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癌癥是當前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員利用與癌細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進行了抗腫瘤的免疫學研究。請回答下列問題:
(1)研究人員進行了如下探究實驗:
實驗過程:
①將形態和生理特征相似的數十只小白鼠平均分成甲、乙兩組;
②分別向甲、乙兩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懸液和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緩沖液,連續4周;
③取甲、乙兩組小鼠的血清分別與ipsc, DB7(一種癌細胞)和MEF(一種正常體細胞)混合,檢測這三種細胞與甲、乙兩組血清中抗體的結合率。
實驗結果:
甲、乙兩組血清分別與三種細胞結合的結合率(%)見下表。
實驗結論:
①ipsc與甲組血清的結合率明顯高于乙組血清,說明_____________。
② DB7和ipsc分別與甲組血清作用后的檢測數據無明顯差異,說明______________。
(2)設計以上甲、乙兩組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 。甲組實驗中,MEF的實驗結果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進一步實驗:給甲、乙組小鼠的皮下分別注射DB7,一周后,甲、乙組小鼠的皮下都形成腫瘤。隨后,甲組小鼠腫瘤的體積逐漸縮小,乙組小鼠腫瘤的體積逐漸增大。由此可以獲得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以上第(1)問的實驗結論②和第(3)問的實驗結論,可以獲得研究ipsc的潛在應用價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ipsc刺激小白鼠產生了特異性抗體 ipsc與DB7具有共同的抗原信息或ipsc與DB7具有共同的抗原特異性 是否注射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懸液 對照 ipec能刺激機體產生消除腫瘤細胞的能力 預防和治療癌癥
【解析】
甲組(免疫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懸液,連續4周;乙組(空白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緩沖液,連續4周。兩組的自變量是:是否注射了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免疫組就會產生針對iPSC的抗體,該抗體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實驗一:取免疫組和空白組小鼠的血清分別與iPSC、DB7(一種癌細胞)和MEF(一種正常體細胞)混合,檢測三種細胞與血清中抗體的結合率,
①比較表中iPSC與兩組小鼠血清作用的結果可知,免疫組的數值明顯高于空白組的數值,說明iPSC刺激小鼠產生了特異性抗體。
②表中DB7和iPSC與免疫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檢測數據無明顯差異,說明DB7有與iPSC相似的抗原,可與iPSC刺激小鼠產生的抗體結合。
③綜合表中全部數據,免疫組的DB7和iPSC細胞和抗體結合率都比較高,而正常細胞和抗體結合率比較低,實驗結果表明說明iPSC與癌細胞(DB7)表面具有類似的抗原,而正常細胞表面沒有。
實驗二:給免疫組和空白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腫瘤。隨后空白組小鼠腫瘤體積逐漸增大,免疫組小鼠腫瘤體積逐漸縮小。由此推測:iPSC還能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抗腫瘤的細胞免疫(對抗腫瘤,主要是細胞免疫起作用)。
(1)由上分析可知:①比較表中iPSC與兩組小鼠血清作用的結果可知,ipsc與甲組血清的結合率明顯高于乙組血清,說明iPSC刺激小鼠產生了特異性抗體。
②表中DB7和iPSC與免疫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檢測數據無明顯差異,說明DB7有與iPSC相似的抗原,可與iPSC刺激小鼠產生的抗體結合。
(2)設計以上甲、乙兩組實驗的自變量是是否注射了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甲組實驗中,MEF的實驗結果起對照作用。
(3)進一步實驗:給甲、乙組小鼠的皮下分別注射DB7,一周后,甲、乙組小鼠的皮下都形成腫瘤。隨后,甲組小鼠腫瘤的體積逐漸縮小,乙組小鼠腫瘤的體積逐漸增大。由此推測:iPSC還能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抗腫瘤的細胞免疫。
(4)該系列研究潛在的應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抑制或治療腫瘤生長。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
A.溴乙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共熱:BrCH2COOH+OH﹣BrCH2COO﹣+H2O
B.配置銀氨溶液:Ag++2NH3·H2O=Ag(NH3)2++2H2O
C.向新制Cu(OH)2中加入乙醛溶液并加熱:CH3CHO+2Cu(OH)2+OH﹣CH3COO﹣+Cu2O↓+3H2O
D.向苯酚鈉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H2O →
+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R—MgX→
,由乙醇合成CH3CH=CHCH3(2-丁烯)的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③發生氧化反應,⑥發生消去反應
B.M的結構簡式為CH3CH2X
C.2—丁烯與Br2以1∶1加成可得三種不同產物
D.P的分子式為C4H10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系式:有機物,若該有機物X與析出的銀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4,則該有機物X可能是
A.CH3ClB.CH3CH2BrC.CH3CHBrCH3D.CH3CH2CH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高分子化合物G是一種聚酯材料,其一種合成路線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1molA完全燃燒需______molO2,B的分子式是_____,C中官能團除了羥基還具有的官能團的的名稱為_____。
(2)反應④的反應類型是_____。
(3)反應⑥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4)滿足下列條件的C的同分異構體共有_____種(不含立體異構)。
①能使FeCl3溶液顯紫色;能發生水解反應。②苯環上有兩個取代基。
其中核磁共振氫譜顯示為5組峰,峰面積之比為3:2:2:2:1,且含有-CH2CH3,該有機物的結構簡式是______(任寫一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利用番茄植株(HhRr)培育新品種的途徑。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通過途徑1所獲得的F1的每粒種子,子葉的基因型與種皮的都相同
B.途徑2能縮短育種年限,秋水仙素作用的時期是細胞有絲分裂后期
C.途徑2和途徑3都要經過組織培養,品種B和品種C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0
D.途徑4依據的育種原理是基因突變,該途徑最突出的優點是能產生新的基因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左圖中的4號為某遺傳病患者,對1, 2, 3, 4號個體進行關于該病的基因檢測,并將各自含有的該致病基因或正常基因(數字代表長度)用相應技術進行分離,結果如下右圖(右圖中的字母對應左圖中的不同個體)。請據圖回答:
(1)據左圖可知,該遺傳病的遺傳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假說---演繹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生物學家是__________。
(3)基因中的遺傳信息在_________________中。
(4)據右圖可豐富對等位基因的認識,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3號個體與一該病基因的攜帶者結婚,生一個患病男孩的概率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俗稱“一滴香”的有毒物質被人食用后會損傷肝臟,還能致癌。“一滴香”的分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1mol該有機物最多能與3mol H2發生加成反應
B. 該有機物能與Na反應
C. 該有機物能發生取代、加成、氧化和還原反應
D. 該有機物的一種芳香族同分異構體能發生銀鏡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三組生長狀況相同的胚芽鞘分別進行如圖所示的處理,并在適宜條件下水平放置一段時間后,觀察其生長狀況,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①組屬于對照組,②、③組均屬于實驗組
B. 實驗結果為①、③組向上彎曲生長,②組水平生長
C. 該實驗能證明生長素的胚芽鞘尖端的運輸受重力作用影響
D. 胚芽鞘向上彎曲生長能體現生長素生理作用的兩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