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元素原子第一電離能大小關系:Z>Y>W>X>M | |
B. | XZ2、X2M2、W2Z2均為直線形的共價化合物 | |
C. | Y與M形成化合物鍵長大于Z與M形成化合物的鍵長 | |
D. | 由X、Y、Z、M四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 |
分析 由題給的條件可知,X、Y、Z、M、W這五種短周期元素的排列,不是按原子序數依次遞增排列的,其中只有X、Y、Z三種元素是原子序數依次遞增的同周期元素,由X、Y、Z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5,X與Z可形成XZ2分子,可推出X、Y、Z分別為C、N、O三種元素;根據Y與M形成的氣態化合物在標準狀況下的密度0.76g•L-1,可知該氣態化合物的摩爾質量為22.4L/mol×0.76g•L-1=17g/mol,從而確定M為H元素;根據W的質子數是X、Y、Z、M四種元素質子數之和的$\frac{1}{2}$,推出W的質子數為$\frac{1}{2}$(6+7+8+1)=11,所以W為Na元素.
解答 解:由題給的條件可知,X、Y、Z、M、W這五種短周期元素的排列,不是按原子序數依次遞增排列的,其中只有X、Y、Z三種元素是原子序數依次遞增的同周期元素,由X、Y、Z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5,X與Z可形成XZ2分子,可推出X、Y、Z分別為C、N、O三種元素;根據Y與M形成的氣態化合物在標準狀況下的密度0.76g•L-1,可知該氣態化合物的摩爾質量為22.4L/mol×0.76g•L-1=17g/mol,從而確定M為H元素;根據W的質子數是X、Y、Z、M四種元素質子數之和的$\frac{1}{2}$,推出W的質子數為$\frac{1}{2}$(6+7+8+1)=11,所以W為Na元素.
A.同周期隨原子序數增大元素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氮元素2p能級為半滿穩定狀態,第一電離能高于同周期相鄰元素的,一般非金屬性越強第一電離能越大,故第一電離能:Y(N)>Z(O)>X(C)>M(H)>W(Na),故A錯誤;
B.CO2、C2H2 均為直線型共價化合物,而Na2O2 是離子化合物,故B錯誤.
C.原子半徑N>O,故N-H鍵的鍵長大于比O-H鍵的鍵長,故C正確;
D.X、Y、Z、M四種元素可形成化合物 (NH4)2CO3、NH4HCO3、CO(NH2)2(尿素)等,前二種為離子化合物,而尿素為共價化合物,共價化合物不含離子鍵,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元素推斷、元素周期律、分子結構及C、N、Na元素化合物性質等,難度中等,根據密度判斷Y與M形成的氣態化合物是氨氣是推斷的關鍵.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化學式 | CH3COOH | H2CO3 | HClO | |
電離平衡常數 | Ka=1.8×10-5 | Ka1=4.3×10-7 | Ka=5.6×10-11 | Ka=3.0×10-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H4+、Br-、CO32- | B. | NH4+、I-、SO32- | C. | Fe2+、I-、SO32- | D. | Fe2+、Br-、CO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升高溫度,KW增大,pH變小 | |
B. | 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OH-)降低 | |
C. |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c(H+)增大,KW變小 | |
D. |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CH3COONa,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H+)降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蛋白質的種類很多,它們都能溶解于水 | |
B. | 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是氨基酸 | |
C. | 蛋白質溶液中加入濃鹽酸,顏色變黃 | |
D. | 蛋白質溶液中加入飽和硫酸銨溶液,蛋白質將變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l molH2O (I)變成lmolH2O (g),向外界釋放能量 | |
B. | 1molH2O (g)分解成H2(g)和O2(g),吸收241. 8kJ能量 | |
C. | 2mol H2(g)和l mol O2(g)的總能量小于2molH2O(1)的能量 | |
D. | 斷裂2molH2O (g)中所有的O-H鍵,吸收483.6 kJ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