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甲是α銀環蛇毒引發機體免疫效應的部分示意圖,圖乙是α銀環蛇毒影響興奮傳遞的部分示意圖(乙酰膽堿是興奮性遞質)。請分析回答問題。
(1)圖甲中物質A是_____,細胞①通過_________過程產生細胞②③。
(2)在二次免疫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細胞是[ ]___________。
(3)人被毒蛇咬傷后,產生恐懼感,同時體內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機體出現上述變化的調節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調節。
(4)當興奮傳導到圖乙④處時,其膜內的電位是___________。由圖乙可知,α銀環蛇毒影響興奮傳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抗體 增殖分化 ②記憶細胞 神經—體液 正電位 α銀環蛇毒能與突觸后膜上的乙酰膽堿受體結合,從而使受體不能與神經遞質結合,因而不產生興奮
【解析】
分析圖甲:①是B淋巴細胞、②是記憶B細胞、③是漿細胞;物質A為抗體。
分析圖乙:圖乙是α銀環蛇毒影響興奮傳遞的部分示意圖,其中④是突觸小體。由圖可知α銀環蛇毒能與突觸后膜上乙酰膽堿的受體結合,使神經遞質不能在突觸間傳遞信息。
(1)根據分析可知,圖甲中物質A是漿細胞分泌的抗體,細胞①B淋巴細胞通過增殖分化過程產生細胞②記憶B細胞、③漿細胞。
(2)二次免疫中,記憶細胞更快地作出反應,即很快分化產生新的漿細胞,產生抗體的數量又快又多。故二次免疫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細胞是②記憶細胞。
(3)人被毒蛇咬傷后,產生恐懼感,形成感覺需要神經系統的參與,而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參與的調節屬于體液調節,故使機體出現上述變化的調節方式是神經-體液調節。
(4)當興奮傳導到圖乙④處時,細胞膜發生大量鈉離子內流,形成外負內正的動作電位,故其膜內的電位是正電位。由圖乙可知,α銀環蛇毒能與突觸后膜上的乙酰膽堿受體結合,從而使受體不能與神經遞質結合,因而突觸后膜不產生興奮。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概念圖中序號所表達的含義,說法錯誤的是( )
A. 序號1代表種群密度
B. 遷入率由序號4或5代表
C. 序號2代表出生率或死亡率
D. 序號6,7依次代表年齡組成、性別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顯示了人體內部分物質的代謝途徑,字母代表物質,數字代表反應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過程①和②分別是在缺氧和有氧的條件下進行的
B. 過程①和③都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
C. 物質Y產生乳酸的同時也會產生少量的CO2
D. 過程②和③產生的水中的氫分別來自于[H]和氨基酸的氨基、羧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下丘腦功能的敘述,下列正確的是( )
①可參與血糖平衡的調節
②有調節軀體運動的高級中樞
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④垂體通過下丘腦控制性腺的生長發育
⑤甲狀腺激素可反饋調節下丘腦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A. ①②③ B. 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物研究小組對栽培在密閉玻璃溫室中的植物進行研究,用紅外線測量儀對室內的CO2濃度與時間關系的曲線(如圖)。根據曲線所得到的結論是( )
A. 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是b點和c點
B. 光合速率最大的是b點,最小的是c點
C. d點植物體內有機物含量比a點多
D. 呼吸速率最高是b點,最低的是c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罐用葡萄糖溶液培養的酵母菌,由于混入氧氣,酵母菌就可進行兩種細胞呼吸,假使全部酵母菌都在分解葡萄糖,且兩種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度相等。當罐內產生的CO2與酒精的mol數之比為2∶1時,有多少酵母菌在進行有氧呼吸?( )
A.1/2B.1/3C.1/4D.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屬于細胞凋亡現象的是
①霜凍導致香蕉植株死亡 ②蝌蚪發育成為青蛙過程中尾部消失
③寄主細胞因病毒的增殖釋放而死亡 ④花瓣的自然凋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某高等綠色植物體內的部分生理過程。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
A. 過程①④⑤可為葉肉細胞吸收Mg2+等提供動力
B. 能夠在葉肉細胞生物膜上進行的生理過程有Ⅰ和Ⅲ的某過程
C. 過程③④⑤進行的場所分別是葉綠體基質、細胞質基質、線粒體
D. 階段Ⅰ生成的[H]可作為還原劑用于⑤過程生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種群增長的“J”型和“S”型曲線是不同條件下種群數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關于種群增長曲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以“J”型曲線增長的種群,種群的增長率不發生改變
B. 以“S”型曲線增長的種群,達到K/2值時增長率最大
C. 以“J”型曲線增長的種群,如種群增長率小于1,種群數量將不斷下降
D. 以“S”型曲線增長的種群,如是有害動物,應控制在K/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