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噬菌體的結構:蛋白質外殼(C、H、O、N、S)+DNA(C、H、O、N、P);
2、噬菌體繁殖過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體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體的DNA;原料:細菌的化學成分)→組裝→釋放.
3、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
4、噬菌體侵染細菌時,只有DNA進入細菌,而蛋白質外殼留在外面,這樣就可以把DNA與蛋白質分開.實驗結論:DNA是遺傳物質.
解答 解:(1)在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采用的實驗方法是同位素標記法.采用該實驗方法可判斷進入細菌體內的是DNA.具體是用32P標記DNA,用35S標記蛋白質.
(2)噬菌體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中增殖.若要大量制備用35S標記的噬菌體,需先用35S的培養基培養大腸桿菌,再用噬菌體去感染被35S標記的大腸桿菌.
(3)上述實驗中,由于DNA和蛋白質中都含有N元素,故不能用15N來標記噬菌體的DNA.
(4)用32P標記一噬菌體,讓此噬菌體去侵染含31P的細菌,待細菌解體后,檢測到有128個噬菌體放出,根據半保留復制的原則,所釋放出的噬菌體中,含32P的噬菌體只有2個,含31P的噬菌體有128個.因此含32P的噬菌體與含31P的噬菌體的比例為2:128(1:64).
(5)噬菌體侵染細菌時,只有DNA進入細菌并作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體合成,而DNA復制所需的原料、能量、酶等條件均由細菌提供.
(6)新合成的噬菌體的DNA與蛋白質外殼,組裝出很多與親代一模一樣的子代噬菌體,不屬于有性生殖,故其遺傳情況不符合孟德爾的遺傳規律.
(7)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故答案為:
(1)同位素標記法(同位素示蹤法) DNA DNA 蛋白質
(2)大腸桿菌 被35S標記的大腸桿菌
(3)不能 DNA和蛋白質中都含有N元素
(4)2:128(1:64)
(5)原料、能量、酶
(6)不
(7)DNA是遺傳物質
點評 本題考查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甘肅蘭州第一中學高二上期末考試生物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哪種情況能產生新的基因
A.基因的重新組合
B.基因突變
C.染色體數目的變異
D.基因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甘肅嘉峪關一中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具有100個堿基對的一個DNA分子區段,內含40個胸腺嘧啶,如果連續復制2次,需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A.60個 B.80個 C.120個 D.180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