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分)DNK基因是近年來發現的一種促凋亡基因,癌細胞內的DNK基因表達異常。
(1)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程序性死亡的過程,對于多細胞生物體的____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義。
(2)癌變是在_______________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細胞內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了_______________突變而導致。與正常細胞相比,癌變細胞最顯著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3)將體外擴增的DNK基因導人癌細胞誘導細胞凋亡,有望成為癌癥治療的新途徑。用實驗驗證導人的DNK基因在胃癌細胞中大量表達所起的作用,結果如下圖。完善實驗步驟,分析實驗結果。
①用胰蛋白酶處理胃癌細胞使之分散成單個細胞,分為A、B、c三組。
②A組為對照組,不導人重組質粒;B、C組均導入重組質粒。注:將DNK基因導人受體細胞通常選用質粒作為_______________,它必須具有多個限制酶的切割位點、能自我復制、以及含有標記基因等特點。
③在相同適宜條件下培養5天,統計各組活細胞數,并從分子水平上比較_______________的含量。C組活細胞數目明顯少于A組和B組,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④B、C組細胞均有標記基因控制的性狀,成功導入目的基因的是_______________組,另一組失敗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8、科學家提供35S標記的氨基酸培養哺乳動物的乳腺細胞,測量細胞合成并分泌乳腺蛋白過程中各種膜結構的面積變化,結果如下圖。下列選項表示a、b、c所代表的膜結構名稱以及放射性標記出現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
A.a核糖體→b內質網→c高爾基體
B.a內質網→b高爾基體→c細胞膜
C.a高爾基體→c內質網→b細胞膜
D.a內質網→c高爾基體→b細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6.下列有關基因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大腸桿菌質粒上具有控制質粒DNA轉移的基因
B.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讓目的基因在宿主細胞中穩定存在和高效復制
C.用氯化鈣處理植物細胞,可增加細胞壁的通透性
D.將乙肝抗原導入酵母菌可以獲得能生產乙肝疫苗的工程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4將記錄儀的兩個電極分別放置在神經纖維膜外的a、c兩點,c點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損傷。其余部位均正常。下圖是刺激前后記錄儀指針的偏轉情況。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興奮的產生與膜對K+的通透性改變有關
B.被損傷部位c點的膜外電位為正電位
C.興奮傳到b點時記錄儀的指針將向左側偏轉
D.結果表明興奮在神經纖維上以電信號形式傳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下列做法易引起正常細胞發生癌變的是 ( )
A.注意增強體質
B.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
C.盡量避免接觸物理的、化學的、病毒的等各種致癌因子
D.保持健康心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0.某種哺乳動物的直毛(B)對卷毛(b)為顯性,黑色(C)對白色(c)為顯性(這兩對基因分別位于不同對的同源染色體上)。基因型為BbCc的個體與“個體X”交配,子代表現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們之間的比例為3:3:1:1。則“個體X”的基因型為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7.某種豚鼠的毛色受兩對基因控制。有一只黑鼠和一只白鼠雜交,子代全部是黑鼠,用子代黑鼠與親代白鼠交配,子二代中白∶黑等于3∶1,其合理的解釋是。
A.子二代完全符合基因分離定律的性狀分離比
B.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沒有出現交叉互換
C.后代個體數目少,統計中出現了較大的偏差
D.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且在有雙顯性基因存在時才表現為黑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0.李白詩云:“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從細胞學的角度分析,這個過程中不會出現下列哪項( )
A.細胞內的色素逐漸積累,從而妨礙物質交流和信息傳遞
B.細胞內的水分增多
C.多種酶的活性降低,細胞內呼吸速率減慢
D.細胞膜通透性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