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基因突變具有隨機性,其突變方向由環境決定 | |
B. | 基因重組發生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 | |
C. | 誘變育種和轉基因育種都可以定向改造生物性狀 | |
D. | 單倍體植株長得弱小,且都是高度不育的 |
分析 1、可遺傳的變異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1)基因突變是指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這會導致基因結構的改變,進而產生新基因;
(2)基因重組是指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組合,包括兩種類型,①自由組合型: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隨著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組合.交叉互換型: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體),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換而發生重組.此外,某些細菌(如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在人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產生基因重組.
(3)染色體變異包括染色體結構變異(重復、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體數目變異.
2、四種育種方法:
雜交育種 | 誘變育種 | 單倍體育種 | 多倍體育種 | |
方法 | (1)雜交→自交→選優 | 輻射誘變、激光誘變、化學藥劑處理 | 花藥離體培養、秋水仙素誘導加倍 | 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 |
原理 | 基因重組 | 基因突變 | 染色體變異(染色體組先成倍減少,再加倍,得到純種) | 染色體變異(染色體組成倍增加) |
舉例 | 高桿抗病與矮桿抗病小麥雜交產生矮桿抗病品種 | 高產量青霉素菌株的育成 | 三倍體無籽西瓜、八倍體小黑麥 | 抗病植株的育成 |
解答 解:A、基因突變具有隨機性和不定向性,環境不能決定其突變方向,A錯誤;
B、基因重組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即發生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B正確;
C、誘變育種的原理是基因突變,其特點之一是不定向性,C錯誤;
D、單倍體植株長得弱小,一般高度不育,不都是不育的,若單倍體植物體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數是偶數則可育,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生物變異及其應用,要求考生識記生物變異的類型及特點,掌握生物變異在育種的應用;識記幾種常見育種方法的原理、方法、優缺點,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推薦高二下學期摸底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XY型的雌雄異株植物,其葉型有闊葉和窄葉兩種類型,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用純種品系進行的雜交實驗如下:
實驗1:闊葉♀×窄葉♂→子代雌株全為闊葉,雄株全為闊葉
實驗2:窄葉♀×闊葉♂→子代雌株全為闊葉,雄株全為窄葉
根據以上實驗,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實驗1、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
B.實驗2結果說明控制葉型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
C.僅根據實驗2無法判斷兩種葉型的顯隱性關系
D.實驗1子代雌雄雜交的后代不出現雌性窄葉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調查的人群要隨機抽取 | |
B. | 調查的人群基數應宜大不宜小 | |
C. | 要調查群體發病率較低的單基因遺傳病 | |
D. | 某遺傳病的發病率=某種遺傳病的患病人數/某種遺傳病的被調查人數×1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青蛙發育的不同時期,表達的基因有所不同 | |
B. | 蝌蚪發育為成蛙的過程中,整個青蛙種群的基因頻率一定保持不變 | |
C. | 蝌蚪體內的氨首先產生于組織細胞中,然后經過內環境進入外界環境中 | |
D. | 青蛙在不同發育時期排出含氮廢物的方式雖然不同,但都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是小分子物質進出細胞的物質運輸方式 | |
B. | 其動力來自于物質濃度差或ATP供能 | |
C. | 胞吞和胞吐靠ATP提供動力,屬于主動運輸 | |
D. | 神經遞質的釋放不是跨膜運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