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析有關微生物的資料,回答問題。
1982年澳大利亞學者從胃活檢組織中分離出幽門螺桿菌。
(1)幽門螺桿菌的遺傳物質集中分布的區域稱為________。
(2)上圖4支試管分別代表4種微生物在半固體培養基(瓊脂含量3.5 g/L)中的生長狀態,其中②號試管代表幽門螺桿菌的生長狀態,由圖判斷,該菌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條件下不能生長。
(3)下表是某培養基的配方
將幽門螺桿菌接種到pH適宜的該培養基中,置于37℃下培養一段時間后,在該培養基中幽門螺桿菌的數目比剛接種時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幽門螺桿菌形態如右圖所示,該菌在人體中可引起胃潰瘍等胃部疾病。
(4)幽門螺桿菌生長的最適pH為6~7,人體胃腔內的pH在1~2之間,但胃粘膜的粘液層靠近上皮細胞側的pH為7.4左右。若幽門螺桿菌隨食物進入胃腔,結合其結構特點以及能導致胃潰瘍的特性,推測該菌在胃內如何存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 珍稀物種保護的最大問題是棲息地的破碎。人類已經把大部分陸地表面積用于從事農業,而很多野生動物是無法在農業景觀中生存的。其余的陸地表面積很多都在經歷破碎過程或已經破碎成許多很小的板塊。下圖可以體現出棲息地破碎對種群動態有影響。下列關于棲息地破碎對種群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對于白臉猴來說,棲息地越大,種內斗爭越少,個體生存機會越大
B.白臉猴種群越大,種群維持時間越長,是出生率高的緣故
C.白臉猴種群越小,種群維持時間越短,是氣候和疾病等原因容易導致種群內生物忽然滅絕
D.棲息地的破碎也會導致基因交流的機會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8.放牧強度可影響人工草地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圖 1 是亞熱帶某人工草地在不同放牧強度下牧草凈光合產量(凈光合產量=光合作用合成量-呼吸作用消耗量)的變化圖,G0為不放牧,G1~G3 為放牧強度逐漸增強。
據圖回答:
(1)5~10 月份的最適放牧強度是________(從 G0~G3 中選填),________月份可被初級消費者利用的總能量
最多。
(2)與放牧草地相比,8 月份不放牧草地凈光合產量明顯偏低的原因有________(多選)。
A.過多枝葉對下層植物有遮光作用
B.植株衰老組織較多
C.缺少動物糞尿的施肥作用
D.草地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加快
(3)據圖 1 分析,為使牧草凈光合產量維持在最高水平,4~10 月份需要采取的放牧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牧草的光合作用強度可用單位時間和面積的__________來表示。
(5)在牧草上噴灑32P標記的磷肥,檢測32P在初級和次級消費者中的放射強度,結果見圖 2,其中 A 消費者處于第____________營養級。
(6)在生態系統的生物成分中,生產者體內的32P除被消費者利用外,還有部分進入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2.設計實驗證明溫度會影響酶的催化活性。
材料用具:6支試管、淀粉、碘液、水浴鍋、冰箱。
(1)實驗步驟和結果:
步驟1:制備6mL淀粉溶液并在常溫下冷卻。
步驟2:取唾液若干;
步驟3:取3支試管編號為1、2、3,各加入2mL可溶性淀粉,另取3支試管編號為4、5、6各加入稀釋唾液2mL;
步驟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驟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驟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4與步驟5能否調換順序?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9.關于DNA的粗提取與鑒定實驗材料的選擇,也經過了多次實驗效果的比較,最終選擇雞血作實驗材料。請據圖回答問題。
(1)雞血細胞中紅細胞________,家雞屬于鳥類,新陳代謝旺盛,因而血液中________細胞數目較多,可以提供豐富的________。
(2)實驗前由老師選取血細胞液供同學們作實驗材料,而不用雞全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牧區采集牛、羊和馬血比較方便,若用這些材料按實驗要求完成實驗步驟后,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因為這些動物和人類一樣________,但若改用動物肝臟作實驗材料,實驗結果明顯。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選用動物肝臟作實驗材料,在提取之前,最好增加________程序,使組織、細胞更易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下列有關植物細胞工程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利用細胞培養技術獲得紫草素,可實現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
B.利用細胞培養技術產生的愈傷組織可直接制作“人工種子”
C.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可獲得脫毒植株
D.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培育的“白菜—甘藍”,可獲得雙親的遺傳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9.下列是應用動物細胞工程獲取單克隆抗X抗體的具體操作步驟,其中對單克隆抗體制備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①從患骨髓瘤的小鼠體內獲取骨髓瘤細胞 ②將X抗原注入小鼠體內,獲得能產生抗X抗體的B淋巴細胞 ③將雜交瘤細胞注入小鼠腹腔內培養 ④篩選出能產生抗X抗體的雜交瘤細胞 ⑤利用選擇培養基篩選出雜交瘤細胞 ⑥從小鼠腹水中提取抗體 ⑦利用促細胞融合因子促使細胞融合
A.實驗順序應該是①②⑦⑤④③⑥
B.③過程產生多個雜交瘤細胞的過程稱為克隆
C.⑦過程獲得的細胞均可無限增殖
D.利用細胞融合生產單克隆抗體的過程中通常要經過兩次篩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6.下圖表示某人工設計的生態系統,下列敘述不正確是( )
A.該生態系統經過能量多級利用,提高了系統總能量利用效率
B.該生態系統的分解者是蠅蛆和蚯蚓,促進了系統中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進行
C.合理使用農家肥可提高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
D.該生態系統遵循了“物質循環再生”的原理,但各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并未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8有人通過實驗探究某海藻餓最佳培養條件,以獲得最大生物量(注:生物量指單位體積的藻體干重)。
(1)在有光條件下培養海藻時,培養液中必須含有________,還需定時向培養液中通入空氣,目的是提供__________。海藻光合速率隨著向光照強度的變化曲線如下圖,圖中B點表示最佳的________________培養條件。
(2)該海藻的無光條件下仍能生長,但需在培養液中添加葡萄糖等有機物,目的是提供_______________。
(3)向培養液中添加葡萄糖配成不同濃度的培養液,在一定光照條件下培養該海藻,測定海藻的生物量如下表:
葡萄糖濃度(g/L) | 0 | 0.1 | 0.2 | 0.4 | 0.6 | 1.0 |
海藻生物量(g/L) | 0.84 | 0.93 | 1.00 | 1.03 | 0.79 | 0.67 |
要確定培養海藻的最佳葡萄糖濃度,還需設計___________的實驗。
(4)綜合上述實驗,獲得該海藻最大生物量的培養條件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