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人類文明貢獻巨大。下列兩篇古代文獻中都涉及到了KNO3。文獻①:《開寶本草》記載:(KNO3)所在山澤,冬月地上有霜,掃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煉而成”,文獻②《本草綱目》“火藥乃焰硝(KNO3)、硫黃、山木炭所合,以為烽燧餇諸藥者。”下列對其解釋不合理的是
A. 文獻①中提取KNO3利用了溶解、蒸發(fā)結晶的實驗過程
B. 用文獻①中方法制取KNO3是因為KNO3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
C. 文獻②中火藥的使用體現(xiàn)了硝酸鉀的氧化性
D. 文獻②中使用火藥的產物會污染環(huán)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同學將銅片加入稀硝酸,發(fā)現(xiàn)開始時反應非常慢,一段時間后反應速率明顯加快。該小組通過實驗探究其原因。請你和探究小組完成下列問題:
(1)提出合理假設。該實驗中反應速率明顯加快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反應放熱導致溫度升高 B.壓強增大
C.生成物的催化作用 D.反應物接觸面積增大
(2)初步探究測定實驗過程中不同時間溶液的溫度,結果如下表:
時間/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5 | 50 | 60 | 70 | 80 | |
溫度/℃ | 25 | 26 | 26 | 26 | 26 | 26 | 26.5 | 27 | 27 | 27 | 27 | |
根據(jù)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規(guī)律,結合實驗假設你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
(3)進一步探究。查閱文獻了解到化學反應的產物(含中間產物)可能對反應有催化作用。為此,請你完成以下實驗設計(將表格和實驗目的補充完整):
實 驗 編 號 | 銅 片 質量/g | 0.1mol·L-1 硝酸/mL | 硝酸銅 溶液/mL | 亞硝酸鈉 溶液/mL | 水的體積 /mL | 實驗目的 |
① | 5 | 20 | 0 | 0 | ___ | 實驗①和②探究_________對驗的影響;實驗①和③探究亞硝酸根 的影響。 |
② | 5 | 20 | 0.5 | 0 | 0 | |
③ | 5 | 20 | ____ | ____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針對哥本哈根氣候會議所倡導的“低碳經濟”節(jié)能減排課題。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提出如下方案,你認為不符合課題要求的是( )
①利用風力發(fā)電制氫燃料; ②利用潮汐能發(fā)電; ③大力建設火電廠; ④用節(jié)能燈代替白熾燈; ⑤利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⑥提倡人們購物時不用塑料袋; ⑦提倡每家使用小排量汽車,取消公共汽車等大排量車;⑧盡量使用含碳量低的產品;
A. ⑥⑧ B. ③④⑦ C. ③④⑤⑥ D. ③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FeCl3溶液吸收H2S的原理:2Fe3++H2S→2Fe2++2H++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H2S作氧化劑 B. 還原性:H2S > Fe2+
C. Fe3+ 發(fā)生氧化反應 D. 每消耗1mol H2S時轉移4NA個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①用試管夾夾持試管時,試管夾從試管底部往上套,夾在試管的中上部
②給盛有液體的體積超過1/3容積的試管加熱
③將試管平放,用紙槽往試管里送入固體粉末后,然后豎立試管
④取用放在細口瓶中的液體時,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傾倒液體時,瓶上的標簽對著地面
⑤將燒瓶放在桌上,用力塞緊塞子
⑥用坩堝鉗夾取加熱后的蒸發(fā)皿
⑦將滴管垂直伸進試管內滴加液體
⑧稀釋濃硫酸時,把水迅速倒入盛有濃硫酸的量筒中
⑨檢驗裝置的氣密性時,把導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容器的外壁或用灑精燈微熱
A. ①③⑥⑨ B. ①③④⑥⑨ C. ①③④⑥⑦⑨ D. ③④⑥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I.人類生活離不開化學,擁有化學知識可提高人類生活質量。
(1)有下列三種生活中常見物質:①食鹽、②西紅柿、③青霉素,按要求填空(填序號):
①可作調味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作抗生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富含維生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下列三種與環(huán)境有關的物質:①SO2、②HCHO(甲醛)、③氟利昂。請按要求填空(填序號)。
①可造成酸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某些裝修材料造成居室污染的主要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破壞臭氧層的主要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中國的高鐵技術居于國際領先地位。
(1)高鐵信息傳輸系統(tǒng)中使用了光導纖維。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選項的字母)。
A.銅 B.石墨 C.硅 D.二氧化硅
(2)高鐵軌道建設鋪設的鐵軌屬于_________(填“鐵合金”或“單質鐵)。
(3)硫酸工廠周邊廢棄的鐵軌易生銹,是因為形成許多微小的原電池,其中負極材料是___________;正極的電極反應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物質含少量雜質,除去這些雜質應選用的試劑或操作方法正確的是( )
序號 | 物質 | 雜質 | 除雜應選用的試劑或操作方法 |
① | KNO3溶液 | KOH | 加入FeCl3溶液,并過濾 |
② | FeSO4溶液 | CuSO4 | 加入過量鐵粉,并過濾 |
③ | H2 | CO2 | 通過盛NaOH溶液的洗氣瓶,再通過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 |
④ | NaNO3固體 | CaCO3 | 溶解、過濾、蒸發(fā)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實驗在化學學習中具有重要作用。
(1)下列關于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
A.不慎碰翻燃著的酒精燈使酒精在桌面上燃燒起來,應立即用濕抹布滅火
B.先在天平兩個托盤上各放一張相同質量的紙,再把氫氧化鈉固體放在紙上稱
C.分液時,分液漏斗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D..使用分液漏斗前要檢查其是否漏水
E.用蒸發(fā)方法使NaCl從溶液中析出時,應將蒸發(fā)皿中NaCl溶液中的水全部加熱蒸干
(2)可用于分離或提純物質的方法有:a.過濾;b.結晶;c.蒸餾;d. 萃取e.分液
請將相應分離提純物質方法的序號填入空白處:
①除去澄清石灰水中懸浮的CaCO3顆粒:________。
②用四氯化碳提取碘水中的碘單質________。
③分離酒精和水的混合物:________。
④分離水和CCl4的混合物:________。
⑤分離NaCl和KNO3的混合物: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有以下四種物質:A:Si B:Na2Si O3 C:Ca (ClO )2 D: KAl( SO4)2·12H2O。
請根據(jù)題意選擇恰當?shù)倪x項,并用選項的字母填空
(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于制備硅膠和木材防火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于制計算機芯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用于作凈水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新切開的蘋果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表面會變黃,最終變成褐色,這種現(xiàn)象在食品科學上通常稱為“褐變”.關于蘋果褐變的原因有以下兩種說法:
A.蘋果中的Fe2+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了Fe3+
B.蘋果中的酚類物質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了
究竟哪種說法正確,某小組同學通過實驗進行了探究.
實驗用品:蘋果、濃度均為0.1molL﹣1的鹽酸、NaHCO3溶液、Na2SO3溶液,KSCN溶液,去氧蒸餾水.
(1)探究1: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結論 |
在“褐變”后的蘋果上滴上2~3滴____溶液. | ______________. | 說法A不正確 |
(2)探究2:
【查閱文獻】
Ⅰ.蘋果中含有多種酚和酚氧化酶,蘋果中酚氧化酶的活性溫度為35℃左右、活性pH約為5.5﹣7.5.
Ⅱ.酚類物質遇FeCl3溶液常發(fā)生顯色反應而呈現(xiàn)一定顏色,如苯酚顯紫色,對苯二酚顯綠色,甲基苯酚顯藍色.
該小組將剛削皮的蘋果切成七塊,分別進行如下實驗.請?zhí)顚懴卤碇邢鄳慕Y論:
序號 | 實驗步驟 | 現(xiàn)象 | 結論 |
① | 在一塊上滴加2~3滴FeCl3溶液 | 表面變?yōu)榫G色 | __________. |
② | 再取兩塊,一塊放置于空氣中,另一塊迅速浸入經過去氧的蒸餾水中. | 前者表面逐漸褐變,后者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無明顯變化. | 蘋果褐變與____有關 |
③ | 另兩塊分別立刻放入沸水和0.1molL﹣1鹽酸中浸泡2min后取出,置于空氣中. | 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兩塊均無明顯變化. | 蘋果褐變與酚氧化酶的活性有關 |
④ | 最后兩塊分別立刻放入濃度均為0.1molL﹣1的NaHCO3和Na2SO3溶液里浸泡2min后取出,置于空氣中. | 前者經過一段時間表面逐漸褐變,后者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無明顯變化. | 亞硫酸鈉溶液能阻止蘋果褐變 |
(3)問題分析:
Ⅰ、常溫下,濃度均為0.1molL﹣1NaHCO3溶液略顯堿性,而NaHSO3溶液卻略顯酸性.NaHSO3溶液略顯酸性是因為______________.
Ⅱ、0.1molL﹣1的NaHCO3溶液和Na2SO3溶液的pH相近,Na2SO3溶液卻能阻止蘋果褐變,結合離子方程式分析原因:____________.
Ⅲ、對探究2中的試驗③所得結論作進一步解釋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