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制備細胞膜的一些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因此選擇動物細胞制備細胞膜操作更容易
B.人和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沒有核膜和細胞器膜,是最佳的材料
C.以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制作細胞膜時,破裂細胞的原理是滲透作用
D.以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置于清水時,紅細胞皺縮而破裂釋放內容物
【答案】D
【解析】
制備細胞膜實驗:1.實驗材料: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
2.實驗原理:將紅細胞放入清水中,細胞吸水脹破。
3.實驗過程:選材(0.9%生理鹽水稀釋)→制備臨時裝片(用滴管吸一滴紅細胞稀釋液滴在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觀察→滴清水(在載玻片一側滴加蒸餾水,在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觀察。
A、動植物細胞都含有細胞膜,選擇動物細胞不選擇植物細胞原因是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操作比較復雜,A正確;
B、人和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沒有核膜和細胞器膜,容易提取純凈的細胞膜,是最佳的材料,B正確;
C、以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制作細胞膜時,將紅細胞放入清水中,細胞吸水脹破,破裂細胞的原理是滲透作用,C正確;
D、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置于清水時,紅細胞吸水脹破,而不是失水皺縮,D錯誤。
故選D。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2)遺傳信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遺傳密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核糖體可沿著mRNA移動的,核糖體與mRNA的結合部位會形成_______個tRNA的結合位點。
(4)調查人群中常見的遺傳病時,要求計算某種遺傳病的發病率(N)。若以公式N=a/b?1000%進行計算,則公式中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和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方式有兩種:一是:______________,如人的白化病;二是:__________,如囊性纖維病。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這個種群的基因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閱讀科普短文,并回答問題。
綠色植物及光合細菌都靠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但一種生長在鹽湖里的嗜鹽菌,雖沒有葉綠素,也能在厭氧光照條件下同化CO2。
美國加州大學科學家施特克尼斯通過長期的研究,發現嗜鹽菌在低氧和日光下生長,其質膜可產生明顯的斑塊。因為斑塊的顏色與人眼的感光物質視紫紅質很相似,所以叫紫膜。紫膜中僅含一種蛋白質,其結構也與視紫紅質相似,因而被命名細菌視紫紅質。它能把接受到的陽光大約10%變成其他形式的能,這比葉綠素能夠轉換約30%的光能要低。
細菌視紫紅質在冰凍撕裂復制物中,具有清楚可認的六角形晶格。紫膜中,細菌視紫紅質占75%(另有25%為類脂),分子量為26,000道爾頓。每一分子細菌視紫紅質含有一分子視黃醛,由它吸收光子并引起一系列光化學反應循環。這種蛋白質分子以7個α螺旋跨膜,每個螺旋長約4nm(如下圖)。紫膜蛋白嗜鹽菌紫膜中細菌視紫紅質七螺旋跨膜示意圖在吸收光子引起光化學反應循環的同時,能產生跨紫膜的質子泵作用,即當光照射時,視黃醛放出H+到細胞膜外,失去H+的視黃醛又從細胞質內獲得H+,在光照下又被排出。這樣反復進行,形成膜內外H'梯度,當膜外的H+通過膜中的H+-ATP酶返回時,合成ATP,用于同化CO2。在太陽照射時,每個細胞在一秒鐘內大約可以使250個H+轉移到細胞膜外。嗜鹽菌就這樣依靠光能生活著。
(1)將你學過的植物光合作用知識與本文中介紹的新知識進行比較,將不同之處填入下表。
? | 捕獲光能的場所 | 捕獲光能的物質 |
教材知識 | ①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 |
本文知識 | ③_____________ | ④_____________ |
?
?
(2)你認為上述材料中該生物體內進行的代謝過程能稱作光合作用嗎?請陳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采用基因工程技術改造植物,使植物葉肉細胞的類囊體膜上同時表達出細菌視紫紅質和葉綠素,能否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寫出你的判斷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于上述資料內容,你認為可圍繞生物代謝進行哪些方面的研究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25℃、35℃和45℃下植株葉片在黑暗條件下處理3小時后二氧化碳累計釋放量(用①表示)和光照條件下氧氣累計釋放量(用②表示),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 | ① | ② |
25 | 0.741 | 9.599 |
35 | 1.415 | 1.401 |
45 | 2.504 | 0.203 |
?
(1)上表中____________(填①或②),代表細胞呼吸,在25℃時,細胞呼吸速率每小時為_________個單位。
(2)由上表可知該植物葉片光合作用速率隨溫度的上升而 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
(3)有研究小組認為溫度會破壞葉肉細胞中葉綠素的含量,所以進行葉綠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先用_________(填試劑名)將色素提取出來,再用_________法將色素分離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與細胞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硅肺的形成與溶酶體有關
B.植物細胞間的胞間連絲可運輸物質
C.飛翔鳥類胸肌中線粒體數量較多
D.大腸桿菌具備生物膜系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果蠅為XY型性別決定,表中所示為果蠅受精卵中性染色體組成及發育情況,請分析回答:
現有正常白眼雌果蠅(XrXr)與紅眼雄果蠅(XRY)雜交。
受精卵中性染色體組成 | 發育情況 |
XX、XXY | 雌性,可育 |
XY、XYY | 雄性,可育 |
XXX、YO(沒有X染色體)、XY | 胚胎期致死 |
XO(沒有Y染色體) | 雄性,不育 |
?
(1)若子代中出現一只紅眼不育雄果蠅。請分析該現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子代中出現一只白眼雌果蠅。請設計實驗,探究該現象的原因:
實驗思路:讓該白眼雌果蠅與_________交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期結果及結論
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這只白眼雌果蠅出現的原因只是環境因素
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這只白眼雌果蠅出現的原因是基因突變。
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這只白眼雌果蠅出現的原因是XXY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池塘中有三個優勢種群,分別是鳙魚、浮游動物A和浮游植物B。鳙魚生活在中層,以浮游動物A和浮游植物B為食;浮游動物A以水表層浮游植物B為食。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鳙魚的食物來源不同,鳙魚所處的營養級不變
B.鳙魚和浮游植物B的分層現象屬于群落垂直結構
C.捕撈小型野雜食魚和適當的施肥,可以提高鳙魚的產量
D.該池塘中生態位的分化提高了生物利用環境資源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酶的敘述中正確的有幾項?(??? )
①酶是活細胞產生的;②酶都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③低溫適合酶的保存;④高溫能使酶失活的原因是其破壞了酶的空間結構;⑤酶既可以作為催化劑,也可以作為另一個化學反應的底物;⑥酶只有在生物體內才起催化作用
A.3項?B.4項?C.5項?D.6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探究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對某種植物莖段側芽生長的影響,進行了有關實驗,結果見下表,據表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處理時間(d) 側芽生長量(cm) 實驗組別 | 12 | 24 | X | 48 |
蒸餾水 | 1.0 | 1.8 | 2.3 | 2.5 |
濃度Ⅰ | 1.5 | 2.3 | 3.2 | 4.4 |
濃度Ⅱ | 2.0 | 3.5 | 5.0 | 5.6 |
濃度Ⅲ | 0.8 | 1.0 | 1.4 | 1.8 |
?
(1)實驗組別中設置蒸餾水的目的是____,表中X表示的處理時間為____天。
(2)濃度Ⅲ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對側芽生長所起的作用是____(填“促進”或“抑制”)。該實驗的各種處理中,促進側芽生長效果最佳的方法是____。
(3)分析表中數據可知,生長素類似物的作用具有____的特點,表中濃度之間大小關系可能成立的有____(填序號)。
? a.Ⅰ<Ⅱ<Ⅲ??????? b.Ⅲ<Ⅰ<Ⅱ??????? c.Ⅱ<Ⅰ<Ⅲ??????? d.Ⅰ<Ⅲ<Ⅱ
(4)將濃度Ⅰ生長素類似物溶液稀釋后,重復上述實驗。與稀釋前濃度Ⅰ的實驗結果相比,稀釋后實驗中側芽生長量的變化及原因可能有____(填序號)。
a.增加,因為促進作用增強??????????? b.減少,因為促進作用減弱
c.減少,因為抑制作用增強? ??? ??? d.不變,因為促進作用相同
(5)由實驗可知,生長素類似物可促進側芽的生長,除此以外,生長素類似物在生產實踐中的作用還有______。(至少寫兩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