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婁底市等五校高一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根據下列反應判斷有關物質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H2SO3+I2+H2O=2HI+H2SO4;
2FeCl3+2HI=2FeCl2+2HCl+I2;
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H2SO3>I->Fe2+>NO B.I->Fe2+>H2SO3>NO
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婁底市等五校高一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若取等質量的鋁粉分別與足量的稀鹽酸和NaOH溶液反應,所得氫氣的體積在同樣條件下相比( )
A.與酸反應產生氫氣多 B.與堿反應產生氫氣多
C.一樣多 D.不知道鋁粉的質量,無法比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婁底市等五校高一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體積相同的兩份營養液,其配方如下:
KCl | K | ZnSO4 | ZnCl2 | |
第一份 | 0.3 mol | 0.2 mol | 0.1 mol | —— |
第二份 | 0.1 mol | 0.3 mol | —— | 0.1 mol |
兩份營養液中各離子濃度( )
A.完全不同 B.完全相同 C.僅c(K+)相同 D.僅c(Cl-)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婁底市等五校高一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分析離子反應xR2++yH++O2=mR3++nH2O,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n=2,H2O是氧化產物
B.x=y=m=4
C.該反應中R2+得到電子,被氧化為R3+
D.任何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失電子總數都等于還原劑得電子總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婁底市等五校高一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狀態的物質,既能導電又屬于電解質的是( )
A.液態氯化氫 B.NaCl晶體 C.熔融的KNO3 D.Cu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婁底市等五校高一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m g含氧化鐵、氧化銅或氧化亞鐵的樣品投入到2L物質的量濃度為1mol/L的鹽酸中恰好完全反應,若向等質量的該樣品中通入足量的氫氣并加熱,充分反應后所得金屬的質量是( )
A.(m﹣16)g B.(m+16)g C.(m﹣32)g D.1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婁底市等五校高一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用于分離或提純物質的方法有:A.蒸餾(分餾) B.蒸發 C.萃取 D.過濾 E.重結晶 F.分液。下列各組混合物的分離或提純應選用上述哪一種方法最合適?(填標號)
(1)除去Ca(OH)2溶液中懸浮的CaCO3顆粒( )
(2)分離四氯化碳與水的混合物( )
(3)分離汽油和煤油( )
(4)分離碘水中的碘單質( )
⑸提純氯化鈉和硝酸鉀混合物中的硝酸鉀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婁底市等五校高一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CO2和NO兩種氣體,兩者的物質的量的比為_________,密度之比為___________,質子數之比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婁底市等五校高一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近年來,我國儲氫碳管研究獲得重大進展,電弧法合成碳納米管,長伴有大量物質—碳納米顆粒,這種碳納米顆?捎醚趸瘹饣ㄌ峒,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C+______K2Cr2O7+______H2SO4(稀) — _____CO2↑+_____K2SO4+ ______ Cr2(SO4)3+ ______H2O
(1)完成并配平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此反應的氧化劑是________,氧化產物是__________。
(3)標出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4)上述反應若產生11g氣體物質,則轉移電子的數目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婁底市等五校高一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儀器中,在配制稀鹽酸時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還缺少的儀器是______________(填儀器名稱)。
(2)計算:所需濃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量取濃鹽酸的體積為_________mL。量取濃鹽酸時應選用量筒的規格為___________。
①10 mL ②50 mL ③100 mL
(3)將所配制的稀鹽酸進行測定,發現濃度大于0.8mol/L。請你分析配制過程中可能引起濃度偏高的原因(答出兩點)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