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H2S在金屬離子的鑒定分析、煤化工等領域都有重要應用。請回答:
Ⅰ.工業上一種制備H2S的方法是在催化劑、高溫條件下,用天然氣與SO2反應,同時生成兩種能參與大氣循環的氧化物。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Ⅱ.H2S可用于檢測和沉淀金屬陽離子。
(2)H2S的第一步電離方程式為________。
(3)已知:25 ℃時,Ksp(SnS)=1.0×10-25,Ksp(CdS)=8.0×10-27。該溫度下,向濃度均為0.1 mol·L-1的CdCl2和SnCl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H2S,當Sn2+開始沉淀時,溶液中c(Cd2+)=________(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Ⅲ.H2S是煤化工原料氣脫硫過程的重要中間體。反應原理為
ⅰ.COS(g)+H2(g) H2S(g)+CO(g) ΔH=+7 kJ·mol-1;
ⅱ.CO(g)+H2O(g) CO2(g)+H2(g) ΔH=-42 kJ·mol-1。
(4)已知:斷裂1 mol分子中的化學鍵所需吸收的能量如表所示。
分子 | COS(g) | H2(g) | CO(g) | H2S(g) | H2O(g) | CO2(g) |
能量/(kJ·mol-1) | 1 319 | 442 | x | 678 | 930 | 1 606 |
表中x=________。
(5)向10 L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COS(g)、1 mol H2(g)和1 mol H2O(g),進行上述兩個反應。其他條件不變時,體系內CO的平衡體積分數與溫度(T)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隨著溫度升高,CO的平衡體積分數_____(填“增大”或“減小”)。原因為_______
②T1℃時,測得平衡時體系中COS的物質的量為0.80 mol。則該溫度下,COS的平衡轉化率為_____;反應ⅰ的平衡常數為_____(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答案】4SO2+3CH44H2S+3CO2+2H2O H2S
H++HS- 8.0×10-3mol·L-1 1076 增大 反應ⅰ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CO的平衡體積分數增大;反應ⅱ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CO的平衡體積分數也增大 20% 0.044
【解析】
I.(1)工業上一種制備H2S的方法是在催化劑、高溫條件下,用天然氣與SO2反應,同時生成兩種能參與大氣循環的氧化物,從元素角度考慮,這兩種氧化物為CO2和H2O,反應產生H2S;
II.(2)H2S的第一步電離產生H+和HS-,是不完全電離;
(3)根據溶度積常數計算;
III.(4)根據蓋斯定律計算,△H=反應物總鍵能-生成物總鍵能;
(5)①根據方程式和圖象分析,升高溫度,CO的平衡體積分數增大,升高溫度使化學反應平衡向吸熱方向進行;
②T1℃時,測得平衡時體系中COS的物質的量為0.80mol,此時CO的平衡體積分數為5%,根據方程式計算COS的平衡轉化率,將各組分平衡濃度代入平衡常數表達式計算反應i的平衡常數。
I.(1)工業上一種制備H2S的方法是在催化劑、高溫條件下,用天然氣與SO2反應,同時生成兩種能參與大氣循環的氧化物,從元素角度考慮,這兩種氧化物為CO2和H2O,反應產生H2S,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SO2+3CH4═4H2S+3CO2+2H2O;
II.(2)H2S的第一步電離產生H+和HS-,是不完全電離,則H2S的第一步電離方程式為:H2SH++HS-;
(3)向濃度均為0.1mol/L的CdCl2和SnCl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H2S,當Sn2+開始沉淀時,溶液中c(S2-)==
=1.0×10-24mol/L,則溶液中c(Cd2+)=
=
=8.0×10-3mol/L;
III.(4)根據反應i:COS(g)+H2(g)H2S(g)+CO(g)△H=+7kJ/mol,根據蓋斯定律,△H=1319+442-678-x=7,可得x=1076;
(5)①根據方程式和圖象分析,升高溫度,CO的平衡體積分數增大,升高溫度使化學反應平衡向吸熱方向進行,反應i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進行,CO的體積分數增大,反應ii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O的體積分數增大,綜合兩個反應考慮,CO的體積分數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大;
②T1℃時,測得平衡時體系中COS的物質的量為0.80mol,此時CO的平衡體積分數為5%,反應起始時,向10L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COS(g)、1molH2(g)和1molH2O(g),則COS的平衡轉化率為α=×100%=20%;
反應i的方程式:COS(g)+H2(g)H2S(g)+CO(g),
起始(mol) 1 1 0 0
轉化(mol) 0.2 0.2 0.2 0.2
平衡(span>mol) 0.8 0.8 0.2 0.2
反應ii的方程式:CO(g)+H2O(g)CO2(g)+H2(g)
起始(mol) 0.2 1 0 0.8
轉化(mol) x x x x
平衡(mol) 0.2-x 1-x x 0.8+x
CO的平衡體積分數為5%,則0.2-x=3×5%,可得x=0.05,則平衡時c(COS)==0.08mol/L,c(H2)=
mol/L=0.085mol/L,c(H2S)=
=0.02mol/L,c(CO)=
mol/L=0.015mol/L,因此反應i的化學平衡常數為K1=
=
=0.044。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碳化學”是指以含一個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2、CO、CH4、CH3OH等)為初始反應物,合成一系列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學。以CO2和NH3為原料合成尿素是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在尿素合成塔中的主要反應可表示如下:
反應I:2NH3(g)+CO2(g)NH2COONH4(s) △H1=-159.47kJ/mol K1
反應II:NH2COONH4(s)CO(NH2)2(s)+H2O(g) △H2=+72.49kJ/mol K2
總反應:2NH3(g)+CO2(g)CO(NH2)2(s)+H2O(g) △H3 K3
請回答:
(1)①總反應的△H3=_______kJ/mol。該熱化學方程式的平衡常數K3=______(用K1、K2表示)。
②一定溫度下,在體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按計量比進行反應I,下列不能說明反應達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______。
A.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
B.容器內氣體總壓強不再變化
C.2V正(NH3)=V逆(CO2)
D.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
③環境為真空時,在一敞開容器(非密閉容器)中加入NH2COONH4固體,足夠長時間后,反應是否建立平衡狀態? 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在體積可變的恒壓 (P總) 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CO2 與足量的碳,讓其發生反應:C(s)+ CO2(g)2CO(g) △H>0。平衡時,體系中氣體體積分數與溫度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①T℃時,達平衡后向容器中若充入稀有氣體,v(正)___v(逆) (填“>”“<”或“=”);若充入等體積的CO2 和CO,平衡________移動(填“正向”“逆向”或“不”)。
②650℃,CO2 的轉化率為_____________。
③已知:氣體分壓(P分)=氣體總壓×體積分數。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表示平衡常數,925℃時,Kp=_____________ (用含P總的代數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離子方程式表達正確的是 ( )
A. 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Al3+ + 4NH3·H2O == AlO2- + 4NH4+ + 2H2O
B. 酸性溶液中KIO3與KI反應:I- + IO3- + 6H+ == I2 + 3H2O
C. 碳酸鈉與次氯酸反應:CO32- + 2HClO = 2ClO- + H2O + CO2↑
D. 碘化亞鐵溶液與少量氯氣反應:2I- + Cl2 = I2 + 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高鐵酸鈉(Na2FeO4)是一種新型高效多功能凈水劑,電解濃NaOH溶液制備高鐵酸鈉的裝置如圖①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X為電源負極,鐵電極發生的電極反應式是:Fe - 6e- + 8OH- = FeO42- + 4H2O
B. 離子交換膜為陽離子交換膜
C. 當生成1.66 gNa2FeO4時,收集到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672 mL
D. NaOH溶液的初始濃度與電解后生成的Na2FeO4濃度的變化關系如圖②所示,c(Na2FeO4)降低的原因可能是發生了副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國標推薦的食品藥品中Ca元素含量的測定方法之一:利用Na2C2O4將處理后的樣品中的Ca2+沉淀,過濾洗滌,然后將所得CaC2O4固體溶于過量的強酸,最后使用已知濃度的KMnO4溶液通過滴定來測定溶液中Ca2+的含量。針對該實驗中的滴定過程,回答以下問題:
(1)KMnO4溶液應該用________(填“酸式”或“堿式”)滴定管盛裝。
(2)寫出滴定過程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3)滴定終點的顏色變化:溶液由________色變為________色。
(4)以下哪些操作會導致測定的結果偏高________(填字母編號)。
a.裝入KMnO4溶液前未潤洗滴定管
b.滴定結束后俯視讀數
c.滴定結束后,滴定管尖端懸有一滴溶液
d.滴定過程中,振蕩時將待測液灑出
(5)某同學對上述實驗方法進行了改進并用于測定某品牌的鈣片中的鈣元素(主要為CaCO3)含量,其實驗過程如下:取2.00 g樣品加入錐形瓶中,用酸式滴定管向錐形瓶內加入20.00 mL濃度為0.10 mol·L-1的鹽酸(鹽酸過量),充分反應一段時間,用酒精燈將錐形瓶內液體加熱至沸騰,數分鐘后,冷卻至室溫,加入2~3滴酸堿指示劑,用濃度為0.1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NaOH溶液8.00 mL。[提示:Ca(OH)2微溶于水,pH較低時不會沉淀]
①為使現象明顯、結果準確,滴定過程中的酸堿指示劑應選擇_______(填“石蕊”、“甲基橙”或“酚酞”)溶液;
②此2.00 g鈣片中CaCO3的質量為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生命營養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A.糖類都可以發生水解反應B.油脂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C.六大營養素都屬于有機物D.Cu2+有毒與其能使蛋白質變性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長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編號代表對應的元素。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元素⑨的基態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_______。
(2)這10種元素,其中電負性最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號)。
(3)元素②的一種氫化物(分子中含有6個原子)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常把該氫化物的產量作為衡量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標志。有關該氫化物分子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6個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B.屬于含有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
C.只含有4個sp2-s的δ鍵和1個P-P的π鍵 D.該氫化物分子中C原子采用sp2雜化
(4)下圖所示為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的活性部分(血紅素)的結構式。此結構片段中含有的化學鍵有________(填序號)。
A.離子鍵 B.金屬鍵 C.極性鍵 D.非極性鍵 E.配位鍵 G. δ鍵 H.兀鍵
(5)下表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F的第一到第五電離能數據。
請回答:表中的D、E、F可能是哪三種元素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若A、B、C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同周期相鄰元素,表中顯示B比A和C的第一電離能都略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