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操作和現象 | 結論 | |
A | 切開金屬鈉,鈉表面的銀白色會逐漸褪去 | Na在空氣中會生成Na2O2 |
B |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稀HCl,若白色沉淀不溶解 | 原溶液中一定含SO42- |
C | 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和KSCN溶液,變成紅色 | 溶液中有Fe3+生成 |
D | 將FeCl2溶液滴加到少許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 | FeCl2具有漂白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5:2 | B. | 2:5 | C. | 3:1 | D. | 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裝置①:用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制NH3 | B. | 裝置②:收集NO氣體 | ||
C. | 裝置③:用鋅粒和稀硫酸制H2 | D. | 裝置④: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已知事實 | 推論 | |
A | 氯乙烷能發生消去反應 | 所有的鹵代烴都能發生消去反應 |
B | 乙烯分子內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 丙烯分子內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
C | 乙烯在空氣中燃燒有黑煙 | 苯在空氣中燃燒產生的煙更濃 |
D | 烷烴的含碳量隨碳原子數的增大而增大 | 炔烴的含碳量隨碳原子數的增大而增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定濃度的氨水加水稀釋的過程中,c(NH4+)/c(NH3•H2O)的比值減小 | |
B. | 濃度均為0.1 mol•L-1的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c(CO32-)<c(HCO3-),且3c(Na+)=2[c(CO32-)+c(HCO3-)+c(H2CO3)] | |
C. | 0.2 mol•L-1的醋酸(CH3COOH)溶液與0.1 mol•L-1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c(CH3COO-)+2 c(OH-)=c(CH3COOH)+2c(H+) | |
D. | 常溫下,已知:Ksp(AgCl)=1.8×10-10,Ksp(Ag2Cr2O4)=2.0×10-12,則Ag2CrO4懸濁液中的c(Ag+)一定小于AgCl懸濁液中的c(A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5種 | B. | 6種 | C. | 7種 | D. | 8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烯可以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 因此可以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除去乙烷中的乙稀 | |
B. | 溴乙烷可以通過乙稀與溴化氫加成得到 也可以通過乙烷與溴發生取代反應制備 | |
C. | 區分甲苯和苯可以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也可以用溴水 | |
D. | 鑒別己烯是否混有少量甲苯 正確的實驗方法是可以加足量溴水 然后再加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定條件下,Cl2可在甲苯的苯環或側鏈上發生取代反應 | |
B. | 乙烷和丙烯的物質的量共1 mol,完全燃燒生成3 mol H2O | |
C. | 用水可區分苯和溴苯 | |
D. | 結構如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