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種植物細胞和B種植物細胞的結構如下圖所示(僅顯示細胞核),將A、B兩種植物細胞去掉細胞壁后,誘導二者的原生質體融合,形成單核的雜種細胞,若經過組織培養后得到了雜種植株,則該雜種植株是 ( )
A.二倍體;基因型是DdYyRr
B.四倍體;基因型是DDddYyRr
C.四倍體;基因型是DdYyRr
D.六倍體;基因型是DdYyRr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遺傳信息及其傳遞的敘述,錯誤的是
A.HIV是逆轉錄RNA病毒,其遺傳信息的傳遞中存在有A—T的配對 |
B.乳酸菌中遺傳信息的傳遞都發生在生物大分子間 |
C.人體細胞中的遺傳物質在通過有性生殖傳遞給后代的過程中都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 |
D.基因控制性狀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實現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植物克隆技術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誘導某些植物的愈傷組織能使其直接發育成花芽 |
B.植物組織培養中通過調節營養物質的配比可以實現器官發生和形態建成 |
C.植物愈傷組織通過液體懸浮培養能分散成單細胞,這種單細胞能發育成胚狀體 |
D.通過大量培養特定細胞系,可以克隆出大量能產生重要次生代謝產物的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小麥種子萌發時會產生淀粉酶,將淀粉水解為麥芽糖、葡萄糖等。小麥種子萌發的最適溫度為30℃左右。取適量小麥種子在20℃和30℃培養箱中培養4天后,做如下處理:
在3支試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試劑并水浴加熱至50℃左右,搖勻后觀察試管中的顏色。結果是 ( )
A.甲呈藍色,乙呈磚紅色,丙呈無色 |
B.甲呈無色,乙呈磚紅色,丙呈藍色 |
C.甲、乙皆呈藍色,丙呈磚紅色 |
D.甲呈淺磚紅色,乙呈磚紅色,丙呈藍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有關細胞分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高等動物細胞的分化只發生在胚胎發育過程中 |
B.細胞分化過程中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 |
C.細胞分化使細胞數目和種類增多 |
D.經細胞分化后,細胞的全能性降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科學家發現種植轉抗除草劑基因作物后,附近許多與其親緣關系較近的野生植物也獲得了抗除草劑性狀。這些野生植物的抗性變異來源于 ( )
A.基因突變 | B.染色體數目變異 |
C.基因重組 | D.染色體結構變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遺傳病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后天性疾病都不是遺傳病 |
B.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變 |
C.貓叫綜合征是由于染色體結構變異引起的 |
D.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最好選取群體中發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多選題)如圖1表示制備固定化酵母細胞的有關操作,圖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細胞進行酒精發酵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剛溶化的海藻酸鈉應迅速與活化的酵母菌混合制備混合液 |
B.圖1中X溶液為CaCl2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鈉形成凝膠珠 |
C.圖2發酵過程中攪拌的目的是為了使培養液與酵母菌充分接觸 |
D.圖1中制備的凝膠珠用蒸餾水洗滌后再轉移到圖2裝置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