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二倍體植物的花色受三對獨立遺傳的基因(B、b;D、d;R、r)控制。研究發現,當體細胞中r基因數多于R基因數時,R基因的表達會減弱而形成粉紅花突變體。圖甲表示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徑,圖乙表小粉紅花突變體①、粉紅花突變體②、粉紅花突變體③體細胞中基因與染色體的組成(其它基因數量與染色體均正常)。
(1)圖甲體現基因對性狀控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2)突變體①、②、③的花色相同,這說明花色色素的合成量與體細胞內___________有關。
(3)基因型為bbDDr和bbDDR的突變體自交所形成的受精卵中都約有1/4不能發育,推測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確定bbDdRrr植株屬于圖乙中的哪種突變體,設計實驗如下。
假設:圖乙所示的染色體上不攜帶B與b、D與d基因,實驗過程中不存在基因突變與交叉互換;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實驗步驟:
讓該突變體植株與基因型為bbDDrr的植株雜交,觀察并統計子代表現型及比例。
預測結果:
Ⅰ.若子代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該突變體植株屬于突變體①類型;
Ⅱ.若子代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該突變體植株屬于突變體②類型;
Ⅲ.若子代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該突變體植株屬于突變體③類型。
【答案】 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 R與r基因的數量 R或r基因是受精卵發育所必需的 紅:粉紅:白為1:1:2 紅:粉紅:白為1:2:3 紅:白為1:1
【解析】【試題分析】
本題考查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減數分裂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以及解答遺傳類實驗探究題的能力。考生要能從題圖中獲取有用的信息,比如根據圖甲和題干信息推知各種花色對應的基因型;根據圖乙中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結合減數分裂過程,能寫出三種突變個體產生的配子類型和比例。然后再根據題意和所學知識,對各小題進行分析作答。
(1)由圖甲可知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這是基因控制生物性狀的間接途徑。
(2)已知當體細胞中r基因數多于R基因數時,R基因的表達會減弱而形成粉紅花突變體。突變體①、②、③細胞中均含有2個r基因、1個R基因,三者的花色相同,說明花色色素的合成量與體細胞內R與r基因的數量有關。
(3)由于基因型為bbDDr和bbDDR的突變體產生的配子均有1/2不含R和r基因,二者自交所形成的受精卵中都有1/4不含R和r基因,而且恰好有1/4的受精卵不能發育,所以可推測R或r基因是受精卵發育所必需的。
(4)由于bbDdRrr植株中多了一個r基因,又體細胞中r基因數多于R時,R基因的表達減弱而形成粉紅花突變體。因此用bbDdRrr植株與基因型為bbDDrr的植株雜交,觀察并統計子代的表現型與比例。可用逆推法預測結果:
Ⅰ.若該突變體植株屬于突變體①類型,該突變體產生的配子為bDRO∶bDrr∶bDRr∶bDrO∶bdRO∶bdrr∶bdRr∶bdrO=1∶1∶1∶1∶1∶1∶1∶1,基因型為bbDDrr的植株產生的配子是bDr,二者雜交的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為bbDDRrO(紅)∶bbDDrrr(白)∶bbDDRrr(粉紅)∶bbDDrrO(白)∶bbDdRrO(紅)∶bbDdrrr(白)∶bbDdRrr(粉紅)∶bbDdrrO(白)=1∶1∶1∶1∶1∶1∶1∶1,則子代表現型及比例為紅∶粉紅∶白=1∶1∶2。
Ⅱ.若該突變體植株屬于突變體②類型,該突變體產生的配子為bDRr∶bDr∶bDR∶bDrr∶bdRr∶bdr∶bdR∶bdrr=2∶2∶1∶1∶2∶2∶1∶1,基因型為bbDDrr的植株產生的配子是bDr,二者雜交的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為bbDDRrr(粉紅)∶bbDDrr(白)∶bbDDRr(紅)∶bbDDrrr(白)∶bbDdRrr(粉紅)∶bbDdrr(白)∶bbDdRr(紅)∶bbDdrrr(白)=2∶2∶1∶1∶2∶2∶1∶1,則子代表現型及比例為紅∶粉紅∶白=1∶2∶3。
Ⅲ.若該突變體植株屬于突變體③類型,該突變體產生的配子為bDR∶bDrr∶bdR∶bdrr=1∶1∶1∶1,基因型為bbDDrr的植株產生的配子是bDr,二者雜交的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為bbDDRr(紅)∶bbDDrrr(白)∶bbDdRr(紅)∶bbDdrrr(白)=1∶1∶1∶1,則子代表現型及比例為紅∶白=1∶1。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生命系統中各生物體均具有多種組織和系統
B. 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故它的生命活動與細胞無關
C. 蛋白質、核酸不屬于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D. 生命系統層層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組成、結構和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物質鑒定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用花生子葉進行脂肪鑒定時,蘇丹Ⅲ染色后直接用顯微鏡觀察
B. 用稀釋的蛋清進行蛋白質鑒定時,應將氧氧化鈉和硫酸銅混合后再使用
C. 用甘蔗進行還原性糖鑒定時,加入斐林試劑后應水浴加熱
D. 用二苯胺鑒定DNA分子時,應水浴加熱并冷卻后觀察顏色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從裸露的巖石上長出森林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演替過程.發生在裸露巖石上的群落演替順序正確的是( )
A.地衣、苔蘚階段→草本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B.地衣、苔蘚階段→灌木階段→草本階段→森林階段
C.草本階段→地衣、苔蘚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D.地衣、苔蘚階段→草本階段→森林階段→灌木階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環境容納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環境容納量是種群的最大數量,種群數量在任何時候都不可能超過環境容納量
B. 人為地一次性捕殺家鼠后,其環境容納量迅速降低
C. 草原上放養的牲畜過多,過多部分會餓死,但牲畜的環境容納量不會改變
D. 建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的目的是提高大熊貓種群的環境容納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用轉基因方法培育“巨型小鼠”。圖1為含大鼠生長激素基因的DNA及限制酶切割位點示意圖;圖3是轉基因過程中的一個步驟。請回答:
(1)據圖推斷,在獲得目的基因時,應使用限制酶____________酶。
(2)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選擇圖2中的質粒____________作為目的基因的載體,理由是____________。
(3)圖3表示基因工程中將重組DNA分子導入受體細胞的過程,該步驟采用的技術方法是____________,通常____________選擇作為受體細胞。
(4)獲得含目的基因的細胞后,該細胞需要進行____________,當胚胎發育到____________階段時,可將其取出向受體移植,再經分娩產仔可獲得“巨型小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學說及其建立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 離不開技術的支持
B. 需要理性思維和實驗的結合
C. 揭示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
D. 標志著生物學的研究進入分子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實驗裝置,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該實驗需設置有氧和無氧兩種條件的對比實驗,其中乙組作為對照組
B. 若向B瓶和D瓶中加入酸性重鉻酸鉀溶液,則D瓶內的溶液會變黃
C. 可根據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變黃的時間長短,來檢測CO2的產生速率
D. 若C瓶和E瓶中溶液都變渾濁,不能據此判斷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為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乙為動物細胞部分結構及某些生理過程示意圖,圖中①~⑨表示結構,a~f代表生理過程,請據圖回答問題:
(1)甲細胞與藍藻細胞相比,最主要的區別是甲細胞________________。甲細胞中與能量轉換有關的細胞器是________(填圖中序號)。
(2)自由基是細胞正常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可損害機體的組織和細胞。當自由基攻擊生物膜的組成成分磷脂分子時,很可能損傷的細胞器是________(填圖中序號)。
(3)若將甲細胞置于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時間后將會出現細胞壁與________發生分離。
(4)a、d過程的完成依賴于[③]的________,該過程________(填“是”或“否”)消耗能量。細胞器[①]除圖中所示的功能外,在植物細胞中還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定位在[⑤]中的某些蛋白質錯誤摻入[①],則通過________(填字母)過程可實現這些蛋白質的回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