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徑柳匙葉草種泌鹽植物,科研工作者將徑柳匙葉草液泡膜 Na+/K+逆向轉運蛋白基因(TaNHX2 基因)轉移到棉花細胞內,獲得了轉基因耐鹽棉花新品種,圖 1 是獲取的含有目的基因的 DNA 片段,Sau3A I、 EcoR I、BamH I 為三種限制酶,圖中箭頭所指為三種酶的切點;圖 2 是三種限制酶的識別序列與酶切位點示意圖;圖 3 是土壤農桿菌中用于攜帶目的基因的 Ti 質粒結構示意圖,請分析回答問題:
(1)若圖 1 所示 DNA 片段是利用徑柳匙葉草的 DNA 直接獲得的,則該獲取目的基因的方法為___________
(2)不能在徑柳匙葉草根尖分生區細胞中獲得 TaNHX2 基因的 mRNA,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若用 BamH I 切割圖 1 所示的 DNA 片段,獲得目的基因,則需選用____切割圖 3所示質粒,以便構建基因表達載體,該方案的缺陷是________。故切割圖 1 所示 DNA 片段的最佳方案是選用____酶。
(4)用上述最佳方案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所得重組質粒________ (選填“能” “ 不能”或“不一能”) 被BamH I切割。
(5)圖 3 中,質粒上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
(6)為了檢測技術成果,科研工作者將轉基因棉花種植在鹽堿地、觀察其生長狀況,這屬于_______水平的檢測
【答案】從基因文庫中獲取 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徑柳匙葉草根尖分生區細胞中TaNHX2基因不能表達) Sau3A I 出現目的基因和質粒的自我環化、目的基因在質粒上的連接方向不確定 EcoRI和BamH I 不一定能 以便篩選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 個體
【解析】
基因工程技術的基本步驟:
(1)目的基因的獲取:方法有從基因文庫中獲取、利用PCR技術擴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基因表達載體包括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和標記基因等。
(3)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根據受體細胞不同,導入的方法也不一樣.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的方法有農桿菌轉化法、基因槍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最有效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微生物細胞的方法是感受態細胞法。
(4)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
分子水平上的檢測:
①檢測轉基因生物染色體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雜交技術;
②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了mRNA--分子雜交技術;
③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成蛋白質--抗原-抗體雜交技術。
個體水平上的鑒定:抗蟲鑒定、抗病鑒定、活性鑒定等。
(1)目的基因的獲取方法有從基因文庫中獲取、利用PCR技術擴增和人工合成。利用徑柳匙葉草的 DNA 直接獲得目的基因的方法為從基因文庫中獲取。
(2)徑柳匙葉草根尖分生區細胞中TaNHX2基因不能表達,故不能在徑柳匙葉草根尖分生區細胞中獲得 TaNHX2 基因的 mRNA。
(3)由圖2分析可知,Sau3A I與BamH I切后露出的黏性末端相同,故若用 BamH I 切割圖 1 所示的 DNA 片段獲得目的基因,則需選用Sau3A I切割圖 3所示質粒,以便構建基因表達載體,該方案由于切出后的目的基因和質粒兩端的黏性末端相同,故容易出現目的基因和質粒的自我環化、目的基因在質粒上的連接方向不確定的缺陷。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質粒的自我環化和反接,可選用EcoRI和BamH I同時切割圖 1 所示 的DNA 片段。
(4)用EcoRI和BamH I切出的黏性末端再用DNA連接酶連接在一起形成的序列不一定還是BamH I識別的序列,故所得重組質粒不一能被BamH I切割。
(5)圖 3 中質粒上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屬于標記基因,其作用是篩選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
(6)將轉基因棉花種植在鹽堿地、觀察其生長狀況屬于個體水平的檢測。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放射性同位素示綜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小鼠吸入,則在其尿液中可以檢測到
,呼出的C02也可能含有
B.標記甲硫氨酸,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與游離的核糖體都可能出現放射性
C.將某精原細胞中的某條染色體上的DNA的一條鏈用進行標記,正常情況下,在該細胞分裂形成的精細胞中,含
的精子所占比例為50%
D.在缺氧時給水稻提供,體內可以存在
的轉移途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對相對性狀,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顯性性狀是________________。
(2)非糯性水稻自交產生的后代中出現糯性和非糯性兩種水稻,這種現象在遺傳學上稱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變藍色,糯性花粉遇碘變棕色。若取F1的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加碘染色,在顯微鏡下觀察,呈藍色花粉和呈棕色花粉的比例約為________________。
(4)請寫出親本(P)的遺傳因子組成(用A、a表示):非糯性________________;糯性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人體特異性免疫反應的部分過程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1表示細胞免疫,圖2表示體液免疫
B.細胞戊只能來自細胞丁的增殖和分化
C.細胞乙和細胞己的形態功能完全相同
D.HIV 侵入人體后,圖示兩個過程都會發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光合作用過程圖解,請據圖回答:
(1)①進行的場所是_________,②表示____階段,其中①為②提供了[H]和_____。
(2)水在光下分解,產生的物質A是______。
(3)葉綠體中的色素能夠溶解在有機溶劑中,可以用________提取綠葉中的色素;不同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的速度也不同,可以采用_______法將不同的色素在濾紙上分離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一個食物網簡圖,請據圖回答:
(1)該食物網由______條食物鏈組成,其中最短的一條食物鏈是_______________。
(2)鷹和鼠的種間關系是_______;蛇占據_______個營養級。
(3)青蛙是____級消費者。
(4)該食物網中的組成分、_______及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之間緊密聯系共同組成生態系統。生態系統中,進行著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信息傳遞過程,其中信息的種類包括物理信息、______信息和行為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測定食性相似的甲、乙、丙三種水生動物的種群數量變化,某同學進行了三組實驗(每種動物初始數量相等,培養液的體積為30mL且飼養條件相同),過程及結果如下:
組1:甲、乙分別在兩個容器中飼養,甲種群數量變化如圖曲線A
組2:甲、乙在同一容器中飼養,數量變化分別如圖曲線B、F
組3:乙、丙在同一容器中飼養,形成上、下層分布,一段時間后每種動物的數量均較組1的少,曲線如圖所示。
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組1實驗中,第40天時乙的種群密度為20只/mL
B.組1實驗中,甲的種群數量變化主要由出生率死亡率決定
C.甲、乙競爭的結果是甲占優勢,乙處劣勢,乙、丙競爭的結果未表現兩者相互抑制
D.自然界中類似于組3的生物分布狀況,有利于動物充分利用食物等生活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要維持內環境的穩態并與外界環境相適應,就離不開生命活動的調節。如圖為某些調節機制的模式圖,據圖回答:
(1)若該圖表示一個完整的反射弧,甲是感受器,則乙是____________,b是傳出神經,當其興奮時,膜內電位變為____________(填“正”或“負”)電位。
(2)若甲、乙、丙分別代表不同的器官,a、b代表不同的激素。人在受到寒冷刺激時,甲____________ (填器官名稱)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作用于乙,使其分泌b___________(填激素名稱),從而促使丙分泌甲狀腺激素;當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又反過來抑制甲和乙分泌相應激素,該調節機制稱為____________調節。
(3)若該圖表示部分體液免疫過程,甲、乙、丙均為免疫細胞,其中甲是T細胞,其產生的___________(填一種免疫物質名稱)刺激乙細胞增殖分化為____________和記憶細胞。由此可見,人體維持內環境穩態需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和____________調節的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進行“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時,低倍顯微鏡下看到的視野見圖,下列操作或分析正確的是( )
A.c處細胞為分生區細胞
B.向下移動裝片使a處細胞位于視野中央
C.調節光圈和凹面鏡可使視野變亮
D.轉換高倍鏡后,調節粗準焦螺旋使圖像清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