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表示生態系統模式圖,其中A、B、C、D構成群落,①、②、③、④、⑤、⑥
代表生理過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A產生的氧氣可以利用到圖解中的哪些過程? (填數字)。
(2)請寫出圖解中的食物鏈(用字母與箭頭表示): 。圖中食物鏈上
的相鄰物種之間存在著“食與被食”的關系,相鄰物種的某些行為與種群特征為對
方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這說明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 。
(3)從生態系統結構的完整性來看,還缺少的成分是 。參與過程⑤的生物種類
主要是 ,其在碳循環中的作用是 。
(4)若上述生態系統代表農田生態系統,則在被棄耕后發生的群落演替類型屬
于 。若農作物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為a kJ,那么圖中最高營養級所獲得
的能量為 kJ。
(5)分析上圖,用箭頭、文字、字母完成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圖解。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福建省建甌二中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生態農業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之一。
下面是兩種生態農業模式:
模式1 雞-豬-魚立體養殖模式:一畝魚池配6~8頭豬,100~120只雞,魚池中各種魚的比例大致為:花白鰱占20%,草魚占40%,鯉魚、鳙魚占40%,每畝投放魚苗4500尾。每天從雞舍中收集新鮮的雞糞曬干,經初步發酵后混入一定量飼料喂豬,豬糞喂魚。
模式2 “四位一體”生態模式:以太陽能為動力,以沼氣為紐帶,將日光溫室、沼氣池、蔬菜種植和溫室養豬相結合的一種新的農業生產模式。請分析回答有關問題:
(1)在模式1中,必須注意某種魚的投入數量,不宜超過該魚在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魚塘中不同魚類生活在不同水層,體現了生物群落在垂直結構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現象。
(2)如圖表示是某池塘中鰱魚平均尾重變化情況,由曲線可知,生物體的生長呈______________型曲線,根據圖示結果,最佳捕撈時間是在投放后的______個月左右。
(3)模式2中,光能輸入生態系統的途徑是_______________,沼氣池中的產甲烷桿菌在生態系統中屬于__________(成分)。
(4)建立以沼氣為中心的“四位一體”生態工程主要遵循的生態工程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年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會高二素質測試生物卷 題型:綜合題
(8分)目前公認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是造成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征的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為此我國政府決定,到202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09年11月首屆“世界低碳與生態大會暨技術博覽會”在南昌市舉行,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低碳能耗和高效能等為主要特征,以比較少的溫室氣體排放獲得較大產出的新經濟發展模式。結合圖甲和圖乙回答與生物圈碳循環相關的問題:
(1)生態系統碳的吸收主要是通過 作用實現的,碳的釋放主要是通過 作用實現的。
(2)圖甲中成分A在碳循環中的主要作用是 。寫出圖甲中缺少的過程:
(用箭頭和圖中物質、字母表示)。
(3)圖乙反映了我國北方某地20年間CO2濃度的變化。分析圖乙中每年冬季的CO2濃度變化,從碳循環角度分析形成此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圖甲中 ;每年夏季CO2濃度與前一年冬季相比 。
(4)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經濟”理念的是(填序號) 。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產業;②大力發展火力發電;③研制和開發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④優化建筑結構,增強室內自然采光,減少照明用電。
(5)人們正在積極開發新能源以減少碳排放。如“葉綠素太陽能電池”是模仿類囊體吸收光能的特征而制造的,類囊體吸收光能的過程發生在光合作用的 階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年人教版高考生物專題8.2胚胎工程、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及生態工程(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糧桑漁畜”農業生態系統是江浙平原水網地區典型的高效農業系統,如圖表示這一農業生態系統的基本模式。根據圖示,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沼氣池的建立既充分發揮了資源的生產潛力,又防止了環境污染
B.通過巧接食物鏈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了人,提高了能量的傳遞效率
C.這一生態工程模式主要適用于江浙平原而不適用于我國西北地區,這是因為在建立
生態工程時還需要遵循“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理
D.上述農業生態系統通過改善和優化系統的結構達到改善系統功能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福建省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態農業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之一。
下面是兩種生態農業模式:
模式1 雞-豬-魚立體養殖模式:一畝魚池配6~8頭豬,100~120只雞,魚池中各種魚的比例大致為:花白鰱占20%,草魚占40%,鯉魚、鳙魚占40%,每畝投放魚苗4500尾。每天從雞舍中收集新鮮的雞糞曬干,經初步發酵后混入一定量飼料喂豬,豬糞喂魚。
模式2 “四位一體”生態模式:以太陽能為動力,以沼氣為紐帶,將日光溫室、沼氣池、蔬菜種植和溫室養豬相結合的一種新的農業生產模式。請分析回答有關問題:
(1)在模式1中,必須注意某種魚的投入數量,不宜超過該魚在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魚塘中不同魚類生活在不同水層,體現了生物群落在垂直結構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現象。
(2)如圖表示是某池塘中鰱魚平均尾重變化情況,由曲線可知,生物體的生長呈______________型曲線,根據圖示結果,最佳捕撈時間是在投放后的______個月左右。
(3)模式2中,光能輸入生態系統的途徑是_______________,沼氣池中的產甲烷桿菌在生態系統中屬于__________(成分)。
(4)建立以沼氣為中心的“四位一體”生態工程主要遵循的生態工程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年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會高二素質測試生物卷 題型:綜合題
(8分)目前公認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是造成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征的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為此我國政府決定,到202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09年11月首屆“世界低碳與生態大會暨技術博覽會”在南昌市舉行,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低碳能耗和高效能等為主要特征,以比較少的溫室氣體排放獲得較大產出的新經濟發展模式。結合圖甲和圖乙回答與生物圈碳循環相關的問題:
(1)生態系統碳的吸收主要是通過 作用實現的,碳的釋放主要是通過 作用實現的。
(2)圖甲中成分A在碳循環中的主要作用是 。寫出圖甲中缺少的過程:
(用箭頭和圖中物質、字母表示)。
(3)圖乙反映了我國北方某地20年間CO2濃度的變化。分析圖乙中每年冬季的CO2濃度變化,從碳循環角度分析形成此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圖甲中 ;每年夏季CO2濃度與前一年冬季相比 。
(4)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經濟”理念的是(填序號) 。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產業;②大力發展火力發電;③研制和開發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④優化建筑結構,增強室內自然采光,減少照明用電。
(5)人們正在積極開發新能源以減少碳排放。如“葉綠素太陽能電池”是模仿類囊體吸收光能的特征而制造的,類囊體吸收光能的過程發生在光合作用的 階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