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4年化學高考總復習單元檢測 第十、十一章有機、實驗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品牌消毒液包裝說明的部分內容摘錄如下:主要有效成分為次氯酸鈉,有效氯含量8 000 mg/L~10 000 mg/L。可用于各類家居用品、餐具、棉織衣物等的消毒,對彩色織物可能有褪色作用。切勿用于絲綢、毛、尼龍、皮革、油漆表面,勿用于鋁、銅、碳鋼制品。本品須密封,置陰涼暗處保存。請完成以下實驗探究過程:
(一)閱讀材料,獲取信息
(1)推測該消毒液的酸堿性:________,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
(2)該消毒液還具有的化學性質是_____性和_____性。
(3)從該消毒液的保存要求分析,導致其失效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
(二)確定要研究的問題
該消毒液對碳鋼制品是否有腐蝕作用?
(三)設計方案,實施探究
用燒杯取少量樣品,將一根光亮的鐵釘放入燒杯,浸泡一段時間。對可能產生的現象有如下假設:假設①:有明顯現象;假設②:無明顯現象。
(4)基于假設①,結論是鐵釘被腐蝕,預期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
(5)基于假設②,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年化學高考總復習單元檢測 第十、十一章有機、實驗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設計了以下流程來檢驗碳酸鈉粉末中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鈉和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兩種雜質。
(1)步驟1所需玻璃儀器是______;步驟3的操作名稱是______。
(2)對檢驗碳酸鈉粉末中可能含有的雜質提出合理假設:
假設1:只含有氯化鈉;
假設2:只含有___________;
假設3:氯化鈉和氫氧化鈉都含有。
(3)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
限選以下試劑:氯化鋇溶液、硝酸鋇溶液、酚酞試液、稀硝酸、稀鹽酸、稀硫酸、硝酸銀溶液。回答下列問題:
①加入過量試劑A的名稱是______。
②填寫下表:
實驗步驟 | 預期現象和結論 |
步驟4: |
|
步驟5: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年化學高考總復習單元檢測 第十、十一章有機、實驗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已知Fe2O3與H2反應會因溫度不同而可能有Fe3O4生成。某化學興趣小組在用H2還原Fe2O3的實驗中,用磁鐵吸出生成的黑色粉末X。為探究X的組成,他們進行了如下實驗:
(1)甲同學認為黑色粉末X能被磁鐵吸附,因此X是鐵。但乙同學不同意他的結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學先將少量黑色粉末X加入裝有足量硫酸銅溶液的燒杯中,振蕩,固體部分溶解,有極少量紅色物質析出,過濾;然后向濾渣中加入鹽酸,再滴加幾滴KSCN溶液,溶液出現紅色。通過現象分析,丙同學得出X的組成是Fe和Fe3O4。
①滴加KSCN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將粉末X直接加入鹽酸中,再加KSCN溶液,溶液不出現紅色,則不出現紅色的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
(3)丁同學的實驗方案:
①操作Z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過以上數據,得出2.88 g黑色粉末X中各成分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年化學高考總復習單元檢測 第十、十一章有機、實驗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CaCO3廣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大理石主要成分為CaCO3,另外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如FeS等)。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備CO2氣體。下列裝置可用于CO2氣體的提純和干燥。
完成下列填空:
(1)用濃鹽酸配制1∶1(體積比)的稀鹽酸(約6 mol·L-1),應選用的儀器是_____。
a.燒杯 b.玻璃棒 c.量筒 d.容量瓶
(2)上述裝置中,A是_____溶液,NaHCO3溶液可以吸收_____。
(3)上述裝置中,B物質是_____。把這個實驗得到的氣體收集起來,用來測定CO2的分子量,如果B物質失效,測定結果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響”)。
(4)一次性飯盒中石蠟(高級烷烴)和CaCO3在食物中的溶出量是評價飯盒質量的指標之一,測定溶出量的主要實驗步驟設計如下:
剪碎、稱重→浸泡溶解→過濾→殘渣烘干→冷卻、稱重→恒重,為了將石蠟溶出,應選用的試劑是_____,碳酸鈣溶出,應選用的試劑是_____。
a.氯化鈉溶液 b.稀醋酸
c.稀硫酸 d.正己烷
(5)在溶出量測定實驗中,為了獲得石蠟和碳酸鈣的最大溶出量,應先溶出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年化學高考總復習單元檢測 第四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與生活、社會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利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B.綠色化學的核心是應用化學原理對環境污染進行治理
C.為防止電池中的重金屬等污染土壤和水體,應積極開發廢電池的綜合利用技術
D.提倡人們購物時不用塑料袋,是為了防止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年化學高考總復習單元檢測 第四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許多國家十分重視海水資源的綜合利用。下列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能夠從海水中獲得的物質是( )
A.氯、溴、碘 B.食鹽、淡水 C.燒堿、氫氣 D.鈉、鎂、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年化學高考總復習單元檢測 第四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二氧化硅(SiO2)又稱硅石,是制備硅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原料(如圖)。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
A.SiO2屬于兩性氧化物
B.盛放Na2CO3溶液的試劑瓶不能用玻璃塞
C.硅膠吸水后不能重復再利用
D.圖中所示的轉化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年化學高考總復習單元檢測 第四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氯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氯氣的水溶液能導電,所以氯氣是電解質
B.干燥的氯氣無漂白性,液氯具有極強的漂白性
C.氯氣能使品紅溶液褪色,且受熱后溶液的紅色不能恢復
D.可用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來鑒別氯氣中是否含有氯化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年化學高考總復習單元檢測 第四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對于硝酸的認識中不正確的是( )
A.濃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銅與硝酸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C.金屬與HNO3反應一般不產生氫氣
D.可用鐵或鋁制品盛裝濃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年化學高考總復習單元檢測 第四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硫及其化合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火山噴發產生的火山灰中不可能含有SO3氣體
B.等物質的量的SO2與Cl2同時通入水中,所得溶液的漂白性增強、pH減小
C.BaSO3能夠溶于稀鹽酸,所以可以用Ba(NO3)2溶液、稀鹽酸鑒別SO2和SO3
D.一定條件下,鐵粉與硫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溶液反應,可以得到兩種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