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A.啟用大氣中細顆粒物(PM2.5)的監測,以追根溯源,采取措施,改善空氣質量 |
B.開發高效氫能、太陽能等新型電動汽車,以解決城市機動車尾氣排放問題 |
C.推廣使用可降解塑料及布質購物袋,以減少“白色污染” |
D.目前我市的汽油標準已由“國Ⅲ”提到“國Ⅳ”,這意味著汽車不再排放氮氧化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A.通過有機物的合成,可以制造出比鋼鐵更強韌的新型材料 |
B.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以提高農作物產量 |
C.開發利用可燃冰(固態甲烷水合物),有助于海洋生態環境的治理 |
D.安裝煤炭燃燒過程的“固硫”裝置,主要是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A.2013年1月1日起,我省正式發布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包括PM2.5、PM10、O3、CO2、SO2和NO2等6項指標 |
B.核磁共振儀、紅外光譜儀、紫外光譜儀、質譜儀等都可用于有機化合物結構的分析 |
C.石油裂解、海水制鎂、純堿晶體風化、纖維素制火棉等過程中都包含化學變化 |
D.維勒打破了無機物和有機物的界限,盧瑟福提出了帶核的原子結構模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A.霧霾空氣屬于混合物 |
B.微粒直徑為2.5微米的細小顆粒物可形成膠體 |
C.實施綠化工程,可以有效防治PM 2.5污染 |
D.PM 2.5表面積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A.二氧化硫 | B.二氧化氮 | C.可吸入顆粒物 | D.二氧化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A.對工業生產硝酸產生的廢氣、廢水進行嚴格處理 |
B.利用根瘤菌固氮以減少氮肥生產廠 |
C.實驗室制備NO2時在通風櫥內進行 |
D.生產硫酸的工廠種草、種樹,使其成為“花園式工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A.使用此廢氣處理裝置可減少酸雨的形成 |
B.裝置內發生的反應有化合、分解和置換反應 |
C.整個過程的反應可表示為:2SO2+2CaCO3+O2![]() |
D.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檢驗廢氣處理是否達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