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4年高中化學二輪創新訓練上專題9常見金屬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A、B、D、E均為中學化學常見單質或化合物,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部分產物略去,Fe能與足量稀HNO3反應生成Fe(NO3)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A、B、D可能是鈉及其化合物
B.A、B、D可能是鐵及其化合物
C.A、B、D可能是鋁及其化合物
D.A、B、D不可能是非金屬及其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年高中化學二輪創新訓練上專題9常見金屬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下列轉化關系中,X、Y是生活中用途廣泛的兩種金屬單質,A、B是氧化物,A呈紅棕色,C、D、E是中學常見的三種化合物。分析轉化關系回答問題:
(1)請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檢驗D溶液中Y離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試劑a是NaOH溶液,寫出單質X與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試劑b是H2SO4,工業上用E、H2SO4和NaNO2為原料制取高效凈水劑Y(OH)SO4,已知還原產物為NO,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業上電解熔融的B制取X時,若陽極產生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33.6 m3,則陰極產物的質量為________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年高中化學二輪創新訓練上專題9常見金屬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某課外小組對一些金屬單質和化合物的性質進行探究。
(1)下表為“鋁與氯化銅溶液反應”實驗報告的一部分: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將打磨過的鋁片(過量)放入一定濃度的CuCl2溶液中 | 產生氣泡,析出疏松的紅色固體,溶液逐漸變為無色 |
反應結束后分離出溶液備用 |
|
紅色固體用蒸餾水洗滌后,置于潮濕空氣中 | 一段時間后固體由紅色變為綠色[設其主要成分為Cu2(OH)2CO3] |
按反應類型寫出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各一個(是離子反應的只寫離子方程式)
置換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石墨作電極,電解上述實驗分離出的溶液,兩極產生氣泡。持續電解,在陰極附近的溶液中還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釋此現象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業上可用鋁與軟錳礦(主要成分為MnO2)反應來冶煉金屬錳。
①用鋁與軟錳礦煉錳的原理是(用化學方程式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MnO2在H2O2分解反應中作催化劑。若將適量MnO2加入酸化的H2O2溶液中,MnO2溶解產生Mn2+,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年高中化學二輪創新訓練上專題9常見金屬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明礬石的主要成分為K2SO4·Al2(SO4)3·2Al2O3·6H2O,此外還含有少量Fe2O3雜質。某校研究小組利用明礬石制備氫氧化鋁的流程如下:
(1)“焙燒”過程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l2(SO4)3+
S
Al2O3+
______↑。
(2)分離溶液和廢渣的操作是________,“溶解”時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調節pH”后過濾、洗滌Al(OH)3沉淀,證明沉淀已洗滌干凈的實驗操作和現象是________。
(4)“母液”中可回收的物質是________。
(5)若“焙燒”過程中恰好消耗48 g硫黃,則理論上最終可得到________ g氫氧化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年高中化學二輪創新訓練上專題9常見金屬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礦樣含有大量的CuS、少量鐵的氧化物及少量其他不溶于酸的雜質。某化學課外小組設計以下流程,以該礦樣為原料生產CuCl2·2H2O晶體。
已知:在20 ℃時,氯化銅的溶解度是73 g;常溫下,金屬離子開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時的pH見下表。
金屬離子 | 開始形成氫氧化物沉淀的pH | 完全形成氫氧化物沉淀的pH |
Fe2+ | 7.0 | 9.0 |
Fe3+ | 1.9 | 3.2 |
Cu2+ | 4.7 | 6.7 |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的焙燒過程中需要通入氧氣。在實驗室中使用中學化學常見物質,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氧氣,試寫出你熟悉的、符合上述條件的兩個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焙燒過程中還有廢氣產生,其中一種是主要的大氣污染物。若在實驗室中用堿液吸收處理,下列A、B、C裝置中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若選用甲裝置,則燒杯中的下層液體可以是________。
(3)步驟②酸浸過程中,需要用到3 mol·L-1的鹽酸100 mL,配制該鹽酸時。除了用到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外,還需要用到的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
(4)步驟④加入物質X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質X可以選用下列物質中的________。
A.氧化銅 B.稀鹽酸
C.氨水 D.氧化亞鐵
(5)在整個生產流程中,共需要進行________次過濾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年高中化學創新訓練上專題10常見非金屬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與科學、技術、社會、環境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福島核電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質131I和127I互為同位素,化學性質幾乎相同
B.大量燃燒化石燃料排放的廢氣中含有大量SO2,造成大氣污染,從而使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
C.大量排放NO和NO2等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學煙霧和酸雨的一個重要原因
D.高純度的二氧化硅廣泛用于制作光導纖維,光導纖維遇強堿會“斷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年高中化學創新訓練上專題10常見非金屬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在稀硫酸中加入銅粉,銅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體,銅粉仍不溶解
B.某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該氣體的水溶液一定顯堿性
C.銅與稀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Cu+8H++2NO3-=3Cu2++2NO↑+4H2O
D.HNO3→NO→NO2,以上各步變化均能通過一步實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年高中化學創新訓練上專題10常見非金屬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物質間紛繁復雜的轉化關系是化學的魅力所在,下列選項中物質的轉化在一定條件下不能實現的是 ( )。
選項轉化關系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年高中化學創新訓練上專題10常見非金屬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所示是驗證氯氣性質的微型實驗,a、b、d、e是浸有相關溶液的濾紙。向KMnO4晶體滴加一滴濃鹽酸后,立即用另一培養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對實驗現象的“解釋或結論”正確的是 ( )。
選項實驗現象解釋或結論
Aa處變藍,b處變
紅棕色氧化性:Cl2>Br2>I2
Bc處先變紅,后褪色氯氣與水生成了酸性物質
Cd處立即褪色氯氣與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質
De處變紅色還原性:Fe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年高中化學創新訓練上專題10常見非金屬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與實驗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稀釋濃硫酸時,應將蒸餾水沿玻璃棒緩慢注入濃硫酸中
B.將SO2和Cl2按等物質的量比通入品紅溶液中,品紅很快褪色
C.NO2與H2O反應的過程中,被氧化的氮原子與被還原的氮原子的個數比為2∶1
D.檢驗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時,應取少量該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