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 下列是生物學技術制備抗體的兩個途徑模式簡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過程①至②抗體的獲取稱為__________,其中①是__________過程。
(2)④過程需要__________酶,⑤過程則需要的工具酶為____________。
(3)②處需要篩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構甲的組成必須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目的基因等。
(5)如果想用棉花產生該種抗體,則⑥過程的受體細胞通常選用__________,經過篩選后再侵染棉花體細胞,轉化成功后通過________技術獲得能產抗體的轉基因棉花植株。
(1)單克隆抗體 細胞融合(或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 (2)逆轉錄 限制酶和DNA連接酶 (3)篩選出能產生特異性抗體的雜交瘤細胞 (4)啟動子、終止子、標記基因 (5)土壤農桿菌 植物組織培養
【解析】
試題分析:(1)分析圖中細胞A是B淋巴細胞,Y細胞是骨髓瘤細胞,所以①細胞融合過程,②是篩選、培養雜交瘤細胞分泌獲得單克隆抗體的過程。(2)圖中④過程是利用mRNA為模板,反轉錄合成目的基因的過程該過程需要反轉錄酶。⑤過程是構建基因表達載體,需要對目的基因與質粒進行切割和連接,所以需要工具酶:限制酶和DNA連接酶。(3)②處篩選目的是淘汰不能增殖的細胞和不能產生特異性抗體的雜交瘤細胞,獲得能產生特異性抗體的雜交瘤細胞。(4)構建的基因表達載體必須包含的結構組成有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標記基因等。(5)農桿菌轉化法必須先把基因表達載體轉入受體細胞——土壤農桿菌中,再通過土壤農桿菌去侵染棉花體細胞,最后經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得到能產生抗體的棉花植株。
考點:本題考查選修三中細胞工程和基因過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能理論聯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學問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高三3月階段測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遺傳、變異、生物進化的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用32P標記每個玉米根尖細胞(含20條染色體)的染色體DNA分子,再將這些細胞轉入不含32P的培養基中培養,在第二次細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的細胞中,被32P標記的染色體條數均為20條
B.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
C.肺炎雙球菌的活體細菌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D.遺傳平衡狀態下的種群,基因重組現象會使種群基因頻率發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高三第一次五校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某植物育種流程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是
A.子代Ⅰ與原種保持的遺傳穩定性
B.子代Ⅱ和Ⅲ選育的原理為基因重組
C.子代Ⅲ的選育過程一定要自交選育多代
D.子代Ⅴ可能發生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高三下學期入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索契冬奧會的比賽中,運動員體內多種生理過程發生了改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運動員在比賽中有適度的緊張,他分泌的較多的甲狀腺激素可能會反饋作用于下丘腦和垂體,垂體分泌的較多的促甲狀腺激素可能反饋作用于下丘腦
B.運動過程中機體大量出汗,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因而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的能力降低
C.比賽結束后,運動員可適量補充淡的食鹽水,以維持內環境中滲透壓的相對穩定
D.骨骼肌細胞的直接供能物質是葡萄糖,當血糖含量降低時,胰島A細胞的分泌功能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濟寧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1分)下圖1為某植物葉肉細胞中的兩結構及物質轉移示意圖,表2為生理狀況相同的幼苗在黑暗或3klx光照,不同溫度條件下O2或CO2的變化速率。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圖1結構甲中嵴的作用是_____。a代表的物質是_____,b能否_____(填能或不能)代表葡萄糖。
(2)根據表2推測,圖1結構乙中酶的最適溫度為_____。
(3)在3klx光照、30℃條件下幼苗葉肉細胞中物質b的去向是____。
(4)幼苗生長發育成熟后,開花結果。若摘除此時的花或果實,葉片光合速率隨之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欲探究光照強度、溫度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實驗設計中共同的對照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省安慶市高三二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6分)果蠅是遺傳學研究的經典實驗材料。
(1)某科研小組用X射線輻射野生型果蠅,誘變當代未出現新性狀。將誘變當代相互交配,誘變1代也未出現新性狀,但隨機交配后的誘變2代出現了突變新性狀殘翅和多毛(如下圖所示)。已知控制翅型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毛量的基因用B-b表示,且這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
①翅型和毛量兩對相對性狀中,隱性性狀為 。
②為篩選出純合正常翅多毛的果蠅品種,研究人員將誘變2代中正常翅多毛個體與基因型為 純合個體雜交,選出后代表現型為 的親本即可。
③將未處理的野生型果蠅與誘變2代中的隱性純合果蠅交配,再讓F1(表現型均為野生型)與隱性純合果蠅測交,預期F1測交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 。研究人員用X射線輻射野生型果蠅后,重復上述實驗,F1表現型仍均為野生型,F1與隱性純合果蠅測交,發現有一個F1果蠅測交后代的表現型比例為1正常翅正常毛:1殘翅多毛。那么,這一例外F1果蠅攜帶了哪種染色體變異? 。在上圖圓圈中已用豎線(∣)表示了相關染色體,并用點(﹒)表示基因位置,左圖已畫出正常F1果蠅體細胞中基因的分布,請在右圖中畫出例外F1果蠅體細胞中基因的分布。
(2)現有一個帶有氨芐青霉素和四環素抗性基因的質粒,在四環素抗性基因內有一個該質粒唯一的EcoRI酶切點(如下左圖),欲用EcoRI位點構建一個果蠅基因文庫,并導入大腸桿菌菌株DH5中儲存。
①可以利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將大腸桿菌接種到含 的培養基中,篩選出已導入質粒的菌落(上右圖左培養皿),再用“印章”式接種工具粘印菌株,將菌落“復制”到含 的培養基上(上右圖右培養皿),發現菌落I不能存活,菌落II能存活,則菌落 (填“I”或“II”)是所需的含有重組質粒的菌株。
②操作中發現有些菌落可抗兩種抗生素,若不考慮基因突變,其原因可能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佛山市高三一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符合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是
A.新物種的形成可以不經過隔離
B.進化時基因頻率總是變化的
C.基因突變產生的有利變異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D.一般來說突變頻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狀更適應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命科學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2分)下圖是兩種細胞信息傳遞的實例,請據圖分析回答:
(1)圖A中甲狀腺細胞在接受激素直接刺激后分泌增多,則H腺體是____________,分泌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時,會抑制H腺體的分泌活動,使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至于過高,這是一種__________________調節。H腺體的分泌活動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和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的共同控制。
(2)圖A中受體的化學本質是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性。
(3)圖B中的突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突觸后膜組成,在興奮傳遞過程中,G物質起關鍵作用,圖中G物質是由神經元________(填“C”或“D”)釋放的。G物質的釋放方式__________,G物質的作用是使下一個神經元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