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人體內環境與穩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漿細胞能夠特異性識別抗原
B.饑餓時,血液流經肝臟后血糖濃度會升高
C.寒冷環境下機體通過各種途徑減少散熱,使散熱量低于炎熱環境
D.腎小管細胞和下丘腦神經分泌細胞能夠選擇性表達抗利尿激素受體基因
【答案】B
【解析】解:A、漿細胞不能識別抗原,A錯誤;B、饑餓時,血液流經肝臟后,肝糖原分解補充血糖,因此血糖濃度會升高,B正確;
C、寒冷環境下外界溫度與體溫相差較大,其散熱量多于炎熱環境,C錯誤;
D、只有腎小管和集合管上有抗利尿激素的受體,因此只有腎小管細胞和集合管細胞能夠選擇性表達抗利尿激素受體基因,D錯誤.
故選:B.
1、人體體溫調節:(1)寒冷環境下:①增加產熱的途徑:骨骼肌戰栗、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分泌增加;②減少散熱的途徑:立毛肌收縮、皮膚血管收縮等.(2)炎熱環境下:主要通過增加散熱來維持體溫相對穩定,增加散熱的途徑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膚血管舒張.2、人體的水平衡調節過程:(1)當人體失水過多、飲水不足或吃的食物過咸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受到刺激→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腎小管、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減少.同時大腦皮層產生渴覺(主動飲水).(2)體內水過多時→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受到刺激→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減少→腎小管、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減少→尿量增加.3、血糖調節的具體過程: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研究赤霉素(GA)和脫落酸(ABA)在植物正常生長和鹽堿、干旱等逆境條件下生長所起的調控作用,研究者向野生型擬南芥中轉入基因E可使其細胞中GA含量降低(突變體),結果如圖。
(1)赤霉素(GA)和脫落酸(ABA)均為植物激素。它們是由植物體內產生,從產生部位運輸到作用部位,對生長發育有的微量(填“有機物”或“無機物”)。
(2)由圖1可知,一定濃度的鹽溶液處理和干旱處理后,擬南芥的存活率更高,由此可知,GA含量(填“高”或“低”)更有利于擬南芥在逆境中生長發育。
(3)由圖2可知,野生型擬南芥對ABA的敏感性(填“高于”或“低于”)突變體擬南芥,其原因是與野生型相比,突變體擬南芥中GA和ABA的含量分別是 __。
(4)綜合上述結果可推測,GA含量與擬南芥抵抗逆境生存能力有關,GA還可通過影響細胞中的ABA信號途徑調控植株生長狀態,所以在植物的生長發育和適應環境變化的過程中,各種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多種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是細菌細胞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衣藻細胞的結構示意圖.分析有關細胞的資料,回答問題.
(1)據圖1描述細菌細胞中DNA的分布狀況, .
(2)比較相同干質量的葉肉細胞、皮膚細胞和細菌細胞的磷脂數量,比例是8:5:1.為什么細菌細胞的磷脂含量會較少?
(3)圖1中4在基因工程中的作用是 .
(4)圖示細菌和衣藻能運動,與此相適應的結構是 . (填序號)
(5)與衣藻細胞相比,皮膚細胞不具有的細胞結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小組開展酵母菌培養實驗,如圖是搖瓶培養中酵母菌種群變化曲線.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培養初期,酵母菌因種內競爭強而生長緩慢
B.轉速150 r/min 時,預測種群增長曲線呈“S”型
C.該實驗中酵母計數應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
D.培養后期,酵母的呼吸場所由胞外轉為胞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突觸結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結構①為神經遞質與受體結合提供能量
B.當興奮傳導到③時,膜電位由內正外負變為內負外正
C.遞質經②的轉運和③的主動運輸釋放至突觸間隙
D.結構④膜電位的變化與其選擇透過性密切相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假如如圖是某生物體(2n=4)正常的細胞分裂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該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B.若染色體①有基因A,則④有基因A或a
C.若圖中的②表示X染色體,則③表示Y染色體
D.該細胞產生的子細胞中有2對同源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適宜的條件下,研碎高等綠色植物的葉肉細胞,放入離心管中并依次按如圖1處理,根據P1、P2、P3、P4中所含成分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可知從細胞中分離各種細胞器的方法是先將細胞破壞,再用 法獲得各種細胞器結構.
(2)圖中DNA含量最多的結構位于 ,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存在于 ,合成蛋白質的結構存在于 .(填寫S1~S4、P1~P4)
(3)若要在高倍鏡下觀察P3的棒狀結構,一般需要利用 進行染色處理.
(4)若圖2為該細胞模式圖的一部分,圖3中a~h為細胞器或細胞的某一結構(圖2中各結構放大比例不同),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a.若用龍膽紫染液對圖1中的細胞進行染色,則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現象是 .
b.如果圖1細胞是該植物的根毛細胞,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該細胞時圖2中哪些結構將肯定不能被觀察到?(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細胞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②③屬于生物膜系統
B.結構③能增大細胞膜的面積
C.⑤具有選擇透過性,而⑥具有全透性
D.細胞膜不同部位的化學成分和功能有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兩條曲線分別表示r對策兩類生物當年的種群數量(Nt)和一年后的種群數量(Nt+1)之間的關系,虛線線表示Nt+1=Nt . K對策物種的動態曲線有兩個平衡點,即穩定平衡點(S點)和絕滅點(X點),當物種數量高于X是,種群可以回升到S,但是種群數量一旦低于X就會走向絕滅,這正是很多瀕危動物所面臨的狀況.r對策物種只是一個穩定平衡點而沒有絕滅點,這正是人們消除有害生物的危害所面臨的狀況.請回答:
(1)當種群基數較少時,種群增長為負值的是對策;當種群基數較少時,種群會在短時間內快速增長的是對策,家鼠的壽命只有兩年.幾乎全年均可繁殖,種群數量每天可增加1.47%是對策.
(2)K對策生物的種群數量高于或低于(填S或X)點時.都會趨向該平衡點,因此種群通常能穩定在一定數量水平上,該數量水平被稱為
(3)若在食物和空間資源充裕的理想環境下,鼠的數量會出現圖乙中的曲線1的增長趨勢,此時需控制該曲線數學公式模型中的參數來有效控制鼠害.
(4)圖乙曲線Ⅱe點是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數量的蛇,緩解草原的鼠患,若投放的蛇因不適應當地草原的環境部分死亡,則圖中a的角度將會在調查草原鼠的種群時得到的結果是N只/km2 , 鼠的記憶力較強,由此推測該調查結果與真實結果相比(填“偏大”、“相等”或“偏小”)蛇與限通過吃與被吃調節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5)大熊貓屬于K對策生物,為了保護大型貓,最有效的措施是 , 它對推特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很重要,說明大熊貓有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