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與種群和群落相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僅靠種群密度不能準確地反映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
B.田鼠在被捕捉過一次后很難再被捕捉到,會使標志重捕法估算的種群密度比實際值小
C.草原群落具有水平結構,但沒有垂直結構
D.沙丘和冰川泥上開始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江蘇省高三12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學家利用逆轉錄病毒將c?Myc、Klf4、Sox2和Oct?3/4這四種轉錄因子(一些多能遺傳基因)導入皮膚纖維母細胞,可產生與胚胎干細胞極為相似的多功能ips細胞。據圖分析,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A.攜帶關鍵基因的逆轉錄病毒以協助擴散的方式進入皮膚纖維母細胞
B.當纖維母細胞高度分化后,可推測Oct?3/4基因不會表達
C.細胞凋亡是c?Myc、Klf4、Fas等基因控制下的細胞程序性死亡
D.多功能ips細胞分化程度比皮膚纖維母細胞分化程度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物質含量的變化影響相關生理過程。以下分析正確的有
A.血漿中抗利尿激素增多促進腎小管吸收水分
B.種子中脫落酸含量升高促進種子萌發
C.發酵罐中氧氣含量升高促進酵母菌增殖
D.血漿中胰島素含量升高抑制糖原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汕頭市高三畢業班教學質量監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果果蠅精巢內一個細胞經歷數次分裂后形成精細胞,其染色體變化就如圖中曲線所示。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a—b是精原細胞增殖階段,只進行有絲分裂
B.b點,細胞成為次級精母細胞
C.c點,細胞發育為成熟精子
D.c—d是減數第二次分裂階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甘肅省天水市高三第五次檢測考試理綜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請回答以下有關實驗的問題:
(1)下列關于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原理:低溫抑制染色體著絲點分裂,使子染色體不能分別移向兩極
B.解離:鹽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諾氏液都可以使洋蔥根尖解離
C.染色:改良苯酚品紅溶液和醋酸洋紅溶液都可以使染色體著色
D.觀察: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大多數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發生改變
(2)以下是與高中生物實驗有關的內容。請回答以下問題:
①生物組織中還原糖的鑒定 ②觀察細胞中的脂肪顆粒
③生物組織中蛋白質的鑒定 ④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
⑤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⑥比較過氧化氫酶和Fe3+ 的催化效率
⑦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 ⑧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在上述實驗過程中,必須借助顯微鏡才能完成的是 ,需要水浴加熱的是 ,需要用顏色反應鑒定的是 (以上均填標號)。
由于實驗材料用品或試劑所限,有時候需要設法替代,下列各項處理中正確的是( )
A.做⑦實驗時,可用蒜葉代替洋蔥根尖
B.做④實驗時,可用雞血紅細胞代替紫色洋蔥表皮細胞
C.做⑤實驗時,可用干凈的細沙代替二氧化硅
D.做③實驗時,可用龍膽紫代替雙縮脲試劑
(3)調查人類遺傳病時,應選取發病率高的 (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染色體遺傳病)來調查,若調查該病的發病率,最好用 方法來調查。
A.人群中隨機抽樣調查 B.在患病家族中逐代調查
(4)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選擇的調查方法是 。
(5)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數量的動態變化實驗中,取樣計數前應 ,短時間內酵母菌呈 型增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高三12月月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4分)圖甲是某生物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圖乙是該生物體內同一部位的4個不同分裂時期細胞的圖像。請據圖回答問題:
(1)甲細胞與念珠藻細胞的主要區別是甲細胞中含有結構 (填序號)。
(2)若圖甲為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則圖中不應有的結構是 (填序號);若圖甲細胞能合成生長激素,則該激素的合成部位是 (填序號)。
(3)若圖甲為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用某種藥物處理后,發現該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對碘等物質的吸收速率沒有影響。這說明該藥物最可能的作用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圖甲為人體骨髓造血干細胞,則該細胞可能會發生類似于圖乙中 (選填A、B、C、D)所示的分裂現象。造血干細胞分裂分化成多種血細胞的根本原因是 。
(5)據乙圖中D細胞所示的現象可知題中的生物性別為________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省高考模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6分)某山谷因泥石流而導致植被毀滅,若干年后在人為干預下,又恢復了盎然生機,假定某種群當年數量是一年前種群數量的λ倍,圖1為λ值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圖2為該系統能量流動示意圖。請分析回答:
(1)山谷中該種群數量的增長曲線呈____ 型,種群增長率在 段最大,e點種群數量比d點 。
(2)曲線中d~e段變化表明該生態系統具有____ 能力,它的基礎是____ 。
(3)由生產者(綠色植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殘枝落葉中的能量外,還包含_____________中的能量.該生態系統中第二、三營養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是____ 。
(4)谷底盆地內人們開辟了多處農田,為了有效防治害蟲,專家建議不要連續多年使用同種殺蟲劑滅殺害蟲,請說明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蘇北四市高三第二次調研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選擇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作為實驗材料,便于觀察質壁分離現象
B.加蓋玻片時,應避免產生氣泡,否則會影響觀察
C.撕取洋蔥表皮時,若帶有葉肉細胞,會使細胞重疊而影響實驗效果
D.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的內因是細胞壁無伸縮性,而原生質層有伸縮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重慶市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細胞內某基因(15N標記)結構示意圖,A占全部堿基的20%。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中不可能含有S元素
B.該基因中的代表腺嘌呤脫氧核苷酸,基因中堿基(C+G)/(A+T)為3∶2
C.限制性核酸內切酶作用于①部位,②部位解開可不用DNA解旋酶
D.將該基因置于14N培養液中復制3次后,含15N的脫氧核苷酸鏈占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