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用PCR方法檢測轉基因植株是否成功導入目的基因時,得到以下電泳圖譜,其中1號為DNA標準樣液 (Marker),10號為蒸餾水。PCR時加入的模板DNA如圖所示。據此做出分析不合理的是
A.PCR產物的分子大小在250至500bp之間
B.3號樣品為不含目的基因的載體DNA
C.9號樣品對應植株不是所需的轉基因植株
D.10號的電泳結果能確定反應體系等對實驗結果沒有干擾
【答案】B
【解析】
PCR過程中,可以通過設計特定的引物來擴增特定的DNA片段。4~9號是轉基因植株,理論上應包含目的基因。9號PCR結果不包含250~500bp片段,所以不是所需轉基因植株。
A、PCR過程中,可以通過設計特定的引物來擴增特定的DNA片段。4~9號是轉基因植株,理論上應包含目的基因,結合2號野生型和10號蒸餾水組的結果,推測包含目的基因的片段大小應為250~500bp,A正確;
B、3號PCR結果包含250~500bp片段,應包含目的基因,B錯誤;
C、9號PCR結果不包含250~500bp片段,所以不是所需轉基因植株,C正確;
D、10號放入蒸餾水,可排除反應體系等對結果的干擾,由圖可知,10號的電泳結果能確定反應體系等對實驗結果沒有干擾,D正確。
故選B。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地蝽蟓的喙長而鋒利,可刺穿無患子科植物的堅硬果皮,獲得食物,如圖1所示。1920年引入新種植物——平底金蘇雨樹,其果皮較薄,蝽蟓也喜食,如圖2所示。調查發現,當地蝽蟓喙的長度變化如圖3所示。
請回答問題:
(1)蝽蟓的長喙與短喙為一對相對性狀。分析圖3可知,引入平底金蘇雨樹后的60年間,該地區決定蝽蟓__________的基因頻率增加,這是____________的結果。
(2)蝽蟓取食果實,對當地無患子科植物種子的傳播非常重要,引入平底金蘇雨樹后,當地無患子科植物種群數量會______________。無患子科植物果實的果皮也存在變異,果皮較_________________的植株更容易延續后代。
(3)進化過程中,當地無患子科植物、平底金蘇雨樹和蝽蟓均得以生存繁衍,這是物種間_____________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表示某高等動物在進行細胞分裂時的圖像,圖2為某種生物的細胞內染色體及核DNA相對含量變化的曲線圖。圖3為該動物部分組織切片的顯微圖像。根據此曲線和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B細胞中含有的四分體、染色體、核DNA數分別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A、B、C細胞中___________(填圖中字母)細胞所示可表示為人體造血干細胞的分裂現象,B細胞的子細胞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2中LM處發生的生理過程為______。體現了細胞膜具有的結構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
(4)同源染色體分離發生于圖2中的__________(填圖中字母)段,減數分裂過程中姐妹染色單體位于圖2中的________段。
(5)按分裂過程判斷,圖3中標號的先后順序應該是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頭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的X染色體和Y染色體大小、形態不完全相同,但存在著同源區(Ⅱ)和非同源區(Ⅰ、Ⅲ),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推測錯誤的是
A.Ⅰ片段上某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女性患病率低于男性
B.Ⅱ片段上某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女性患病率等于男性
C.Ⅲ片段上某基因(M)控制的遺傳病,男性患者的女兒全正常,兒子全患病
D.Ⅰ片段上某顯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男性患者的母親和女兒一定患該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每個細胞核中DNA相對含量不同,將某種連續增殖的動物細胞歸為甲、乙、丙三組,每組細胞數如圖1所示。根據細胞核中的DNA含量在細胞周期中的變化繪制曲線,如圖2所示。下列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圖1中的乙組細胞全部位于圖2中的ab段
B.圖1中的丙組細胞全部位于圖2中的bc段
C.圖1中的甲組細胞全部位于圖2中的d點
D.用藥物抑制紡錘體的形成,會導致丙組細胞數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是真核細胞中能夠進行的某些代謝過程簡圖,圖乙是在CO2濃度一定、環境溫度為25 ℃、不同光照強度下測得的小麥葉片的光合作用強度。請據圖分析回答問題:
(1)圖甲中①②③生理過程在細胞內進行的場所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甲中過程④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發生在人體細胞中。
(3)在圖乙中B點時,葉肉細胞中產生ATP的場所有_________________。C點時,該植物的總光合速率為________mg·dm-2葉·h-1(用CO2吸收量表示)。
(4)當植物缺鎂時(其他外界條件不變),圖乙中的B點將__________(填“左移”或“右移”)。
(5)此實驗中小麥植株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 ℃和30 ℃,C點影響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的內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種即可)。若將實驗中的溫度25 ℃改為30 ℃,圖乙中的B點將______(填“左移”或“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甲和乙為某一個體中的兩種體細胞(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甲為漿細胞,乙為胰島B細胞
B.甲和乙的mRNA不同導致其形態、結構和功能不同
C.甲和乙細胞中的蛋白質不完全相同
D.在顯微鏡下甲和乙細胞中都能觀察到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顏色由兩對基因(B和b、D和d)控制,其基因型與表現型的對應關系見表1。已知b基因是基因堿基對缺失所致,圖2為該基因與其mRNA雜交的示意圖,①一⑦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區,請回答下列問題。
(1)純合白色植株和純合紅色植株作親本雜交,子一代全部是粉色植株。該純合白色親本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
(2)為了探究兩對基因(B和b、D和d)遺傳時是否遵循自由組合定律。某課題小組選用了BbDd粉色植株自交實驗。實驗結果(不考慮交叉互換、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及相應的結論:
①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為____,則這兩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②若子代植株花色及比例為粉色:紅色:白色=2:1:1,則粉色植株(BbDd)測交后代中,子代粉色植株的概率是____
(3)圖2中,若已知b基因編碼的氨基酸排列順序,____(能/不能)確定b基因轉錄的mRNA的堿基排列順序,理由是____
(4)細胞中b基因轉錄,其雙鏈將解開,細胞中游離的核糖核苷酸與b基因DNA單鏈上的堿基配對,在____酶的作用下依次連接,形成一個mR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a、d都屬于有絲分裂
B.b屬于減數分裂
C.c屬于受精作用
D.減數分裂是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恒定的唯一途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