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6屆廣東省東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A)(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現象與膠體的性質無關的是
A.將鹽鹵或石膏加入豆漿,制成豆腐
B.一枝鋼筆使用兩種不同型號的藍黑墨水,易出現堵塞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會出現紅褐色沉淀
D.清晨,人們經常看到陽光穿過茂密的樹木枝葉所產生的美麗“光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廣東省東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A)(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學家發現,食用蝦類等水生甲殼類動物的同時服用維生素C容易中毒,這是因為對人體無害的+5價砷類物質在維生素C的作用下,能夠轉化為有毒的+3價砷類化合物。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
B.上述過程中砷元素發生還原反應
C.上述過程中+5價砷類物質作氧化劑
D.1 mol+5價砷完全轉化為+3價砷,共失去2 mol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廣東省東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A)(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無色透明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H+、K+、Fe2+、NO3- B.OH-、Cl-、Na+、NH4+
C.Mg2+、K+、Cl-、NO3- D.Cu2+、NO3-、O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廣東省東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A)(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中屬于電解質的是
A.NH3 B.(NH4)2SO4 C.Cl2 D.Na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廣東省東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A)(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根據以下陳述的知識,類推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鋁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氧化物是Al2O3,則鈉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氧化物是Na2O
B.銅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銅,則鐵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鐵
C.CO2與SiO2化學式相似,則CO2與SiO2的物理性質也相似
D.金剛石的硬度大,則石墨的硬度也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廣東省東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A)(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物質的保存方法,正確的是
A.漂白粉存放在敞口容器中
B.氫氟酸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試劑瓶中
C.少量的鈉保存在煤油中
D.氫氧化鈉溶液用帶磨口玻璃塞的普通試劑瓶貯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廣東省東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A)(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由下列實驗事實得出結論錯誤的是
A.將蔗糖加入濃硫酸后變黑,說明濃硫酸具有脫水性
B.濃硫酸可用作氣體干燥劑,說明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C.銅與濃硫酸共熱有刺激性氣味氣體放出,說明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
D.常溫下濃硫酸可以用鋁罐儲存,說明鋁與冷的濃硫酸不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廣東省東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A)(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操作完全正確的是
編號實驗操作
A鈉與水的反應用鑷子從煤油中取出金屬鈉,切下綠豆大小,放入裝滿水的燒杯中
B配制一定濃度的氯化鉀溶液500 mL準確稱取氯化鉀固體,放入到500 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蕩、定容、搖勻
C聞氯氣法的方法用手輕輕地在瓶口扇動,使極少量氯氣飄進鼻孔
D分離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層液體下層液體從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關閉活塞,換一個燒杯,上層液體繼續從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廣東省東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A)(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廣東正在建設海洋強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從海帶中提取碘單質的過程涉及氧化還原反應
B.往淡水中加入氯化鈉等配成人造海水,可用于海產品的長途運輸
C.赤潮主要是工農業生產和生活廢水引起沿海水域的富營養化而造成的
D.以海水為原料制取鎂的過程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廣東省東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A)(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物質分離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單質
B.用蒸餾的方法將自來水制成蒸餾水
C.用蒸發食鹽水的方法得到氯化鈉晶體
D.用加熱的方法分離二氧化硅和碳酸鈣的固體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