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鎂和鋁分別與等濃度等體積的過量稀硫酸反應,產生氣體的體積(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關于反應中鎂和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二者物質的量之比為3∶2
B. 二者質量之比為3∶2
C. 二者摩爾質量之比為2∶3
D. 二者消耗H2SO4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合歡醇廣泛應用于多種香型的香精中,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金合歡醇的同分異構體中不可能有芳香烴類
B.金合歡醇可發生加成反應、取代反應、氧化反應
C.金合歡醇分子的分子式為C15H26O
D.1 mol金合歡醇與足量Na反應生成0.5 mal氫氣,與足量NaHCO3溶液反應生成1 mol 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成語、古詩詞、諺語等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下列有關解讀錯誤的是
選項 | 傳統文化 | 化學角度解讀 |
A |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 “香”主要因為美酒含有酯類物質 |
B | “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 | 司南中“杓”的材質為Fe2O3 |
C | 三月打雷麥谷堆 | 在雷電作用下N2轉化成能被作物吸收的氮元素 |
D | 《本草經集注》記載“如握鹽雪不冰,強燒之,紫青煙起…云是真硝石也 | 利用物理方法(焰色反應)可以檢驗鈉鹽和鉀鹽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溶液X含有K+、Mg2+、Fe3+、Al3+、Fe2+、Cl-、CO32-、OH-、SiO32-、NO3-、SO42-中的幾種,已知該溶液中各離子物質的量濃度均為0.20mol·L-1(不考慮水的電離及離子的水解)。為確定該溶液中含有的離子,現進行了如下的操作: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無色氣體可能是NO和CO2的混合物
B.由步驟③可知,原溶液肯定存在Fe3+
C.溶液X中所含離子種類共有4種
D.另取100mL原溶液X,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灼燒至恒重,理論上得到的固體質量為2.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從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應: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與該反應在氧化還原反應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
A.2NaBr+Cl2=2NaCl+Br2
B.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
C.2H2S+SO2=2H2O+3S↓
D.C+H2OC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LiCoO2(鈷酸鋰)是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以某海水為原料制備鈷酸鋰的一種流程如下:
已知如下信息:①該海水中含濃度較大的LiCl,含少量MgCl2、CaCl2、MnCl2等。
②碳酸鋰的溶解度與溫度關系如圖所示。
③常溫下,幾種難溶物質的溶度積數據如下:
物質 | Li2CO3 | MgCO3 | CaCO3 | MnCO3 | Mg(OH)2 |
Ksp | 2.5×102 | 6.8×106 | 2.8×109 | 2.3×1011 | 6.0×1010 |
請回答下列問題:
(1)LiCoO2中鈷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__ ,濾渣1主要成分有MgCO3、Mg(OH)2、CaCO3和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2)調pH=5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沉鋰”包括過濾、洗滌等,宜用_____________(填“熱水”或“冷水”)洗滌Li2CO3。加入純堿的量與鋰回收率的關系如表所示:
序號 | n(Na2CO3)/n(LiCl) | 沉淀質量/g | 碳酸鋰含量/% | 鋰回收率/% |
① | 0.9∶1 | 10.09 | 92.36 | 77.67 |
② | 1.0∶1 | 0.97 | 90.19 | 82.46 |
③ | 1.1∶1 | 11.45 | 89.37 | 85.27 |
④ | 1.2∶1 | 12.14 | 84.82 | 85.45 |
從生產成本考慮,宜選擇_______________(填序號)方案投料。
(4) “除雜2”中調pH=13時c(Mg2)=_______________mol·L1。
(5) “合成”中采用高溫條件,放出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寫出“合成”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苯甲酸及其鈉鹽可用作乳膠、牙膏、果醬或其他食品的抑菌劑,也可廣泛應用于制藥和化工行業,某同學嘗試用甲苯的氧化反應制備苯甲酸。主要實驗裝置(回流攪拌裝置)如圖所示:
反應原理:
+2KMnO4→
+KOH+2MnO2↓+H2O
+HCl→
+KCl
實驗方法:將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置于三頸燒瓶中,在90℃時反應一段時間后,停止反應,按如圖流程分離出苯甲酸并回收未反應的甲苯。
(1)無色液體A的結構簡式為___,操作Ⅱ為___;
(2)如果濾液呈紫色,要先加飽和亞硫酸鉀溶液,過濾后再進行操作Ⅰ。加飽和亞硫酸鉀溶液的目的是___,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
(3)冷卻水應該從冷凝管___(填“a”或“b”)口流入;
(4)要由“水層”得到苯甲酸晶體,應進行下列操作,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填選項字母):
A.酸化 B.過濾 C.蒸發濃縮 D.冷卻結晶
(5)純度測定:稱取1.22g產品,配成100mL溶液,取其中25.00mL溶液,用KOH溶液進行滴定,消耗KOH的物質的量為2.40×10-3mol,則產品中苯甲酸的質量分數為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Ⅰ.某化學課外活動小組欲檢驗茶葉中鐵元素,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請回答:
(1)操作①的名稱是_____。
(2)加入6mol·L-1的鹽酸時為了加快鐵元素的浸出速度,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
(3)通過血紅色溶液不能說明茶葉中的鐵元素一定是+3價的,原因是______。
Ⅱ.乙酸乙酯廣泛用于藥物、染料、香料等工業,甲乙兩同學分別設計了如下裝置來制備乙酸乙酯,已知:乙酸乙酯的沸點為77.1℃,CH3CH2OHCH2=CH2↑+H2O
(1)甲裝置中右邊導管未插入溶液中的目的是 ______。
(2)實驗結束后分離出乙酸乙酯的操作是 ____,必須用到的玻璃儀器有____(選擇)。
A.燒杯 B.容量瓶 C.分液漏斗 D.蒸餾燒瓶
(3)乙裝置優于甲裝置的理由____________(寫兩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氮及其化合物是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究的問題,它們在工農業生產和生命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問題:
(一)已知① H2O(g)=H2O(1) △H=-44kJmol-1
②N2(g)+O2(g)2NO(g) △H=+180.5kJmol-1
③4NO(g)+6H2O(g)4NH3(g)+5O2(g) △H=+l025kJmol-1
寫出NH3(g)和O2(g)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N2(g)與液態水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二)工業合成氨的原理為:N2(g)+3H2(g)2NH3(g) △H =-92.4kJmol-1。合成時反應溫度控制在500℃,壓強是2×l07~5×l07Pa,鐵觸媒做催化劑。
(1)下列反應條件的控制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_________。
A.及時分離出NH3
B.使用鐵觸媒做催化劑
C.反應溫度控制在500℃左右
D.反應時壓強控制在2×l07~5×l07Pa
(2)一定溫度下,將1molN2和3molH2置于一恒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反應,一段時間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
A.單位時間內,有3mol H-H生成的同時又6md N-H斷裂,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B.N2和H2的物質的量之比保持不變時,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C.達到平衡狀態時,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變大
D.達到平衡狀態后,再充入2molNH3,重新達到平衡后,N2的體積分數變小
(三)如圖表示H2的轉化率與起始投料比(n(N2)∶n(H2))、壓強的變化關系,則與曲線Ⅰ、Ⅱ、Ⅲ對應的壓強P1、P2、P3 從高到低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測得B(X,60)點時N2的轉化率為50%,則X=________。
(四)一定溫度下,將lmolN2和3molH2置于一密閉容器中反應,測得平衡時容器的總壓為P,NH3的物質的量分數為20%,列式計算出此時的平衡常數Kp=________(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進行計算,分壓=總壓×體積分數,可不化簡)。
(五)以NO原料,通過電解的方法可以制備NH4NO3,其總反應是8NO+7H2O=3NH4NO3+2HNO3,寫出以惰性材料作電極的陽極反應式: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烴A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24:5,D與含NaOH的Cu(OH)2懸濁液在加熱條件下反應并得到磚紅色沉淀,F為具有濃郁香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狀液體,且RCl+NaOHROH+NaCl,其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請回答:
(1)E中官能團的名稱______。
(2)C→B的反應類型_______。
(3)D→E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4)H與NaOH溶液反應的方程式_______。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
A.工業上通過石油裂解可實現A→B+C
B.利用植物秸稈在一定條件下通過水解反應可以直接得到有機物G
C.可用Na2CO3溶液鑒別D、G
D.完全燃燒等物質的量的C、D、E消耗O2的量依次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