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細胞②分裂結束后,子細胞的染色體數是細胞①的一半 | |
B. | 細胞③中發生了等位基因的分離 | |
C. | 細胞④的出現可能是發生了交叉互換 | |
D. | 細胞①②③中都存在同源染色體 |
分析 分析圖解:圖②細胞中,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并且具有同源染色體,表示有絲分裂中期圖;圖③細胞中發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圖④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并且染色體的著絲點分裂,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答 解:A、分析圖解可知,細胞②表示有絲分裂中期圖,因此細胞分裂結束后,子細胞的染色體數與親代細胞的相同,A錯誤;
B、圖③細胞中發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B正確;
C、細胞④中著絲點分裂形成的兩條染色體上出現等位基因,這是基因突變或交叉互換的結果,C正確;
D、根據試題的分析,細胞中②③存在同源染色體,細胞①是體細胞,也存在同源染色體,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以細胞分裂圖為載體,考查了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的有關知識,要去考生能夠掌握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的染色體行為變化,能夠根據是否具有同源染色體、是否有聯會四分體等現象來判斷細胞的分裂方式,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汕頭一模)某地甲、乙兩個地雀種群的個體數和有關基因型如下表所示.下列相關分析中錯誤的是( )
A.乙種群的基因庫大于甲種群
B.甲種群的a基因頻率小于乙種群
C.甲種群的基因突變不同于乙種群
D.兩個種群的進化方向都由自然選擇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海南省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2014秋•海南校級期末)(1)有捆綁作用的繩麻,其主要成分是 ;鴿子體內儲存能量和減少熱量散失的物質是 ;葡萄糖具有 性,可用 鑒定.吡羅紅可使 染上紅色.
(2)水在細胞內以 和 的形式存在.
(3)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作為生物催化劑,其催化作用需要 條件.酶絕大多數是蛋白質,但調節生命活動的 并不都是蛋白質,如 .
(4)物質非跨膜運輸的方式有 和 ;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主要分為兩類:被動運輸和 ;被動運輸又包括 和 .
(5)ATP中兩個高能磷酸鍵都斷裂釋放的總能量值為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幼苗尖端、尖端下面一段和向光面 | |
B. | 幼苗、幼苗尖短和尖端下面一段 | |
C. | 幼苗尖端、幼苗尖端和尖端下面一段 | |
D. | 幼苗尖端、向光面和尖端下面一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mRNA與蛋白質進出細胞核的方式相同 | |
B. | 核孔對蛋白質進出不具有選擇性 | |
C. | 轉運蛋白具有特異性識別功能 | |
D. | 蛋白質進入細胞核穿過2層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點以后,該群落中的灌木一定會全部被喬木取代 | |
B. | 圖中a-b階段,物種②種群密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
C. | 圖中b-c階段,物種②比物種①更能耐受強光環境 | |
D. | 圖中0-a階段,群落中不存在垂直分層現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④ | B. | ③④ | C. | ①③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3:1符合基因的分離規律 | |
B. | 雌雄配子不能隨機結合,產生了誤差 | |
C. | 藍眼基因與褐眼基因發生了干擾 | |
D. | 這對夫婦都含有藍眼的基因,在每胎生育中都有出現藍眼的可能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