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①Cu2+的價層電子數是9個,所以Cu2+的價電子為3d9;N、O、S三種元素中由于N原子的2p軌道是半充滿狀態,所以第一電離能最大;同主族元素,隨電子層數的增多,第一電離能逐漸減小;
②SO42-的價層電子對數=4+$\frac{1}{2}$(6+2-4×2)=4;SO32-離子的價層電子對數=3+$\frac{1}{2}$(6+2-3×2)=4;
(2)由流程圖可知向Cu(NH3)4SO4水溶液中通入SO2時生成白色沉淀,根據所給沉淀的化學式書寫離子方程式;
(3)①a.氨氣極易溶于水,是因為NH3分子和H2O分子之間形成2種不同的氫鍵,N與H,O與H之間;
b.NH3分子和H2O分子,分子空間構型不同,氨氣是三角錐型,水是角形,氨氣分子的鍵角大于水分子的鍵角;
c. Cu(NH3)4SO4所含有的化學鍵有離子鍵、極性共價鍵和配位鍵,硫酸根離子與配離子之間是離子鍵,N與H之間是共價鍵,氨氣與銅離子之間是配位鍵;
d. Cu(NH3)4SO4組成元素中電負性最大的是氧元素;
②根據相似相容原理,極性分子易溶于極性溶劑,乙醇分子極性比水分子極性弱,加入乙醇降低溶劑的極性,從而減小溶質的溶解度;
(4)以亞鐵離子為中心,沿X、Y、Z三軸進行切割,從而確定亞鐵離子配位數;由圖可知,該晶胞中亞鐵離子個數=8×$\frac{1}{8}$+6×$\frac{1}{2}$=4,氧離子個數=1+12×$\frac{1}{4}$=4,
設晶胞邊長為a cm,晶胞體積為a3cm3,結合ρ=$\frac{m}{V}$計算.
解答 解:(1)①Cu2+的價層電子數是9個,所以Cu2+的價電子排布圖為;N、O、S三種元素中由于N原子的2p軌道是半充滿狀態,所以第一電離能最大;同主族元素,隨電子層數的增多,第一電離能逐漸減小,所以3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順序為:N>O>S;
故答案為:,N>O>S;
②SO42-的價層電子對數=4+$\frac{1}{2}$(6+2-4×2)=4,所以空間構型為正四面體型;SO32-離子的價層電子對數=3+$\frac{1}{2}$(6+2-3×2)=4,所以中心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3雜化;
故答案為:正四面體形;sp3雜化;
(2)由流程圖可知向Cu(NH3)4SO4水溶液中通入SO2時生成白色沉淀,根據所給沉淀的化學式書寫離子方程式,所以離子方程式為:2Cu(NH3)42++3SO2+4H2O=2NH4CuSO3↓+6NH4++SO42-;
故答案為:2Cu(NH3)42++3SO2+4H2O=2NH4CuSO3↓+6NH4++SO42-;
(3)①a.氨氣極易溶于水,是因為NH3分子和H2O分子之間形成2種不同的氫鍵,N與H,O與H之間,故a錯誤;
b.NH3分子和H2O分子,分子空間構型不同,氨氣是三角錐型,水是角形,氨氣分子的鍵角大于水分子的鍵角,故b錯誤;
c. Cu(NH3)4SO4所含有的化學鍵有離子鍵、極性共價鍵和配位鍵,硫酸根離子與配離子之間是離子鍵,N與H之間是共價鍵,氨氣與銅離子之間是配位鍵,故c正確;
d. Cu(NH3)4SO4組成元素中電負性最大的是氧元素,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②根據相似相容原理,極性分子易溶于極性溶劑,乙醇分子極性比水分子極性弱,加入乙醇降低溶劑的極性,從而減小溶質的溶解度;
故答案為:乙醇分子極性比水分子極性弱,加入乙醇降低溶劑的極性,從而減小溶質的溶解度;
(4)以亞鐵離子為中心,沿X、Y、Z三軸進行切割,可知亞鐵離子配位數為$\frac{3×8}{4}$=6;由圖可知,該晶胞中亞鐵離子個數=8×$\frac{1}{8}$+6×$\frac{1}{2}$=4,氧離子個數=1+12×$\frac{1}{4}$=4,
設晶胞邊長為a cm,晶胞體積為a3cm3,則ρ=$\frac{\frac{72g/mol×4}{{N}_{A}}}{{a}^{3}c{m}^{3}}$=$\frac{288}{{a}^{3}.{N}_{A}}$g/cm3,
故答案為:6;$\frac{288}{{a}^{3}.{N}_{A}}$g/cm3.
點評 本題考查制備實驗及晶胞計算,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結構與性質、晶胞計算方法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烯的結構簡式為CH2CH2,乙烷的結構簡式為CH3CH3 | |
B. | 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處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則為立體結構,原子不都在同一平面上 | |
C. | 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乙烷分子中含有碳碳單鍵,雙鍵不如單鍵穩定,導致乙烯的性質比乙烷活潑 | |
D. | 乙烯分子中因含有不飽和鍵,導致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常溫下硝酸銨溶于水是一個能自發進行的吸熱過程,說明該過程的△S>0 | |
B. | 反應 A(g)+3B(g)?2C(g)達平衡后,升高溫度,平衡常數增大,則正反應的△H<0 | |
C. | 已知H+(aq)+OH- (aq)=H2O(l);△H=-57.3 kJ/mol.將4 g氫氧化鈉固體放入100 mL 1 mol/L的稀鹽酸中,放出了5.73 kJ的熱量 | |
D. | 檢驗C2H5Cl中的氯元素:先將C2H5Cl與NaOH溶液混合后加熱,冷卻后再AgNO3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HCN碳原子為sp雜化,分子為直線型 | |
B. | CO2分子中碳原子為sp2雜化,分子為V型 | |
C. | CH2=CH2分子中碳原子為sp3雜化,分子為三角型 | |
D. | 乙炔分子中碳原子為sp2雜化,分子為直線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醇 | B. | 酚 | C. | 油脂 | D. | 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10}{11}$ | B. | $\frac{7}{11}$ | C. | $\frac{6}{11}$ | D. | $\frac{4}{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H2S和NH3價電子總數均是8 | |
B. | 次氯酸分子的結構式為:H-Cl-O | |
C. | HS-和HCl均是含一個極性鍵的18電子粒子 | |
D. | 1 mol D216O中含中子、質子、電子各10 NA(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