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溫度時,在2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由圖中所給數據進行分析: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反應從開始至2分鐘末,用Z表示該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
(3)反應達平衡時X的轉化率: .
【答案】
(1)3X+Y?2Z
(2)0.05mol.L﹣1 . min﹣1
(3)30%
【解析】解:(1)由圖象可以看出,反應中X、Y的物質的量減少,應為反應物,Z的物質的量增多,應為生成物,當反應進行到2min時,△n(X)=0.3mol,△n(Y)=0.1mol,△n(Z)=0.2mol,則△n(X):△n(Y):△n(Z)=3:1:2,參加反應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則反應的方程式為:3X+Y2Z,故答案為:3X+Y=2Z;(2)反應開始至2min末,Z的反應速率為:v= =
=0.05mol/(Lmin),故答案為:0.05mol.L﹣1 . min﹣1;(3)反應達平衡時X的轉化率=
×100%=30%,故答案為:30%. (1)根據參加反應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書寫化學方程式;(2)根據v=
v進行計算;(3)轉化率=
×100%.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離子的檢驗能達到預期目的是( )
A. 檢驗: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若變紅,則有Fe2+
B. 檢驗NH4+:先滴加NaOH溶液,加熱,用濕潤藍色石蕊試紙檢驗,若變紅,則有NH4+
C. 檢驗Cl—:先滴加AgNO3溶液,再滴加硝酸,若有白色沉淀,則有Cl—
D. 檢驗:滴加硝酸,將生成的氣體通入品紅溶液,若品紅溶液褪色,則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兩組熱化學方程式中,有關△H的比較正確的是( ) ①CH4(g)+2O2(g)═CO2(g)+2H2O(g)△H1CH4(g)+2O2(g)═CO2(g)+2H2O(l)△H2
②NaOH(aq)+ H2SO4(濃)═
Na2SO4(aq)+H2O(l)△H3
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H4 .
A.△H1>△H2;△H3>△H4
B.△H1>△H2;△H3<△H4
C.△H1=△H2;△H3<△H4
D.△H1<△H2;△H3<△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Ⅰ. 某課外活動小組為了檢驗濃硫酸與木炭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產生的SO2和CO2氣體,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裝置,a、b、c為止水夾,B是用于儲氣的氣囊,D中放有用I2和淀粉的藍色溶液浸濕的脫脂棉。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對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學物質,往往會在其包裝上面貼上危險警告標簽。濃硫酸的危險警告標簽是_______。
(2)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實驗成敗的關鍵在于控制反應產生氣體的速率不能過快,因此設計了虛框部分的裝置,則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用操作編號填寫)
①向A裝置中加入濃硫酸,加熱,使A中產生的氣體進入氣囊B,當氣囊中充入一定量氣體時,停止加熱;
②待裝置A冷卻,且氣囊B的體積不再變化后,關閉止水夾a,打開止水夾b,慢慢擠壓氣囊,使氣囊B中氣體慢慢進入裝置C中,待達到實驗目的后,關閉止水夾b;
③打開止水夾a和c,關閉止水夾b;
(4)實驗時,裝置C中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當D中產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象時,可以說明使E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是CO2,而不是SO2;
(6)Ⅰ若為檢驗濃硫酸與木炭在加熱條件下生成的水蒸汽,可在裝置__________之間加上一個盛有無水CuSO4的硬質玻璃管。
Ⅱ. Cu與濃硫酸反應可得硫酸銅溶液。某學習小組將銅屑放入一定濃度的硫酸中,加熱并不斷鼓入空氣也可得硫酸銅溶液,其反應原理為2Cu+O2+2H2SO42CuSO4+2H2O。現欲將12.8g銅完全溶解,加蒸餾水后得200 mL溶液。計算:
(7)參加反應的氧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___________________ L。
(8)所得硫酸銅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氯化鐵溶液與氫氧化鐵膠體具有的共同性質是( )
A. 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100 nm之間B. 都是混合物
C. 都是無色、透明的溶液D. 都呈紅褐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1L 0.5molL﹣1氨水中所含NH4+數為0.5NA
B.1mol Fe與足量氯氣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2 NA
C.標準狀況下,33.6LCO2約含有1.5NA個分子
D.1 mol 中含碳碳雙鍵數為3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苯乙烷(C8H10)可生產塑料單體苯乙烯(C8H8),其反應原理是C8H10(g)C8H8(g)+H2(g)△H>0 Ⅰ.某溫度下,將0.40mol苯乙烷,充入2L真空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測定不同時間該容器內物質的量,得到數據如下表:
時間/min | 0 | 10 | 20 | 30 | 40 |
n(C8H10)/mol | 0.40 | 0.30 | 0.26 | n2[來源:] | n3 |
n(C8H8)/mol | 0.00 | 0.10 | n1 | 0.16 | 0.16 |
(1)當反應進行到20min時,該段時間內H2的平均反應速率是 .
(2)該溫度下,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是 .
化學鍵 | C﹣H | C﹣C | C=C | H﹣H |
鍵能/kJmol1 | 412.5 | 348 | 612 | 436 |
(3)已知: 計算上述反應的△H=kJmol﹣1 . 若保持其他條件不變,用0.40mol H2(g)和0.40mol C8H8(g)合成C8H10(g),當有30kJ熱量放出時,該反應中H2的轉化率是 . 此時,該反應是否達到了平衡狀態?(填“是”或“否”).
Ⅱ.工業上以高溫水蒸氣作為反應體系的稀釋劑(不參與反應),C8H10(g)的平衡轉化率與水蒸氣的用量、體系的溫度、壓強的關系如圖Ⅰ、圖Ⅱ所示.
(4)由圖Ⅰ可知,T1T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由圖Ⅱ可知,當其他條件不變時,水蒸氣的用量越大,C8H10的平衡轉化率將(填“越大”、“越小”或“不變”),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氫氧化鐵膠體中逐滴滴入下列某種溶液,出現的現象是先沉淀,后沉淀溶解.這種溶液是( )
A. 稀硫酸 B. 飽和硫酸鎂溶液 C. 氯化鈉溶液 D. 飽和硫酸銨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