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地點 項目 | W | X | Y | Z |
水溫/℃ | 15 | 18 | 26 | 25 |
pH | 6 | 8 | 5 | 5 |
溶解氧量/(mg·L-1) | 11 | 9 | 7 | 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 Fe | Cu | Zn | Ag | Au | W | ||||||||||||||||
熔點/ ℃ | 1 535 | 1 083 | 419.5 | 960.8 | 1 063 | 3 380 | ||||||||||||||||
沸點/ ℃ | 3 000 | 2 595 | 907 | 2 212 | 2 707 | 5 6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6分)火力發電在能源利用中占較大比重,但是排放出的SO2會造成一系列環境和生態問題。利用海水脫硫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其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 (1)天然海水呈堿性,寫出SO2與OH-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2)天然海水吸收了含硫煙氣后會溶有H2SO3分子,使用氧氣將其氧化的化學原理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氧化后的“海水”需要引入大量的天然海水與之混合后才能排放,該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或敘述不符合綠色化學理念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化學—選修化學與技術](15分) 通常情況下,當空氣中CO2的體積分數超過0.050%時,會引起明顯的溫室效應。為減小和消除CO2對環境的影響,各國都在限制CO2的排量,同時也加強對CO2創新利用的研究。 (1)目前,推廣用超臨界CO2(介于氣態和液態之問)代替氟利昂作致冷劑,這一做法對環境的積極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學家為提取空氣中的CO2,把空氣吹入碳酸鉀溶液,然后再把CO2從溶液中提取出來,經化學反應使之變為可再生燃料甲醇。流程如下: ![]() ①分解池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合成塔中,若有4.4g CO2與足量H2恰好反應生成氣態產物,放出4.947kJ的熱量,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學擬用沉淀法測定空氣中CO2的體積分數,他查得CaCO3、BaCO3的溶度積K(sp)分別為4.96×10-9、2.58×10-9。他最好將空氣通入足量的__________溶液,實驗時除測定溫度、壓強和空氣的體積外,還需要測定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1951年有人從煤礦的坑水中分離出了一種氧化鐵硫桿菌。它能促使促使黃鐵礦(FeS2)氧化成硫酸鐵和硫酸。后來又發現了能把礦物中的硫或硫化物氧化成硫酸的氧化硫桿菌。而硫酸和硫酸鐵能將某些礦石中金屬元素轉化成相應金屬的的硫酸鹽。從而開辟了“細菌冶金”的先河。氧化鐵硫桿菌的活動過程如圖:其中a過程發生的反應為:4FeS2+15O2+2H2O ![]() ![]() 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15分) 已知:① ![]() ② ![]() 工業上以苯和C8H6O2Br2(顯酸性)為原料合成一種產生電能的新型KEVLAR合成纖維,生產流程為: ![]() 根據生產流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B的結構簡式 , ![]() (2)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 (3)反應②④⑥⑧⑩中屬于取代反應的是 ,設計反應③④⑤的目的是 . (4)E與乙二醇發生聚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10分)目前,聚氯乙烯塑料(PVC)占塑料消費量的30%以上,BICM法用乙烯、氯氣等為原料合成PVC,其工藝流程如下。 ![]() ⑴一定條件下,HCl與O2反應制取Cl2的方法稱為地康法,其熱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4HCl(g)+O2(g) ![]() 升高溫度,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K會 ▲ 。 A.增大 B.減小 C.不變 D.無法確定 ⑵一定溫度下某體積可變的容器中充入4LHCl氣體和6L空氣(氧氣占20%),充分反應后氣體體積為9.2L。該反應中HCl氣體的轉化率為 ▲ 。 ⑶假設BICM法中各步反應的轉化率均為100%,計算生產1000噸PVC需要購得的氯氣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一些物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版權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圖片來源于網絡,著作權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無意侵犯版權,如有侵權,請作者速來函告知,我們將盡快處理,聯系qq:3310059649。 ICP備案序號: 滬ICP備07509807號-10 鄂公網安備420185020008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