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某課外小組從初選后的方鉛礦(主要成分PbS,含少量黃銅礦(CuFeS2))中提取硫磺、銅、鉛的工藝流程:
已知:CuFeS2+4FeCl3=2S+5FeCl2+CuCl2 、PbS+2FeCl3=S+PbCl2+2FeCl2
(1)黃銅礦( CuFeS2 )中Fe元素的化合價為 ______ ,提高方鉛礦酸浸效率的措施有 ______ (寫出兩種方法即可)。
(2)過濾過程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 ______ ;單質A是 ______ ,在此工藝操作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有鉛和 ______ 。
(3)在酸性的FeCl2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______ 。
(4)PbSO4與PbS加熱條件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 。
將沉淀PbSO4與足量的碳酸鈉溶液混合,沉淀可轉化可轉化為PbCO3,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K= ______ 。(已知Ksp(PbSO4)=1.6×10-5,Ksp(PbCO3)=3.3×10-14)
(5)鉛蓄電池的電極材料分別是Pb和PbO2,電解質溶液為硫酸;鉛蓄電池充放電的總反應方程式為:PbO2+Pb+2H2SO42PbSO4+2H2O,充電時,鉛蓄電池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小組同學通過“FeSO4被HNO3氧化”的實驗,驗證Fe2+的還原性。
實驗一:驗證Fe2+的還原性
實驗操作 | 預測現象 | 實驗現象 |
向盛有2mLFeSO4溶液的試管中,滴入幾滴濃硝酸,振蕩 | 試管中產生紅棕色氣體,溶液變為黃色 | 試管中產生紅棕色氣體, 溶液變為深棕色 |
(1)紅棕色氣體是______________ (填化學式);
(2)實驗現象與預期不符,繼續進行實驗。取深棕色溶液于試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為血紅色,該現象說明____________。
實驗二:探究溶液變為深棕色的原因
〔資料與猜想〕查閱資料后猜想,可能是生成的NO2或者NO與溶液中的Fe2+或Fe3+反應,而使溶液變為深棕色。
〔實驗與探究〕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步驟及現象如下:(裝置的氣密性已檢驗,尾氣處理已略去)
ⅰ關閉c,打開a和b,通入N2,一段時間后關閉a;
ⅱ向甲中加入適量濃HNO3,一段時間后丙中溶液變為深棕色,丁中溶液無明顯變化;
ⅲ關閉b,打開c,更換丙、丁中的溶液(試劑不變);
ⅳ繼續向甲中加入濃HNO3,一段時間后觀察到了與ⅱ相同的實驗現象。
根據以上實驗步驟和實驗現象回答下列問題:
(3)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銅與濃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5)裝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6)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烴類化合物A,其蒸汽對氫氣的相對密度是42,紅外光譜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核磁共振氫譜表明分子中只有一種類型的氫。
(1)A的結構簡式為____,名稱為____。
(2)A中有多少碳原子處于同一平面____;
(3)已知A、B、C有如圖轉化關系:
則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___;反應的類型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乙烯是一種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結合以下合成路線,回答下列問題。
(1)乙烯的結構簡式是______,A(乙醇)所含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____。
(2)制備F(CH3-CH2Cl)有以下兩種方案:
方案一 乙烷和氯氣的取代反應 ;方案二 乙烯和氯化氫的加成反應
方案二優于方案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以乙烯為原料合成有機高分子化合物D(聚乙烯)的化學方程式為: 。
(4)以乙烯為原料可以合成一種有香味的物質E,實驗室可通過下圖所示裝置來實現,請寫出以下變化的化學方程式:
已知:B轉化為C的化學方程式為:2CH3CHO+O22CH3COOH
① A→B的化學方程: 。
② A+C→E的化學方程式: 。
(5)裝置中導管末端不能插入飽和碳酸鈉溶液中,是為了 。
(6)試管中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作用為:
(7)飽和碳酸鈉溶液的試管中可看到的實驗現象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14分)某酸性工業廢水中含有K2Cr2O7。光照下,草酸(H2C2O4)能將其中的Cr2O72-轉化為Cr3+。某課題組研究發現,少量鐵明礬[Al2Fe(SO4)4 ·4H2O]即可對該反應起催化作用。為進一步研究有關因素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探究如下:
(1)在25°C下,控制光照強度、廢水樣品初始濃度和催化劑用量相同,調節不同的初始pH和一定濃度草酸溶液用量,作對比實驗,完成以下實驗設計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實驗編號 | 初始pH | 廢水樣品體積/mL | 草酸溶液體積/mL | 蒸餾水體積/mL |
① | 4 | B= | 10 | 30 |
② | 5 | 60 | 10 | d= |
③ | a= | 60 | c= | 20 |
測得實驗①和②溶液中的Cr2O72-濃度隨時間變化關系如圖所示。
(2)上述反應后草酸被氧化為 (填化學式);
(3)實驗①和②的結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課題組對鐵明礬[Al2Fe(SO4)4 ·4H2O]中起催化作用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設,請你完成假設二和假設三:
假設一:Fe2+起催化作用;假設二: ;假設三: ;……
(5)請你設計實驗驗證上述假設一,完成下表中內容。(除了上述實驗提供的試劑外,可供選擇的藥品有K2SO4、FeSO4、K2SO4·Al2(SO4)3·24H2O、Al2(SO4)3等。(溶液中Cr2O72-的濃度可用儀器測定)
實驗方案(不要求寫具體操作過程) | 預期實驗結果和結論 |
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替實驗①中的鐵明礬,控制其他反應條件與實驗①相同,進行對比實驗 | 反應進行相同時間后, 若溶液中的Cr2O72-濃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假設一成立; 若溶液中的Cr2O72-濃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假設一不成立; |
(6)鐵明礬長期存放,其中的亞鐵離子可能會變質。為測定鐵明礬中亞鐵離子的質量分數。取5.6g鐵明礬晶體,將其配制為100ml的溶液,取出20ml置于錐形瓶中。用0.01mol/L的標準KMnO4溶液進行滴定(還原產物為Mn2+),平行做4組實驗,得出如下表數值。
組數 | 1 | 2 | 3 | 4 |
消耗V(KMnO4)/ml | 20.04 | 20.00 | 18.90 | 19.96 |
請計算鐵明礬中亞鐵離子的質量分數: 。若滴定結束后讀數時仰視,測定結果 (填“偏大”“不影響”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學生化學實驗小組,為驗證非金屬元素氟的氧化性強于硫和氮,設計了一套實驗裝置:(部分加持裝置已略去)
(1)寫出A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2)B中出現黃色渾濁現象,產生此現象的離子方程式 。
(3)試從原子結構角度解釋氯的氧化性大于硫的原因 。
(4)D中干燥管中出現的現象及化學方程式 。
(5)有同學認為D中的現象并不能說明氯的氧化性大于氮,需要在C之前加裝洗氣裝置,請畫出其裝置圖 (并注明盛裝試劑)。
(6)還有什么方法能證明氧化性Cl2>S,用一種相關事實說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用中和滴定法測定某燒堿樣品的純度.有以下步驟:
(1)配制待測液:用5.00g含有少量雜質(雜質不與鹽酸反應)的固體燒堿樣品配制1000mL溶液,除燒杯、膠頭滴管、玻璃棒外,還需要的玻璃儀器有 ______ 。
(2)滴定:
①盛裝0.1000molL-1鹽酸標準液應該使用 ______ 式滴定管,滴定時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______ 。
②有關數據記錄如下:
測定序號 | 待測溶液的體積/mL | 所耗鹽酸標準液的體積/mL | |
滴定前 | 滴定后 | ||
1 | 20.00 | 0.50 | 20.78 |
2 | 20.00 | 1.20 | 21.32 |
3 | 20.00 | 0.80 | 23.20 |
(3)計算:燒堿樣品的純度是 ______ 。
(4)誤差分析(選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①用蒸餾水沖洗錐形瓶,則會使測定結果 ______ ;
②讀數時,滴定前仰視,滴定后俯視,則會使測定結果 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面的反應路線及所給信息填空。
(1)A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 ;B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____。
(2)反應①的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反應②為_______________反應;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B在NaOH水溶液中加熱的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生成物官能團的名稱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有機物的分子式為C3H6O2, 其1H核磁共振譜如下圖,則該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 )
A. CH3COOCH3B. HCOOC2H5
C. CH3COCH2OHD. CH3CH(OH)CH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化學反應的產物不止一種的是( )
A. CH3CH2CH2Br在堿性溶液中水解
B. 甲苯在催化劑作用下與Cl2發生苯環上的取代反應
C. 與NaOH的醇溶液共熱反應
D. 在催化劑存在下與H2完全加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