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組成細胞的分子及細胞結構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酶、抗體、受體、激素的特異性都與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有關
B. 胞吐現象體現了細胞膜的結構特點,利用胞吐作用運輸的物質都是大分子物質
C. 真核細胞的生物膜系統與細胞運動、物質運輸、能量轉換以及信息傳遞等活動有關
D. 核糖體都能參與多肽鏈的合成,其形成都與核仁有關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現有1000個氨基酸,共有氨基1050個,羧基1020個,由它們合成的六條肽鏈中,游離的氨基和羧基數目分別為( )
A. 1044、1014 B. 56、26 C. 55、25 D. 6、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真核生物細胞核內轉錄過程的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②與③在組成上相同的化學基團只有磷酸基、不同的基團只有五碳糖
B. ①為啟動上述過程必需的有機物,其名稱為RNA聚合酶,①移動的方向是從右向左
C. 上述過程不會發生在根尖細胞的線粒體中
D. 轉錄完成后,④需通過兩層生物膜才能與核糖體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顯微鏡目鏡為10x、物鏡為10x時,視野被48個組織細胞所充滿。若將物鏡轉為40x,則在視野中央可觀察到的組織細胞數目為
A.2個 B.3個 C.6個 D.12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人在1980年對棲息于巖石地帶原來生活在一起的大、小兩個種的鬣蜥做了相互移走的實驗。四年實驗中,其中兩年氣候干旱,鬣蜥的食物短缺;另兩年氣候濕潤,食物極為豐富。實驗者將實驗分成六組,每組都有一定數量的大、小鬣蜥。實驗過程及結果如下表所示。請分析回答:
(1) 如果只在A組與B組間比較,在干旱年份,將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體重、種群密度比B組明顯增加。據此分析,大、小兩種鬣蜥的種間關系可能是_____,再將干旱組與濕潤組比較后,可以確定兩種鬣蜥間是____關系。
(2) 從實驗來看,大鬣蜥的競爭能力強于小鬣蜥,判斷理由是____。
(3) 在濕潤年份,將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體重、種群密度與E組差別不大,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 B、E兩組在實驗中都起對照作用。根據實驗過程的氣候條件分析,兩組中小鬣蜥種群密度較小的是____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一個由200個氨基酸構成的蛋白質分子(其中兩條豎線代表兩條肽鏈),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分子中含有198個肽鍵
B.參與構成該蛋白質分子的氨基酸中至少有200個氨基
C.200個氨基酸縮合成該蛋白質時相對分子質量減少了3582
D.該蛋白質中至少含有3個﹣N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運輸過程,①、②、③表示細胞器,a、b、c表示某些過程.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①、②、③分別是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線粒體
B.該過程可以說明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
C.a表示脫水縮合過程,b、c表示蛋白質的加工及運輸過程
D.圖解中的過程在原核細胞中也可以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