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表示用某種農作物品種①和②兩個品系培育出品種⑥的可能方法,請根據圖回答:
(1)指出下列各種交配方式:由品種①和②培育出品種③的過程Ⅰ是________________,由品種③培育出品種⑥的過程Ⅴ是________________,這種育種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由品種①直接形成品種⑤的過程需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種④是一種________________植株,由品種③經過過程Ⅲ培育出品種④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品種④形成品種⑥的過程Ⅵ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處理,這種育種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
(4)你認為成功率最高且工作量最小的培育品種⑥的途徑是________________。(用過程Ⅰ、Ⅱ等及→表示)。
【答案】雜交 自交 雜交育種 基因突變(或人工誘變) 單倍體 花藥離體培養 低溫或者秋水仙素 單倍體育種 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Ⅰ→Ⅲ→Ⅵ
【解析】
題中所涉及的育種方式有:
(1)Ⅱ→Ⅳ表示誘變育種,其原理是基因突變;
(2)Ⅰ→Ⅴ表示雜交育種,原理是基因重組;
(3)Ⅰ→Ⅲ→Ⅵ表示單倍體育種,原理是染色體變異。
(1)已知Ⅰ→Ⅴ表示雜交育種,原理是基因重組;其中Ⅰ表示雜交,V表示自交。由品種①直接形成品種⑤的Ⅱ過程為誘變育種,需要人工誘變。
(2)品種④的基因型是Ab,為單倍體植株。Ⅰ→Ⅲ→Ⅵ表示單倍體育種,其中過程Ⅲ常用的方法是花藥離體培養。
(3)已知Ⅰ→Ⅲ→Ⅵ表示單倍體育種,其中過程Ⅲ常用的方法是花藥離體培養,過程Ⅵ中常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單倍體育種最大的優點是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4)培育品種⑥成功率最高且工作量最小的方法是單倍體育種(Ⅰ→Ⅲ→Ⅵ)。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桑基魚塘的物質和能量交換模式圖,據圖回答:
(1)該生態工程屬于農村綜合發展型生態工程應用的實例,體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態工程的基本原理。
(2)通過現代生物技術可提高傳統生態工程的效益,如要通過基因工程培養抗病甘蔗,核心的步驟是__________。若要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表達相應的蛋白質則可以用_______________技術進行檢測。
(3)為大量繁殖良種豬,首先要對母豬進行_______處理,以獲得更多的良種豬卵母細胞,與經過____處理的良種豬精子進行體外受精,再將早期胚胎移植到本地母豬體內發育成小豬。
(4)該生態系統的建立既能使人們獲得了經濟效益,又減少了環境污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苯酚及其衍生物廣泛存在于廢水中,對環境有嚴重危害。下列是某興趣小組從處理工業廢水的活性污泥中分離篩選酚類降解菌株的流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富集培養基中需要加入蛋白胨、K2HPO4,MgSO4,苯酚和水等物質,其中可作為碳源的有_____,富集培養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苯酚與FeCl3顯紫色制成鑒別培養基,將篩選得到的菌株采用___________法接種到該培養基平板上,培養一段時間,得到如左下圖所示結果,你認為,菌株____降解酚類物質能力最強,你的判斷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號 | Ⅰ | Ⅱ | Ⅲ |
稀釋度103倍 | 5 | 6 | 3 |
稀釋度102倍 | 43 | 39 | 35 |
稀釋度101倍 | 418 | 511 | 389 |
(3)為測定活性污泥中酚類降解菌的數量,取10 g活性污泥,配制成100mL樣液于錐形瓶內,充分搖勻,而后再進行系列稀釋操作,得到101、102、103倍的稀釋液,并依次分別吸取0.1 mL進行平板涂布操作。在適宜條件下培養,當菌落數目穩定時,對各稀釋度涂布的三個平板進行菌落計數(如上表)。則每克活性污泥中酚類降解菌的數量為____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玉米秸稈是一種產量巨大的農業廢料,可通過培養特定微生物發酵技術來降解秸稈。現將玉米秸稈充分粉碎,加水煮沸一定時間,粗過濾得到秸稈粉末勻漿。以此勻漿作為基礎材料制作培養基并分離適合微生物,實驗過程如下,請根據所學回答下面問題。
(1)用于分離微生物的培養基需要在勻漿中加入___________以便冷卻后形成固體,之后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法進行滅菌。如果篩選目標是真菌類微生物,為了保證培養過程中不會有大量細菌污染,還應加入鏈霉素,這種培養基屬于__________。
(2)經過實驗發現微生物生長普遍不好,原因是秸稈勻漿中缺少N源。這可能導致微生物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機物時原料不足(答兩種即可)。
(3)為了分離培養液中的菌株,采用如圖的______法,在圖中_________(填圖中序號)區域更易獲得單菌落。
(4)另有甲乙兩個小組,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分離菌落。在同一稀釋倍數下得到以下結果:
甲同學涂布了3個平板,統計的菌落數分別是110、140和149,取平均值133;
乙同學涂布了3個平板,統計的菌落數分別是27、169和176,取平均值124。
有人認為這兩位同學的結果中,_____同學的結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葡萄糖進入人體細胞及在細胞內的部分代謝過程,圖中字母代表物質,數字代表生理過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物質A協助葡萄糖進入細胞,其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B.胰島素對圖中各生理過程具有促進作用
C.需氧呼吸消耗[H]的過程發生在線粒體內膜,并伴隨著ATP含量增加
D.若過程⑤是厭氧呼吸,在劇烈運動中,人體細胞主要通過此過程獲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群中甲病(基因A/a控制)和乙病(基因B/b控制)均為單基因遺傳病,其中有一種病為伴性遺傳病。已知人群中每100人中有一個甲病患者,如圖為某家族的系譜圖,II3無甲病致病基因。關于甲、乙兩病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甲病和乙病的遺傳方式分別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和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B.II5與II6再生一個與III8基因型相同個體的概率為15/44
C.III7和III8生一個兩病兼患的孩子的概率為1/48
D.II4產生同時含甲、乙兩病致病基因配子的概率大于II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煙葉的產量與品質受生態環境的影響,不同生態環境下會影響煙葉的生長發育、生理特性。將葉齡30天的烤煙植株置于光強度為90001x,CO2濃度為400μmol/mol,溫度為27.0℃(最適溫度)條件下進行“不同顏色的人工光源處理對煙葉光合速率影響”的實驗,實驗結果如下圖甲,根據實驗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1)葉綠體中色素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C6H12O6)中的氧來源于環境中的__________。
(2)圖中的實驗結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紅光和綠光抑制光合作用。經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超微結構,發現藍光處理的葉肉細胞中淀粉顆粒積累比紅光_________,并認為是由于紅光抑制光合產物從葉片輸出,不利于光合作用的進行。
(3)取不同顏色的光處理過的葉片,用__________提取光合色素,根據圖乙,用分光光度計測定在光波長__________(填“400nm-500nm”或“600nm-700nm”)處的吸光值,計算葉綠素總量。
(4)若適當提高該實驗的溫度,則植株的光飽和點將如何變化?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影響種群數量因素的概念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①表示“S”型曲線,其K值表示種群在一定條件下所出現的最大數量
B.②表示種群密度,黑光燈誘捕法和標志重捕法均可用于調查種群密度
C.食物、天敵等外因處于理想條件狀態時,種群增長的數學模型為:Nt=N0λt
D.年齡組成屬于影響種群數量增長的內因,能預測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植物根的生長與IAA、光照等多種因素有關,某小組做了以下實驗。
實驗一:將45Ca2+均勻外施于水平放置的根上,發現45Ca2+向根的下側移動。
實驗二:如圖,將豌豆幼根分為A、B、C三組,其中A、C組根冠完整,B組切除一半根冠;C組將根一側運輸阻斷。箭頭所示為IAA(生長素)的運輸方向。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一中使用了___________法,表明Ca2+可能與根的向重力性反應有關。
(2)實驗二通過___________(填“A、B”、“A、C”或“B、C”)的對照表明,根的彎曲生長與根冠有關。此實驗必須在___________(填“單側光照”或“黑暗”)的環境下進行。
(3)請解釋C組向左側彎曲的原因: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