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圖1:圖1表示某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不同時期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變化的關系,其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復制;BC段表示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點的分裂;DE段表示有絲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圖2:圖2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分裂,處于有絲分裂后期.
分析圖3:圖3中曲線A表示染色體的著絲點與紡錘絲的相應極之間的平均距離,則10時染色體的著絲點與紡錘絲的相應極之間的平均距離逐漸縮小,表明此時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在紡錘絲的牽引下均勻地移向兩極,染色體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大,因此曲線B表示分裂后期染色體之間的距離,
解答 解:(1)圖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復制,該過程發生在細胞分裂的間期.
(2)由以上分析可知,圖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點分裂,該過程發生在細胞分裂的后期.
(3)根據試題分析:圖2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后期,看圖可知:此時細胞中染色體數、DNA分子數、染色體單體數分別為8、8、0.
(4)①第45分鐘時,染色體的著絲點與紡錘絲的相應極之間的平均距離開始逐漸縮小,說明此時細胞分裂進入后期.
②解:從圖中看出曲線A表示從45min開始距離逐漸減小,即染色體的著絲點與相應極之間的平均距離開始減小,說明45min時為有絲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而曲線B則表示的距離逐漸增大,有絲分裂后期的主要特征在于著絲粒分裂,已復制的兩條染色單體分開與同側紡錘絲相連,被拉向兩極.很明顯,染色單體(包括著絲點)與同側極的距離逐漸減小,而姐妹染色單體(含著絲點)的距離則逐漸增大.BC正確.
故選:BC.
故答案為:
(1)DNA分子的復制 間
(2)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 后
(3)后 8 8 0
(4)45 BC
點評 本題結合曲線圖和細胞分裂圖,考查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及變化規律、癌細胞的主要特征,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掌握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含量變化規律,能準確判斷圖中各區段曲線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時期.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讓它與另一株純種紫花大豆雜交 | B. | 讓它與另一株雜種紫花大豆雜交 | ||
C. | 讓它與另一株白花大豆雜交 | D. | 讓它進行自花授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五種結構廣泛存在于各種細胞內 | |
B. | 具有單層膜的是①②③ | |
C. | 觀察活細胞中的④需要進行染色 | |
D. | ⑤無膜結構,是生物界分布最廣泛的細胞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多年的舊墻壁上生出苔蘚 | |
B. | 披荊斬棘,開出一條道路 | |
C. | 由于化工廠污水的排放,河水中的植物群落改變了 | |
D. | 過度放牧和城市的出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精子進入輸卵管腔 | B. | 胰島素被注射到皮下組織中 | ||
C. | 牛奶被飲入胃中 | D. | 氧進入血液中的紅細胞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可能是甲亢(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乙可能是甲狀腺腫大患者 | |
B. | 正常人剛從寒冷的室外進入醫院就抽血體檢,檢測結果中甲狀腺激素的含量與正常值相比可能會偏低 | |
C. |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甲狀腺激素都能調節TSH激素的分泌 | |
D. | 遇到緊急情況時甲狀腺激素增多,心率加快,內環境的穩態失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海南省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3秋•淄博期末)在生物體內,作為生命活動的體現者、遺傳信息的攜帶者、膜結構的主要成分的化合物,分別為( )
A.糖類、脂類、核酸
B.蛋白質、磷脂、核酸
C.蛋白質、糖類、核酸
D.蛋白質、核酸、磷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甘肅省張掖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春•高臺縣校級期末)膽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維生素D等比其他不溶于脂質的物質更容易通過細胞膜,這是因為( )
A.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B.細胞膜上糖蛋白的作用
C.細胞膜的結構是以磷脂雙分子層為基本骨架的
D.細胞膜上鑲嵌有各種形態的蛋白質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