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分)冬季長跑對強身健體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某高二學生根據教材所學內容作出如下的調節圖,并設置了相關問題,以理解和掌握人體在運動中各項生理活動調節的知識,請分析回答:
(1)運動前,運動員適當減少衣物,冷空氣刺激冷覺感受器,產生的神經沖動傳到下丘腦的 中樞,通過神經分泌細胞分泌 激素,運輸到垂體,促進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最終使運動員產熱量增加,抵御寒冷。
(2)運動過程中,運動員大量出汗,血漿滲透壓升高,垂體釋放的 激素促進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以維持血漿滲透壓的相對穩定。
(3)運動時肌肉收縮消耗大量的能量,會導致運動員血糖濃度降低,這時胰島A細胞分泌 的量增加, 分泌胰島素的量相對減少;兩種激素共同調節以維持血糖濃度的相對穩定。
(4)據圖可得出,人體生命活動是由 共同調節的。
(1)體溫調節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 (2)抗利尿
(3)胰高血糖素 胰島B細胞 (4)神經——體液
【解析】
試題分析:(1)寒冷刺激冷覺感受器,產生的神經沖動傳到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通過神經分泌細胞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運輸到垂體,促進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最終使運動員產熱量增加,抵御寒冷。
(2)運動過程中大量出汗,導致血漿滲透壓升高,則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進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以維持血漿滲透壓的相對穩定。
(3)運動時肌肉收縮消耗大量的能量,會導致運動員血糖濃度降低,這時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量增加,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的量相對減少;兩種激素共同調節以維持血糖濃度的相對穩定。
(4)據圖可得出,人體生命活動是由神經——體液共同調節的。
考點:本題考查內環境穩態調節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生態養殖大棚內,水草叢中棲息著螃蟹,水面上有浮床,其間栽培的某種綠葉蔬菜在水面上方,黃瓜藤枝枝蔓蔓。同時大棚里還栽種了一種特殊辣椒,能起到驅蟲的作用。下列有關該生態系統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能量主要來自于綠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陽能
B.特殊辣椒的驅蟲作用依賴于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
C.浮床遮光能抑制浮游藻類的生長繁殖,可防止水華發生
D.螃蟹、蔬菜、黃瓜組成了生物群落,并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邢臺市捷徑高考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人體的內環境穩態依賴于神經-體液-免疫調節機制來實現,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下丘腦神經分泌細胞分泌的激素通過 傳送到X細胞。如果用物質丙飼喂正常動物,為保持物質丙濃度的相對穩定,則物質乙的分泌量的變化是 ;此調節機制稱為 調節。
(2)當血漿滲透壓過高時,下丘腦產生的 ,通過促進腎小管、集合管上皮細胞對水的重吸收,使尿量 。
(3)血糖濃度上升會導致下丘腦血糖調節中樞興奮并進行神經調節,這樣的調節方式是 ,使Z細胞分泌的激素增多,Z相當于反射弧中的 。當人體產生的某種抗體與Z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影響激素的正常分泌,這種病屬于 。
(4)若刺激A點,則圖中的靈敏電流計偏轉 次。 當膜外Na+比膜內濃度高時,Na+外流的運輸方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省桐城市高三第六次月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22分)Ⅰ.(13分)簇毛麥(二倍體)具有許多普通小麥(六倍體)不具有的優良基因,如抗白粉病基因。為了改良小麥品種,育種工作者將簇毛麥與普通小麥雜交,過程如下:
(1)雜交產生的F1代是________倍體植株,其染色體組的組成為________。F1代在產生配子時,來自簇毛麥和普通小麥的染色體幾乎無法配對,說明它們之間存在________。
(2)為了使F1代產生可育的配子,可用________對F1代的幼苗進行誘導處理。為鑒定該處理措施的效果,可取其芽尖制成臨時裝片,在________倍顯微鏡下觀察________期細胞,并與未處理的F1進行染色體比較。
(3)對可育植株進行輻射等處理后,發現來自簇毛麥1條染色體上的抗白粉病基因(e)移到了普通小麥的染色體上,這種變異類型屬于________。在減數分裂過程中,該基因與另一個抗白粉病基因________(不/一定/不一定)發生分離,最終可形成________種配子,其中含有抗白粉病基因(e)配子的基因組成是________。
Ⅱ.(9分)綠色熒光蛋白基因(GFP)被發現以來,一直作為一個監測完整細胞和組織內基因表達及蛋白質位置的理想標記。請根據圖表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GFP是從水母的體細胞中提取出的一種基因,提取它時通常利用的酶是 。
(2)若GFP的一端伸出的核苷酸的堿基序列是—TCGA—,另一端伸出的核苷酸的堿基序列是—TGCA—,則在構建含該GFP的重組質粒時,應選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請在右表中選擇)。
(3)若將含GFP的重組質粒導入豬胎兒成纖維細胞,則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檢測GFP是否已重組到豬胎兒成纖維細胞的染色體DNA上,可采用__________技術進行檢測。
(4)欲進一步將已導入了重組質粒的豬胎兒成纖維細胞培養成帶有綠色熒光蛋白質的轉基因豬,還需利用 技術,將導入了重組質粒的豬胎兒成纖維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去核的豬的卵母細胞中,從而形成重組細胞,再進一步培養成旱期胚胎,通過 技術轉移到豬的子宮中,從而得到綠色熒光蛋白轉基因克隆豬。
(5)為了加快繁殖速度,可對(4)中的早期胚胎進行 。也可將得到的綠色熒光蛋白轉基因克隆豬(雌性),用__________處理,使之超數排卵,提高其繁育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省桐城市高三第六次月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一份剛采摘的新鮮藍莓用高濃度的CO2處理48h后,貯藏在溫度為1℃的冷庫內。另一份則始終在1℃的冷庫內貯藏。從采后算起每10天取樣一次,測定其單位時間內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計算二者的比值得到下圖所示曲線。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A.比值大于1,表明藍莓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
B.第20天對照組藍莓產生的乙醇量高于CO2處理組
C.第40天對照組藍莓有氧呼吸比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D.貯藏藍莓前用CO2短時處理,能抑制其在貯藏時的無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省高二學業水平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1988 年,美國黃石國家森林公園發生了一場大火,使森林中的許多地方成為一片焦土。幾個月后,青青的綠芽、小樹苗、多種昆蟲、鳥類先后出現在黑色的焦土上,漸漸地,森林也奇跡般地恢復了。下列有關敘述合理的是
A.資料描述了一個從焦土到森林的群落演替過程
B.森林中不存在同時有捕食和競爭關系的兩種動物
C.森林恢復后,不同高度上鳥類的分布只受光照影響
D.資料說明群落演替的結果必然使樹木越來越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省高二學業水平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人體內環境及其穩態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內環境就是人體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
B.正常情況下內環境的各種理化特性保持不變
C.人體維持穩態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
D.內環境主要成分之間的關系可表示為:血漿 組織液 淋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省高二學業水平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許多單體連接而成的多聚體,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構成蛋白質的各種氨基酸分子的側鏈基團( R 基)不同
B.2個氨基酸分子縮合成二肽過程中脫去 2 分子水
C.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承擔者,都具有催化功能
D.細胞內 DNA 分子和 RNA 分子的空間結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三模擬測試(一)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6分)樹突狀細胞(簡稱DC細胞)部分功能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
(1)DC細胞是由 分化而成的,其根本原因是 。
(2)DC細胞可通過 的方式將抗原攝入,其表面產生糖蛋白并特異性地與T細胞表面的 結合,產生S1、S2信號分子,最終激發T細胞增殖分化成 。這一系列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 功能。
(3)研究顯示,DC細胞經 技術體外增殖后,可與CIK細胞(一種由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融合成DC-CIK細胞,在細胞融合過程中需用到的生物誘導劑是 。DC-CIK細胞回輸入患者體內后,可防止癌細胞擴散和復發,這體現了免疫系統的 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