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曲線表示其他條件一定時,反應2NO+O22NO2(正反應為放熱反應)達平衡時NO的轉化率與溫度的關系曲線,圖中標有a、b、c、d四點,其中表示未達到平衡狀態,且v(正)>v(逆)的點是()
A.a點B.b點C.c點D.d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溫度時在2L容器中X、Y、Z三種氣態物質的物質的量(n)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X+Y2Z
B.反應開始至2min,用Z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5mol·L﹣1·min﹣1
C.混合氣體的總質量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說明反應已達化學平衡狀態
D.平衡后X的轉化率為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條件下,在水溶液中1molCl-、ClO(x=1,2,3,4)的能量(kJ)相對大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a、b、c、d、e中,c最穩定
B.b→a+c反應的活化能為60kJ·mol-1
C.b→a+d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3ClO-(aq)=ClO(aq)+2Cl-(aq)△H=-116kJ·mol-1
D.e是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84消毒液”廣泛應用于殺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NaClO。實驗小組制備消毒液,并利用其性質探索制備碘水的方法。
資料:i.HClO的電離常數為Ka=4.7×10-8;
H2CO3的電離常數為K1=4.3×10-7、K2=5.6×10-11。
ii.碘的化合物主要以I-和IO3-的形式存在,IO3-+5I-+6H+=3I2+3H2O。
iii.碘單質能與I-反應:I2+I-I3-(I3-低濃度時顯黃色,高濃度時為棕色)。
Ⅰ.制備消毒液(夾持裝置略)
(1)制備NaClO消毒液的裝置是__________(填C或D)。
(2)制備完成后,向C裝置的溶液中添加NaOH、Na2SiO3等物質,得到與某品牌成份相同的消毒液,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NaOH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3)結合資料i,寫出D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消毒液的性質探究碘水的制備方法
將某品牌“84消毒液”稀釋10倍,各取100mL于三個燒杯中,設計如下實驗方案制備碘水:
方案 | 操作 | 現象 | 反應后加淀粉溶液 |
1 | 燒杯1溶液中加入9gKI固體 | 溶液為橙黃色 | …… |
2 | 燒杯2溶液中加入9gKI固體再加入1mo/L鹽酸10mL | 溶液顏色快速加深,呈紫紅色 | 變藍 |
3 | 燒杯3溶液中加入少量KI固體(小于0.5g) | 振蕩后溶液保持無色 | 不變藍 |
(4)對比不同方案的實驗現象,得出制取碘水的最佳方法要關注的因素是________。
(5)針對燒杯3“滴加淀粉溶液不變藍”的原因,提出兩種假設:
假設1:過量的NaClO將反應生成的I2氧化為IO3-。
設計實驗證實了假設1成立。NaClO氧化I2生成IO3-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假設2:生成的I2在堿性溶液中不能存在。
設計實驗a證實了假設2成立,實驗a的操作及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小組檢驗燒杯3所得溶液中含IO3-:取燒杯3所得無色溶液少許,加入稀硫酸酸化的KI溶液,反應后再滴加淀粉溶液,發現溶液變藍。該實驗方案能否證明燒杯3所得溶液中存在IO3-,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預測燒杯1反應后加淀粉溶液的實驗現象,結合方程式說明預測依據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2SO2(g)+O2(g)2SO3(g),已知反應過程中某一刻SO2、O2、SO3濃度分別為0.2mol/L、0.2mol/L、0.2mol/L,達到平衡時濃度可能是( )
A.SO2、O2分別為0.4mol/L、0.3mol/L
B.O2為0.05mol/L
C.SO2、SO3濃度均為0.15mol/L
D.SO2為0.24mol/L、SO3為0.16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反應包括A(g)→B(g)、B(g)→C(g)兩步反應,整個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步反應均為吸熱反應
B.1mol A(g)的總鍵能大于1mol C(g)的總鍵能
C.1mol C(g)與1mol A(g)的能量差為
D.反應A(g)→B(g)一定要加熱才能發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將4molA和2molB在2L的密閉容器內混合,并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如下反應:2A(s)+B(g)2C(g),若經2s后測得C的濃度為0.6mol·L-1,現有下列幾種說法:①用物質A表示的反應的平均速率為0.3mol·L-1·s-1②用物質B表示的反應的平均速率為0.6mol·L-1·s-1③2s時物質A的轉化率為30%④2s時物質B的濃度為0.7mol·L-1其中正確的是( )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二環[1,0,0]丁烷()是最簡單的橋環化合物。下列關于該化合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A. 該化合物的二溴代物有4種
B. 生成1molC4H10需要2molH2
C. 該化合物與1,3-丁二烯互為同分異構體
D. 該化合物中4個碳原子可能處于同一平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肼(H2NNH2)是一種高能燃料,有關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如下圖所示。已知斷裂1 mol化學鍵所需的能量(kJ):N≡N為942、O=O為500、N—N為154,則斷裂1 mol N—H鍵所需的能量(kJ)是:
A. 194 B. 391 C. 516 D. 6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