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1)純堿()、小蘇打(
)廣泛應用在食品加工。蘇打餅干原料中含有小蘇打,在烘焙受熱過程,小蘇打發生分解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蘇打餅干可以適當緩解人體胃酸(主要成分鹽酸)過多癥狀,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
(2)某同學利用如圖裝置(夾持儀器已略去)研究純堿和小蘇打的性質。
①該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
②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的燒杯是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③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
④為進一步定量研究碳酸氫鈉的性質,甲同學用天平準確稱量碳酸氫鈉,放入質量為
的坩堝中加熱,冷卻稱量,理論上坩堝及剩余固體的總質量為______
,但實際稱得的質量比該數值要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改進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2NaHCO3Na2CO3+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探究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 b 熱穩定性碳酸鈉大于碳酸氫鈉 42.70 碳酸氫鈉沒有完全分解或冷卻過程中吸收空氣的水份 繼續加熱,在干燥器中冷卻后稱量,直到質量不再變化為止或放置在干燥器中冷卻后稱量
【解析】
(1)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據此書寫;
(2)根據裝置圖可判斷實驗目的,結合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差異、反應的方程式、可能產生的誤差原因分析解答。
(1)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Na2CO3+H2O+CO2↑;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HCO3+HCl=NaCl+H2O+CO2↑;
(2)①根據裝置圖可知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
②由于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鈉,則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的燒杯是b。
③根據實驗現象可知其實驗結論是:熱穩定性碳酸鈉大于碳酸氫鈉。
④8.4g碳酸氫鈉的物質的量是8.4g÷84g/mol=0.1mol,根據方程式2NaHCO3Na2CO3+H2O+CO2↑可知固體減少的質量是0.05mol×(18+44)g/mol=3.1g,則理論上坩堝及剩余固體的總質量為8.4g-3.1g+37.40g=42.70g;若實際稱得的質量比該數值要大,可能的原因是碳酸氫鈉沒有完全分解或冷卻過程中吸收空氣的水份,因此改進的操作方法是繼續加熱,在干燥器中冷卻后稱量,直到質量不再變化為止或放置在干燥器中冷卻后稱量。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在下列晶體中:①NaOH、②Na2S、③(NH4)2S、④Na2O2、⑤C2H2、⑥SiC。其中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非極性共價鍵的離子晶體是__________;其中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極性共價鍵和配位鍵的離子晶體是___________;其中含有極性共價鍵和非極性共價鍵的非極性分子是____________;其中屬于原子晶體的是____________;
(2)Fe原子或離子外圍有較多能量相近的空軌道而能與一些分子或離子形成配合物。
① 與Fe原子或離子形成配合物的分子或離子都具備的結構特點是_______________;
② 六氰合亞鐵離子【Fe(CN)6】4-中的配體CN-中C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是________,寫出一種與CN互為等電子體的單質分子的結構式_______;
(3)三氯化鐵常溫下為固體,熔點282℃,沸點315℃,在300℃以上易升華。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機溶劑。據此判斷三氯化鐵晶體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_;
(4)金屬鐵的晶體在不同溫度下有兩種堆積方式,晶胞分別如下圖所示。體心立方晶胞和面心立方晶胞中實際含有的Fe原子個數之比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膠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直徑介于1-100nm之間的微粒稱為膠體
B. 有色玻璃、霧都不是膠體
C. 涂料、顏料、墨水的制造,明礬凈水和膠體有關
D. 硅酸膠體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由于膠體聚沉而形成硅酸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燃料電池作為安全性能較好的一類化學電源得到了更快的發展,一種以聯氨(N2H4)為燃料的環保電池工作原理如圖所示,工作時產生穩定無污染的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M極生成氮氣且電極附近pH降低
B. 負極上每消耗1 mol N2H4,會有2 molH+通過質子交換膜
C. 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O2+2H2O+4e-=4OH-
D. 電極M是原電池的正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能正確表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A.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H+═Ca2++CO2↑+H2O
B. 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2Fe3+═2Fe(OH)3+3Mg2+
C. MnO2與濃鹽酸反應制Cl2:MnO2+4H++4Cl﹣Mn2++2Cl2↑+2H2O
D. 濃硝酸中加入過量鐵粉并加熱:Fe+3NO3﹣+6H+Fe3++3NO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利用下列實驗探究金屬鋁與銅鹽溶液的反應: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由實驗1可以得出結論:金屬鋁的活潑性弱于金屬銅
B. 實驗2中生成紅色物質的離子方程式為Al+Cu2+Al3++Cu
C. 溶液中陰離子種類不同是導致實驗1、2出現不同現象的原因
D. 由上述實驗可推知:用砂紙打磨后的鋁片分別與H+濃度均為0.2 mol·L-1的鹽酸和硫酸溶液反應,后者更劇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和
互為同素異形體 B. 紅磷和白磷互為同位素
C. 鄰二甲苯和對二乙苯互為同系物 D. CH3C(CH3)2CH3和互為同分異構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于反應N2(g)+3H2(g) 2NH3(g) △H<0.達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 增大壓強,對正反應的反應速率影響更大
B. 升高溫度,對正反應的反應速率影響更大
C. 減小反應物濃度,對逆反應的反應速率影響更大
D. 加入催化劑,對逆反應的反應速率影響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2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A(g)和B(g),發生反應A(g)+B(g)2C(g)+D(s) △H=a kJ·mol-1,實驗內容和結果分別如表和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實驗序號 | 溫度 | 起始物質的量 | 熱量變化 | |
A | B | |||
I | 600℃ | 1mol | 3mol | 96kJ |
II | 800℃ | 1.5mol | 0.5mol | —— |
A. 實驗Ⅰ中,10 min內平均速率v(B)=0.03 mol·L-1·min-1
B. 上述方程式中a=160
C. 600 ℃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是1.5
D. 向實驗Ⅱ的平衡體系中再充入0.5 mol A和1.5 mol B,A的轉化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