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有A、B、C三種元素,已知①4 g A元素的單質與水作用,在標準狀況下放出氫氣2.24 L,反應中有1.204×1023個電子發生轉移;②B元素可與A元素形成AB2型的離子化合物,且知A、B的離子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排布;③元素C的氣態氫化物可以與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發生非氧化還原反應生成鹽,1 mol該鹽含有42 mol電子。
根據以上信息填寫下列空白:
(1)元素符號:A:________, B:________,C:________。
(2)A元素的離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電子式表示AB2的形成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的氣態氫化物與B的氣態氫化物反應時有___________現象發生,生成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它屬于________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別代表某一化學元素。
(1)下列______(填寫編號)組元素的單質可能都是電的良導體。
①a、c、h ②b、g、k ③c、h、l ④d、e、f
(2)如果給核外電子足夠的能量,這些電子便會擺脫原子核的束縛而離去。核外電子離開該原子或離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兩大因素的影響:
a.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吸引力 b.形成穩定結構的傾向
下表是一些氣態原子失去核外不同電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鋰 | X | Y | |
失去第一個電子 | 519 | 502 | 580 |
失去第二個電子 | 7 296 | 4 570 | 1 820 |
失去第三個電子 | 11 799 | 6 920 | 2 750 |
失去第四個電子 | 9 550 | 11 600 |
①通過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數據分析,為什么鋰原子失去核外第二個電子時所需的能量要遠遠大于失去第一個電子所需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中X可能為以上13種元素中的________(填寫字母)元素。用元素符號表示X和j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_________。
③Y是周期表中的______族元素。
④以上13種元素中,______(填寫字母)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個電子所需要的能量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砷(As)是第四周期第VA族元素,它在自然界中的含量不高,但人類認識它、研究它的歷史卻很長。
(1)已知H3AsO3是兩性偏酸性的化合物,H3AsO3中As的化合價為_____,它與足量硫酸反應時生成鹽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Na2HAsO3溶液呈堿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該溶液中c(H2AsO3-) _____c(AsO33-)(填”>”、“<”或“=”)。
(2)砷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如雄黃As4S4、雌黃As2S3等)存在。
①工業上以雄黃為原料制備砷、鑒定砒霜(As2O3)的原理如下圖:
反應a產生的廢氣直接排放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是_______________,請寫出反應b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雌黃可被濃硝酸氧化為H3AsO4與S,硝酸被還原為NO2,反應中還原劑與氧化劑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
③向c(As3+)=0.01mol/L的工業廢水中加入FeS固體至砷完恰好完全除去(小于1×10-5mol/L),則此時c(Fe2+)=_____mol/L。(已知Ksp(As2S3)=1×10-22,Ksp(FeS)=6×10-18)
(3)某原電池裝置如右圖,電池總反應為AsO43-+2I-+H2OAsO33-+I2+2OH-。
當P池中溶液由無色變成藍色時,正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當電流計指針歸中后向Q池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則電子由_____(填“P”或“Q”)池流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現有鐵和銅組成的合金共a mol,其中銅的物質的量分數為x。將此合金研成粉末狀后全部投入含b mol硝酸的稀溶液中,微熱使其充分反應,硝酸的還原產物只有NO。
(1)用粒子符號填寫下列空白(列舉出全部可能出現的情況):
(2)當溶液中金屬離子只有Fe2+、Cu2+時,則b的取值范圍為 (用a、x表示)
(3)當x=0.5時,溶液中Fe3+和 Fe2+的物質的量相等,在標準狀況下共生成672毫升NO氣體,求a= ,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碳酸鈉的用途很廣,可用做冶金、紡織、漂染等工業的基本原料。請根據題意回答下列問題:
Ⅰ.世界最早工業生產碳酸鈉的方法是路布蘭(N.Leblanc)法。其流程如下:
(1)流程I的另一產物是____,流程Ⅱ的反應分步進行:a.
b.Na2S與石灰石發生復分解反應,總反應方程式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
Ⅱ.1862年,比利時人索爾維(ErnestSolvay)用氨堿法生產碳酸鈉。反應原理如下:
20℃時一些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g(100gH2O)
(2)氨堿法生成純堿的原料是____________,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有____________。
(3)飽和NaCl溶液通NH3和CO2能生成NaHCO3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我國化工專家侯德榜研究出聯合制堿法,其反應原理和氨堿法類似,但將制氨和制堿聯合,提高了原料利用率。
(4)生產中需向分離出NaHCO3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NaCl固體并通入NH3,在________(填溫度范圍)下析出________(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合成氨工業上常用下列方法制備H2:
方法①:C(s)+2H2O(g) CO2(g)+2H2(g)
方法②:CO(g)+H2O(g)CO2(g)+H2(g)
(1)已知①C(石墨)+O2(g)═CO2(g)△H=-394kJmol-1
②2C(石墨)+O2(g)═2CO2(g)△H=-222kJmol-1
③2H2(g)+O2(g)═2H2O(g)△H=-484kJmol-1
試計算25℃時由方法②制備1000gH2所放出的能量為______kJ。
(2)在一定的條件下,將C(s)和H2O(g)分別加入甲、乙兩個密閉容器,發生反應:C(s)+2H2O(g)CO2(g)+2H2(g)其相關數據如下表所示:
①T1______T2(填“>”、“=”或“<”);T1℃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______。
②乙容器中,當反應進行到1.5min時,H2O(g)的物質的量濃度范圍是______。
③在密閉恒容的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______。
A.V逆CO2)=2V正H2)
B.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C.c(H2O):c(CO2):c(H2)=2:1:2
D.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保持不變
④某同學為了研究反應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測得逆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
在t1、t3、t5、t7時反應都達了到平衡狀態,如果t2、t4、t6、t8時都只改變了一個反應條件,則t6時刻改變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t1到t8哪個時間段H2O(g)的平衡轉化率最低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CuSO4在活化閃鋅礦(主要成分是ZnS)方面有重要作用,主要是活化過程中生成CuS、Cu2S等一系列銅的硫化物活化組分。
(1)Cu2+基態的電子排布式可表示為 ;
(2)SO42-的空間構型為 (用文字描述);中心原子采用的軌道雜化方式是 ;寫出一種與SO42-互為等電子體的分子的化學式: ;
(3)向CuSO4 溶液中加入過量NaOH溶液可生成[Cu (OH)4 ]2-。不考慮空間構型,
[Cu(OH)4] 2-的結構可用示意圖表示為 ;
(4)資料顯示ZnS為難溶物,在活化過程中,CuSO4能轉化為CuS的原因是 。
(5)CuS比CuO的熔點 (填高或低),原因是 。
(6)閃鋅礦的主要成分ZnS,晶體結構如下圖所示,其晶胞邊長為540.0pm,密度為________(列式并計算),a位置S2-離子與b位置Zn2+離子之間的距離為______________pm(列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現有前四周期六種元素X、Y、Z、E、F、G,它們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除G外,其他五種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X、Y、E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實驗室常用燃料,也是一種家庭常見飲品的主要成分。取F的化合物做焰色反應實驗,其焰色呈黃色,G的單質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金屬,GE是黑色固體。G2E是紅色固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基態G原子電子排布式: ;Y、Z、E、F、G的第一電離能由小到大的順序為 (用元素符號表示)。
(2)X、Y、Z形成3原子分子M,每個原子價層電子均達到穩定結構。M分子的結構式為 。1molM含鍵數目為 。
(3)根據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VESPR)推測:ZE2—的立體構型為 ,YE32—的中心原子雜化類型為 。
(4)Y、E、Z分別與X形成的簡單化合物沸點由高到底的順序為 (用化學式表示) 。
(5)G晶胞結構如圖所示。已知立方體的棱長為apm,G 晶體密度為bg·cm-3,則阿伏加德羅常數NA= (用含a、b的代數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種處理污水的燃料電池模型如下圖所示。該電池工作時,只需把污水注入反應池,細菌就可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在此過程中釋放出電子、質子和乙。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B電極為正極
B. 氣體乙可能為CO2
C. O2在A電極得電子
D. 電池工作時,B電極附近的pH逐漸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青蒿素,是烴的含氧衍生物,為無色針狀晶體,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幾乎不溶,熔點為156~157℃,熱穩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瘧藥。已知:乙醚沸點為35℃。從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為基礎的,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藝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對青蒿進行干燥破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操作I需要的玻璃儀器主要有:燒杯、___________,操作Ⅱ的名稱是_________。
(3)操作Ⅲ的主要過程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加水溶解,蒸發濃縮、冷卻結晶
B.加95%的乙醇,濃縮、結晶、過濾
C.加入乙醚進行萃取分液
(4)用下列實驗裝置測定青蒿素分子式的方法如下:
將28.2g青蒿素樣品放在硬質玻璃管C中,緩緩通入空氣數分鐘后,再充分燃燒,精確測定裝置E和F實驗前后的質量,根據所測數據計算。
①裝置E中盛放的物質是____________,裝置F中盛放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
②該實驗裝置可能會產生誤差,造成測定含氧量偏低,改進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③用合理改進后的裝置進行試驗,稱得:
則測得青蒿素的最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5)某學生對青蒿素的性質進行探究。將青蒿素加入含有NaOH、酚酞的水溶液中,青蒿素的溶解量較小,加熱并攪拌,青蒿素的溶解量增大,且溶液紅色變淺,說明青蒿素與____________(填字母)具有相同的性質。
A.乙醇 B.乙酸 C.乙酸乙酯 D.葡萄糖
(6)某科研小組經多次提取青蒿素實驗認為用石油醚做溶劑較為適宜,實驗中通過控制其他實驗條件不變,來研究原料的粒度、提取時間和提取溫度對青蒿素提取速率的影響,其結果如下圖所示:
由上圖可知控制其他實驗條件不變,采用的最佳粒度、時間和溫度為_________。
A.80目、100分鐘、50℃ B.60目、120分鐘、50℃ C.60目、120分鐘、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