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條件下,將PCl3(g)和Cl2(g)充入體積不變的2L密閉容器中發生下述反應:
PCl3(g)+ Cl2(g) PCl5(g);5min末達到平衡,有關數據如右表。
PCl3(g) | Cl2(g) | PCl5(g) | |
初始濃度(molL—1) | 2.0 | 1.0 | 0 |
平衡濃度(molL—1) | C1 | C2 | 0.4 |
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若升高溫度,反應的平衡常數減小,則正反應為吸熱
B.反應5min內,v(PCl3)="0.08" molL-1min-1
C.當容器中為1.2mol時,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D.平衡后移走2.0mol PCl3和1.0mol Cl2,在相同條件下再達平衡時,c(PCl5)<0.2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Ⅰ)某化學反應AB+C在三種不同條件下進行,B、C的起始濃度為0,反應物A的濃度(mol/L)隨反應時間(min)的變化情況如下表所示,表中溫度為攝氏度(℃)。
實驗 序號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1 | 800 | 1.0 | 0.80 | 0.67 | 0.57 | 0.50 | 0.50 | 0.50 |
2 | 800 | 1.0 | 0.60 | 0.50 | 0.50 | 0.50 | 0.50 | 0.50 |
3 | 820 | 1.0 | 0.40 | 0.25 | 0.20 | 0.20 | 0.20 | 0.20 |
(1)該反應屬于__________反應(填“可逆”或“不可逆”)。
(2)在實驗1、2中,有一個實驗使用了催化劑。請你利用表中數據判斷實驗___(填1或2)使用了催化劑,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該實驗表明,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還有__________。
(II)下圖是1molNO2和1molCO反應生成1molCO2和1molNO過程中能量變化示意圖,請寫出NO2和CO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該反應的活化能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恒容條件下,反應:2SO2 (g) + O2 (g) 2SO3(g) ΔH =-QkJ·mol-1。在上述條件下分別充入的氣體和反應放出的熱量 ( Q>0 )如下表所列:
容器 | SO2 (mol) | O2(mol) | N2(mol) | Q(kJ·mol-1) |
甲 | 2 | 1 | 0 | Q1 |
乙 | 1 | 0.5 | 0 | Q2 |
丙 | 1 | 0.5 | 1 | Q3 |
根據以上數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在上述條件下反應生成lmol SO3固體放熱Q/2 kJ B. 2Q3 <2Q2=Q1<Q
C. Ql =2Q2= 2Q3 = Q D. 2Q2 = 2Q3 < Q1 < 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恒溫、恒壓下,1molA和nmolB在一個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A(g)+2B(g)2C(g),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生成amolC,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當n=2時,物質A、B的轉化率之比為1: 2
B. 起始時刻和達到平衡后容器中的壓強比為(1+n):(l+n-a/2)
C. 當v (A)正=2v (C)逆時,可斷定反應達到平衡
D. 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隨時間改變而改變,反應到達平衡狀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 - Q1 ;
2H2(g)+O2(g) →2H2O(g) ΔH== - Q2;
H2O(g) →H2O(l) ΔH== - Q3
常溫下,取體積比為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氣體112L(標準狀況下),經完全燃燒后恢復到常溫,則放出的熱量為
A.4Q1+0.5Q2B.4Q1+Q2+10Q3C.4Q1+2Q2D.4Q1+0.5Q2+9Q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1)①寫出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
②寫出甘氨酸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
(2)寫出苯和濃硝酸在濃H2SO4催化作用下,50~60℃時生成硝基苯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相對分子質量為58的烷烴,它可能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在模擬工業制備和提純硅時,利用氯氣、石英砂和碳粉等原料按以下裝置制備了SiCl4。已知SiCl4熔點-70°C,沸點57.6°C,遇水極易水解。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所用氯氣等原料必須預先干燥處理
B.兩通管中發生的化學反應為SiO2+C+2Cl2SiCl4+CO2
C.液體X的作用是液化SiCl4氣體,可以選擇冰水等作冷卻劑
D.若缺少固體Y的裝置,實驗時Z中可能會出現大量的白色煙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 mol中含有的碳碳雙鍵數為4NA
B.1 L 0.1mol/L NH4Cl溶液中含有NH的數目為0.1NA
C.6.2g白磷分子中含P-P鍵為0.2 NA
D.7.8gNa2O2和Na2S的固體混合物中含有的離子總數為0.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生欲探究FeSO4溶液與濃HNO3的反應。
該同學向盛有FeSO4溶液的試管中滴入數滴濃硝酸,并振蕩試管,預期現象為試管中會立即產生紅棕色氣體,溶液焰色逐漸變黃。但實際操作時觀察到液面上方氣體變化紅棕色,且試管中溶液顏色變為深棕色。
為了進一步探究溶液變為深棕色的原因,該同學進行如下實驗。
回答下列問題
(1)向FeSO4溶液和反應后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前者不變紅色,后者變紅,該現象的結論是________。
(2)該同學通過查閱資料,認為溶液的深棕色可能是NO2或NO與溶液中Fe2+或Fe3+發生反應而得到的。為此他利用如圖裝置(氣密性已檢驗,尾氣處理裝備略)進行探究。
Ⅰ.打開活塞a、關閉b,并使甲裝置中反應開始后,觀察到丙中溶液逐漸變為深棕色,而丁中溶液無明顯變化。
Ⅱ.打開活塞b、關閉a,一段時間后再停止甲中反應。
Ⅲ.為與Ⅰ中實驗進行對照重新更換丙、丁后,使甲中反應重復進行步驟Ⅰ實驗,觀察到的現象與步驟Ⅰ中相同。
①銅與足量濃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②裝置乙的試劑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驟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該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同學重新進行FeSO4溶液與濃HNO3的反應的實驗,觀察到了預期現象,其實驗操作是_________,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斷開1molCl(g)中Cl-Cl鍵需要吸收243kJ能量,根據能量變化示意圖,下列說法或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A.生成lmolH2(g)中的H-H鍵吸收436kJ能量B.H2(g)+Cl2(g)=2HCl(g) △H=-864kJ·mol-1
C.圖示此反應為吸熱反應D.HCl(g)=H2(g)+
Cl2(g) △H=92.5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