是一對相對性狀。有編號為①~⑨的9只豚鼠,其中編號是奇數的為雄性, 編號是偶數的為雌性。已知①×②→③和④,⑤× ⑥→⑦和⑧,④×⑦→⑨,③和⑧是白色,其余的均為黑色。用B、b分別表示其顯、隱性基因。請作答:
(1)豚鼠的毛色中,________是顯性性狀。
(2)控制豚鼠的毛色基因位于______染色體上。個體 ④的基因型是______。
(3)個體⑦為雜合子的概率為______。
(4)若利用以上豚鼠檢測⑨的基因型,可采取的方法和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某物質(X)的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實驗思路:
(1)實驗分組:
甲組:培養液+Y細胞+3H-TdR(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生理鹽水
乙組:培養液+Y細胞3H-TdR+X(用生理鹽水配制)
每組設置若干個重復樣品。
(2)分別測定兩組的CRD(細胞內的放射性強度),求每組的平均值。
(3)將各樣品在適宜條件下培養合適時間后,測定CRD,求每組平均值并進行統計分析。
(要求與說明:答題時用X、CRD、3H-TDR表示相關名詞:Y細胞是能增殖的高等動物體細胞)請回答:
(1)實驗目的:_____________。
(2)預測實驗結果及結論:________________。
(3) 實驗中采用3H-TDR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