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T℃時在2L密閉容器中使X(g)與Y(g)發生反應生成Z(g),反應過程中X、Y、Z的物質的量變化如圖1所示,3分鐘時達到平衡;若保持其他條件不變,溫度分別為T1和T2時,Y的體積百分含量與時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
(1)容器中發生的反應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進行的前3min內,用X表示的反應速率v(X)=_____________;
(3)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將________方向移動;(填“正反應”或“逆反應”)
(4)①若X為有色氣體,T℃ 時反應達平衡后,將反應容器的容積減少一半,則達到新的平衡后,容器內氣體的顏色較原平衡時________;(填“變深、變淺或不變”)
②一定條件下的密閉容器中,該反應達到平衡,要提高氣體Y的轉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填字母代號);
a.高溫高壓 b.加入催化劑 c.減少Z的濃度 d.增加氣體Y的濃度
(5)在體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 X和1mol Y進行反應,2min后反應達到平衡,此時平衡混合物中X為0.4mol/L,則Y的轉化率為________。
【答案】3X(g)+Y(g)2Z(g) 0.1mol/(Lmin) 正反應 變深 ac 40%
【解析】
(1)根據圖示1可知:X、Y是反應物,Z是生成物,根據反應的物質的量的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確定化學計量數,由于最終各種物質都存在,說明該反應是可逆反應,據此書寫反應的方程式;
(2)根據v=計算出反應進行的前3min內,用X表示的反應速率v(X);
(3)由圖2可知,溫度T2到達平衡需要的時間較短,故T2>T1,溫度越高Y的含量降低,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4)①根據X濃度的變化分析判斷顏色的變化;②根據平衡移動的方向結合題意分析判斷;
(5)根據三段式分析計算。
(1)由圖1知,X的物質的量減少量為:(2.0-1.4)mol=0.6mol,Y的物質的量減少量為:(1.6-1.4)mol=0.2mol,X、Y為反應物;Z的物質的量增加量為:(0.8-0.4)mol=0.4mol,Z為生成物,同一化學反應同一時間段內,反應物減少的物質的量和生成物增加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其計量數之比,所以X、Y、Z的計量數之比=0.6mol∶0.2mol∶0.4mol=3∶1∶2,所以反應可表示為:3X(g)+Y(g)2Z(g),故答案為:3X(g)+Y(g)2Z(g);
(2)反應進行的前3min內,用X表示的反應速率為:v(X)==0.1mol/(Lmin),故答案為:0.1mol/(Lmin);
(3)“先拐平數值大”,根據圖2可知,T2>T1,升高溫度后Y的含量減少,即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故答案為:正反應;
(4)①若X為有色氣體,T℃ 時反應達平衡后,將反應容器的容積減少一半,相當于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但所有物質的濃度均增大,則達到新的平衡后,容器內氣體的顏色較原平衡時變深,故答案為:變深;
②a.高溫高壓,平衡正向移動,氣體Y的轉化率增大,故a正確;b.加入催化劑,平衡不移動,Y的轉化率不變,故b錯誤;c.減少Z的濃度,平衡正向移動,氣體Y的轉化率增大,故c正確;d.增加氣體Y的濃度,雖然平衡正向移動,但氣體Y的轉化率減小,故d錯誤;故答案為:ac;
(5)① 3X(g) + Y(g) 2Z(g)
開始(mol/L): 1 0.5 0
轉化(mol/L):0.6 0.2 0.4
平衡(mol/L):0.4 0.3 0.4
所以Y的轉化率為×100%=40%,故答案為:40%;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實驗室在配制Cu(NO3)2的溶液時,常將Cu(NO3)2固體先溶于較濃的硝酸中,再用蒸餾水稀釋到所需的濃度,其目的是____;
(2)FeCl3可用作凈水劑,其原理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____;將Al2(SO4)3溶液蒸干,最后得到的主要固體物質是____(寫化學式)。
(3)已知草酸是二元弱酸,常溫下測得0.1mol/L的KHC2O4的pH為4.8,則此KHC2O4溶液中c(C2O42-)____c(H2C2O4)(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4)某小組同學探究飽和NaClO和KAl(SO4)2溶液混合反應的實驗。打開活塞向燒瓶中的NaClO加入飽和KAl(SO4)2溶液,產生大量的白色膠狀沉淀。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是____(請用反應的離子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亞硝酰氯(ClNO)是有機合成中的重要試劑,可通過反應:2NO(g)+Cl2(g)2ClNO(g)獲得。
(1)氮氧化物與懸浮在大氣中海鹽粒子的相互作用時,涉及如下反應:
①2NO2(g)+NaCl(s)NaNO3(s)+ClNO(g) K1
②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 K2
③2NO(g)+Cl2(g)2ClNO(g) K3
則K3=__________(用K1、K2表示)。
(2)300℃時,2NO(g)+Cl2(g)2ClNO(g)的正反應速率表達式為v(正)=k·cn(ClNO),測得速率和濃度的關系如表所示:
序號 | c(ClNO)/(mol/L) | v/(x10-8mol·L-1·S-1) |
① | 0.30 | 0.36 |
② | 0.60 | 1.44 |
③ | 0.90 | 3.24 |
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投料比[n(NO):n(Cl2)=2:1]把 NO和Cl2加入到一恒壓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平衡時NO的轉化率與溫度T、壓強p(總壓)的關系如圖A所示:
①在p壓強條件下,M點時容器內NO的體積分數為______________。
②若反應一直保持在P壓強條件下進行,則M點的分壓平衡常數KP=________(用含P的表達式表示,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計算,分壓=總壓 x體積分數)。
(4)一定條件下在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按一定比例充入NO(g)和Cl2(g),平衡時ClNO的體積分數隨n(NO)/n(Cl2)的變化圖像如圖B所示,則A、B、C三狀態中,NO的轉化率最大的是________點,當n(NO)/n(Cl2)=1.5時,達到平衡狀態ClNO的體積分數可能是D、E、F三點中的_______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熱化學方程式:SO2(g)+ 1/2O2(g) SO3(g) ΔH=―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應,最終放出的熱量為( )
A. 196.64kJB. 小于98.32kJ
C. 小于196.64kJD. 大于196.64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條件下反應2AB(g)A2(g)+B2(g)達到平衡狀態的標志是
A. 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A2,同時消耗2n molAB
B. 容器內,3種氣體AB、A2、B2共存
C. 混合氣的平均分子量不再改變
D. 容器中各組分的體積分數不隨時間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測定Cu(NO3)2nH2O的結晶水含量,下列方案中肯定不可行的是( )
A.稱量樣品→加熱→冷卻→稱量CuO
B.稱量樣品→加熱→冷卻→稱量Cu(NO3)2
C.稱量樣品→加熱→用已知質量的無水氯化鈣吸收水蒸氣并稱量
D.稱量樣品→加NaOH→過濾→加熱→冷卻→稱量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不同溫度下的水溶液中,c(H+)和c(OH-)的關系如圖所示:
(1)A點水的離子積為_____________,C點水的離子積為_____________,對純水由25℃升高溫度至100℃時水的離子積_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各離子濃度由______點(填A、B、C、D)變為______點(填A、B、C、D)。
(2)100 ℃時,若向B點溶液中滴加硫酸,體系將由B點移向_____點(填C或D),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5 ℃時,0.001mol/L的鹽酸溶液pH=_______;0.001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pH=_________;若將二者溫度都升高至100 ℃,________________(填“鹽酸”、“氫氧化鈉”或“鹽酸和氫氧化鈉”)的 pH會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項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同一原子的能層越高,s電子云半徑越大
B.在同一個電子層上運動的電子,其自旋方向肯定不同
C.雜化軌道可用于形成σ鍵、π鍵或用于容納未參與成鍵的孤電子對
D.鎂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由1s22s22p63s2變為1s22s22p63p2時,釋放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2O72-(橙色)+H2O2H++2CrO42-(黃色)。
①向2mL0.1mol·L-1K2Cr2O7溶液中滴入3滴6mol·L-1NaOH溶液,溶液由橙色變為黃色;向所得溶液中再滴入5滴濃H2SO4,溶液由黃色變為橙色;
②向酸化K2Cr2O7溶液中滴入適量Na2SO3溶液,溶液由橙色變為綠色:Cr2O72-+8H++3SO32-=2Cr3+(綠色)+3SO42-+4H2O。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CrO42-和S2-在酸性溶液中可大量共存
B.實驗②說明氧化性:Cr2O72->SO42-
C.稀釋K2Cr2O7溶液時,溶液中各離子濃度均減小
D.實驗①和②均能證明K2Cr2O7溶液中存在上述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