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石油的裂解 | B. | 煤的干餾 | C. | 石油的裂化 | D. | 石油的分餾 |
分析 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jù)此分析判斷.
解答 解:A.石油裂解過程中生成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A錯誤;
B.煤的干餾是隔絕空氣加強熱發(fā)生化學變化,生成了新的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B錯誤;
C.石油裂化過程中生成新的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C錯誤;
D.石油分餾是控制一定溫度范圍得到餾分分離混合物,過程中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65ab | B. | 14.2g | C. | 14.2bg | D. | 無法確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性質 | 用途 |
A. | 次氯酸有強氧化性 | 用作漂白劑 |
B. | 氧化鋁熔點很高 | 制造耐火坩堝 |
C. | 硅有導電性 | 制造光導纖維 |
D. | 硫酸有酸性 | 用于金屬加工前的酸洗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反應中PdCl2作氧化劑,被還原 | B. | 每轉移2 mol e-時,生成1 mol X | ||
C. | 未知物質X為CO2,屬于還原產物 | D. | 還原性:CO>P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溴苯中的苯(NaOH溶液,分液) | |
B. | 乙醇中的水(新制的氧化鈣,蒸餾) | |
C. | 乙酸中的乙醇(金屬鈉,蒸餾) | |
D. | 苯中的甲苯(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分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鈉燃燒產生火災時,不能用水來滅火 | |
B. | 把鈉保存在石蠟油或煤油中,以隔絕空氣 | |
C. | 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劇烈反應后能生成金屬銅 | |
D. | 向滴有酚酞的蒸餾水中加入綠豆大小的一塊鈉,可觀察到溶液變紅的現(xiàn)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