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進行Mg(OH)2沉淀溶解和生成的實驗探究。
【查閱資料】25℃時,Ksp[Mg(OH)2] = l. 8×10-11,Ksp[Fe(OH)3] = 4.0×10-38。
【實驗探究】向2支均盛有1 mL 0. 1 mol/L MgCl2溶液的試管中分別加入2滴2 mol/L的NaOH溶液,制得等量Mg(OH)2沉淀。
(1)分別向兩支試管中加入不同試劑,記錄實驗現象如下表:
試管編號 | 加入試劑 | 實驗現象 |
I | 2 滴0.1mol/L 的FeCl3溶液 | ①_______________ |
Ⅱ | 4 mL2 mol/L的NH4C1溶液 | ②_______________ |
(2)測得試管I中所得混合液的pH = 6,則溶液中c(Fe3+)=________________。
(3)同學們猜想實驗Ⅱ中沉淀溶解的主要原因有兩種:
猜想1:NH4+結合Mg(OH)2電離出的OH-,使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動;
猜想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為驗證猜想,同學們取少量相同質量的氫氧化鎂盛放在兩支試管中,一支試管中加人醋酸銨溶液(pH=7),另一支試管中加入NH4C1和氨水混合液(pH = 8),兩者沉淀均溶解。
①實驗證明猜想正確的是___________ (填“1”或“2”)
②驗證猜想時,設計實驗向氫氧化鎂沉淀中加NH4Cl和氨水混合液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正常人胃液的pH在0.3~1.2之間,胃酸(一般以鹽酸表示)多了需要治療。某些用以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中含MgCO3、NaHCO3,也有用酒石酸鈉來治療的。這說明
A.碳酸、酒石酸都不是強酸
B.對人而言,酒石酸是必需的營養品
C.MgCO3、NaHCO3與胃酸作用產生CO2,在服藥后有喝汽水的舒服感
D.酒石酸鈉水解顯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Na2FeO4是一種高效多功能水處理劑。一種制備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如下: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Na2O2在上述反應中只作氧化劑
B. 氧化產物只有Na2FeO4
C. Na2FeO4處理水時,既能殺菌,又能在處理水時產生膠體凈水
D. 2 mol FeSO4發生反應時,共有8 mol電子發生轉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化學知識。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索開”,其中的“火樹銀花”涉及到焰色反應
B. 中國古人利用明礬溶液的酸性清除銅鏡表面的銅銹,其中涉及到鹽類的水解
C. 《天工開物》中有“至于礬現五色之形,硫為群石之將,皆變化于烈火”,其中的礬指的是金屬硫化物
D. 中國藍是古代人工合成的藍色化合物,其化學式為BaCuSi4O10,可改寫成BaO·CuO·4Si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班同學用如下實驗探究Fe2+、Fe3+的性質;卮鹣铝袉栴}:
(1)分別取一定量氯化鐵、氯化亞鐵固體,均配制成0.1molL1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鐵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組同學取2mLFeCl2溶液,加入幾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說明Cl2可將Fe2+氧化.FeCl2溶液與氯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組同學認為甲組的實驗不夠嚴謹,該組同學在2mL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幾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丙組同學取10mL0.1molL1KI溶液,加入6mL0.1molL1FeCl3溶液混合。分別取2mL此溶液于3支試管中進行如下實驗:
①第一支試管中加入1mLCCl4充分振蕩、靜置,CCl4層顯紫色;
②第二支試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
第三支試管中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藍色沉淀;
實驗檢驗的離子是___________(填離子符號);
實驗①和②說明:在I過量的情況下,溶液中仍含有___________(填離子符號),由此可以證明該氧化還原反應為______________(填“可逆反應”或“不可逆反應”).
(5)丁組同學向盛有H2O2溶液的試管中滴加幾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變成棕黃色,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時間后,溶液中有氣泡出現,并放熱,隨后有紅褐色沉淀生成;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_;生成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平衡移動的原理解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制備(NH4)2Fe(SO4)2·6H2O的實驗中,需對過濾出產品的母液(pH<l)進行處理。常溫下,分別取母液并向其中加入指定物質,反應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組離子正確的是()
A. 通入過量Cl2:Fe2+、H+、NH4+、Cl-、SO42-
B. 加入過量NaClO溶液:NH4+、Fe2+、H+、SO42-、ClO-
C. 加入過量NaOH溶液:Na+、Fe2+、NH4+、SO42-、OH-
D. 加入過量NaClO溶液:Na+、SO42-、Cl-、Cl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10分)“溫室效應”是全球關注的環境問題之一,科學家們一直致力于CO2的“組合轉化”技術研究。例如將CO2和H2以1:4或1:3的比例混合,在適當條件下反應,生成H2O的同時可分別獲得重要的氣態能源物質A和對植物生長有調節作用的有機物B。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生成A的化學方程式: (不必寫反應條件)
(2)某小組做了如下三組對照實驗來證實有機物B對植物生長的調節作用。
實驗I:集氣瓶中放青色、未熟的水果,在空氣中蓋上玻璃片。
實驗II: 集氣瓶中放青色、未熟的水果,通入一定量的有機物B.
實驗III:集氣瓶中放青色、未熟的水果,瓶底放少量KMnO4 固體。
該三組實驗中,水果成熟的先后順序為 。
(3)A分子的空間構型為 ,B分子中有 個原子共面。
(4)試推測丙烯(CH2=CH-CH3)的結構或性質,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填字母)
a.丙烯分子中三個碳原子在同一直線上
b.丙烯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c.丙烯可使溴水褪色
d.丙烯能發生加成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中有一未知濃度的稀鹽酸,某同學在實驗室中進行實驗測定鹽酸的濃度。請完成下列填空:
(1)配制100 mL 0.10 mol/L NaOH標準溶液。
①主要操作步驟:計算―→稱量―→溶解―→___________(冷卻后)―→洗滌(并將洗滌液移入容量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試劑瓶中,貼上標簽。
②稱量___________g NaOH固體所需儀器有:天平(帶砝碼、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20.00 mL待測鹽酸放入錐形瓶中,并滴加 2~3 滴酚酞作指示劑,用配制的標準液NaOH溶液進行滴定。重復上述滴定操作2~3次,記錄數據如下:
實驗編號 | NaOH溶液的濃度( mol/L ) | 滴定完成時,滴入NaOH溶液的體積( mL ) | 待測鹽酸的體積( mL ) |
1 | 0.10 | 22.62 | 20.00 |
2 | 0.10 | 22.72 | 20.00 |
3 | 0.10 | 22.80 | 20.00 |
①滴定達到終點的標志是________。
②根據上述數據,可計算出該鹽酸的濃度約為___________(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③在上述實驗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確)會造成測定結果偏高的有________________。
A.滴定終點讀數時俯視讀數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測鹽酸潤洗
C.錐形瓶水洗后未干燥D.堿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氣泡,滴定后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離不開化學。下列對生活中各種物質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A. 普通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級脂肪酸鈉鹽
B. “皮革奶粉”含有大量有毒物質,不能食用
C. 沾有血跡的衣物要用熱水和加酶洗衣粉浸泡
D. 利用氫化反應將液態植物油轉變為固態脂肪的過程發生的是還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事實中不能證明CH3COOH是弱電解質的是
①常溫下某CH3COONa溶液的pH=8
②用CH3COOH溶液做導電實驗,燈泡很暗
③等pH等體積的鹽酸、CH3COOH溶液和足量鋅反應,CH3COOH放出的氫氣較多
④0.1 mol·L-1 CH3COOH溶液的pH=2.1
⑤CH3COONa和H3PO4反應,生成CH3COOH
⑥0.1 mol·L-1的CH3COOH溶液稀釋100倍,pH<3
A. ② B. ②⑤ C. ①③⑤ D. 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