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是內環境穩態與各系統的功能聯系示意圖,請回答相關問題。
(1)a表示________系統,b表示________系統,c表示________系統。
(2)CO2不從組織液進入組織細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細胞會因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乳酸進入血液后,會使血液pH________,但乳酸可以與血液中的________發生反應,使血液的pH維持相對穩定。
(4)穩態是指 機體通過 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________狀態。
(5)外界環境中的O2進入紅細胞內至少需穿過________層生物膜。
【答案】(1)呼吸 消化 排泄
(2)組織細胞的二氧化碳濃度高于組織液(2分)
(3)降低 碳酸氫鈉
(4)正常 調節 相對穩定 (5) 5
【解析】 (1)由題圖可知a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所以為呼吸系統;b吸收養料,所以為消化系統;c排出代謝廢物,所以為排泄系統。(2)組織細胞內的CO 2 濃度高于組織液,所以CO 2 不從組織液進入組織細胞。(3)乳酸進入血液后,乳酸與血液中的碳酸氫鈉發生反應生成乳酸鈉和碳酸,碳酸易分解成CO 2 和H 2 O,CO 2 經呼吸排出體外,使血液的pH維持相對穩定。(4)目前普遍認為,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是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穩態是指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5)外界中的O 2 進入紅細胞首先需要穿過肺泡壁的1層細胞(2層生物膜),然后進入毛細血管(1層細胞,2層生物膜),然后再進入毛細血管內的紅細胞(1層生物膜),共5層生物膜。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細胞內生物膜之間的轉化主要有兩種形式,有的是直接進行,有的以“出芽”方式進行,以下各膜之間用“出芽”方式進行聯系的是( )
A.核膜和內質網膜 B.細胞膜和高爾基體
C.內質網膜和細胞膜 D.細胞膜和線粒體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植物生命活動受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圖甲表示生長素對根和莖生長的影響,圖乙表示種子在萌發過程中幾種激素含量的變化情況。表丙是不同濃度的油菜素甾醇水溶液對菠菜幼苗生長影響的實驗結果。請回答下列問題。
表丙:不同濃度的油菜素甾醇水溶液對菠菜幼苗生長影響的實驗結果(a~e依次增大)
組別 | 清水 | 濃度a | 濃度b | 濃度c | 濃度d | 濃度e |
平均株高(cm) | 16 | 20 | 38 | 36 | 20 | 12 |
(1)圖甲中B、C兩點是不同濃度生長素對根的生理作用效果,試寫出能體現其生理作用特點的兩種生理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圖乙可以看出________對種子萌發起抑制作用。
(3)請在表丙實驗的基礎上完善探究油菜素甾醇促進菠菜生長的最適濃度范圍的實驗步驟: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同一批種子使其萌發,從中選取株高、長勢相同的菠菜幼苗,均等分成若干組,每組有等量的多株菠菜,并編號。
③分別用等量且適宜的上述一系列濃度梯度的油菜素子醇水溶液噴灑對應組的菠菜幼苗;
④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測量并記錄菠菜株高,計算取平均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反射弧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由ABCDE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反射弧
B.圖中②的結構決定了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只能是單向的
C.結構E在組成上包括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
D.若從③處剪斷神經纖維,刺激①處,效應器仍能產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果蠅體內細胞在分裂過程中某比值H(H=染色體數/核DNA含量)的變化曲線, F代表細胞分裂剛好結束。回答有關問題。
(1)該圖若為有絲分裂,則CD段中,細胞內有同源染色體________對;EF段中,細胞內有同源染色體______對。
(2)該圖若為減數分裂,在________段既具有含同源染色體的細胞,又具有不含同源染色體的細胞。
(3)該圖若為減數分裂,則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都發生在________段。
(4)CD段時,H的值為________。此時,細胞內染色體數/DNA含量的值會比H值________(大/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
(1)在觀察時間內,圖中可溶性糖含量的變化是 。
(2)如果在同樣條件下繼續培養,預測上圖曲線最終變化趨勢是 ,其原因是 。
II.在上述定量測定之前,進行了蛋白質含量變化的預測實驗,請填充實驗原理,判斷實驗步驟上畫線部分是否正確,并更正錯誤之處;寫出實驗結果。
(1)實驗原理:蛋白質 ,其顏色深淺與蛋白質含量成正相關。
(2)實驗步驟:
①將三份等量大豆種子分別萌發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適量蒸餾水,研碎、提取、定容后離心得到蛋白質制備液;
②取3支試管,編號1、2、3,分別加入等量的萌發1、5、9天的蛋白質制備液;
③在上述試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振蕩均勻后,在
顏色變化。
a
b
(3)實驗結果是:1、2、3號試管中顏色依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中,碳元素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徑是( )
A.生產者的光合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燒
C.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D.生產者、消費者的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