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0.8molA2氣體和0.6molB2氣體,一定條件下發生如下反應:A2(g)+ B2(g)
2AB(g)ΔH<0
,反應中各物質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中a點的值為0.15
B.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0.03
C.溫度升高,平衡常數K值減小
D.平衡時A2的轉化率為62.5%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陜西省高三上學期第三次質檢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磷及其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回答下列問題:
(1)直鏈聚磷酸是由n個磷酸分子通過分子間脫水形成的,常用于制取阻燃劑聚磷酸銨。
①寫出磷酸主要的電離方程式 。
②直鏈低聚磷酸銨的化學式可表示為(NH4)(n+2)PnOx,x= (用n表示)。
(2)在堿性條件下,次磷酸鹽可用于化學鍍銀,完成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H2PO2-+□Ag+ + □ = □PO43-+ □Ag +□
(3)由工業白磷(含少量砷、鐵、鎂等)制備高純白磷(熔點44℃,沸點280℃),主要生產流程如下
①除砷過程在75℃下進行,其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填字母)。
a.溫度不宜過高,防止硝酸分解 b.適當提高溫度,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c.使白磷熔化,并溶于水 d.降低白磷的毒性
②硝酸氧化除砷時被還原為NO,若氧化產物為等物質的量的亞砷酸與砷酸,則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山東省日照市高三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12O3作耐火材料是因為氧化鋁熔點高
B.醫療上,碳酸氫鈉是治療胃穿孔的一種藥劑
C.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放置,易發生化學腐蝕而生銹
D.石英、水晶、水泥、光導纖維等物質的主要成分是Si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南省高三上第三次周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甲同學進行Fe2+還原性的實驗,針對異常現象進行探究。
步驟一:制取FeCl2溶液.向0.1mol·L-1 FeCl3溶液中加足量鐵粉振蕩,靜置后取上層清液,測得pH<1。
實驗二:向2mL FeCl2溶液中滴加2滴0.1mol·L-1KSCN溶液,無現象;再滴加5滴5% H2O2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約為1.5mol·L-1、pH約為5),觀察到溶液變紅,大約10秒左右紅色褪去,有氣體生成(經檢驗為O2).
(1)用離子方程式表示步驟二中溶液變紅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2)甲探究步驟二中溶液褪色的原因:
Ⅰ.取褪色后溶液兩份,一份滴加FeCl3溶液無現象;另一份滴加KSCN溶液出現紅色;
Ⅱ.取褪色后溶液,滴加鹽酸和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Ⅲ.向2mL 0.1mol·L-1 FeCl3溶液中滴加2滴0.1mol·L-1KSCN溶液,變紅,通入O2,無明顯變化。
①實驗I的說明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結論:溶液褪色的原因是酸性條件下H2O2將SCN-氧化成SO42-。
(3)①甲直接用FeCl2·4H2O配制_________mol·L-1的FeCl2溶液,重復步驟二中的操作,發現液體紅色并未褪去,進一步探究其原因:
②.用激光筆分別照射紅色液體和滴加了KSCN溶液的FeCl3溶液,前者有丁達爾效應,后者無.測所配FeCl2溶液的pH約為3.由此,乙認為紅色不褪去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查閱資料后推測,紅色不褪去的原因還可能是pH較大時H2O2不能氧化SCN-.乙利用上述部分試劑,通過實驗排除了這一可能.乙的實驗操作及現象是:
步驟 | 試劑及操作 | 現 象 |
i | 生成白色沉淀 | |
ii | 向i所得溶液中滴加0.1mol·L-1 FeCl3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南省高三上第三次周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我國古代科技發達,下列有關古代文獻的說法錯誤的是
A.明朝的《本草綱目》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創始,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指蒸鍋),蒸令氣上,用器承滴露。”該段文字記載了白酒(燒酒)的制造過程中采用了蒸餾的方法來分離和提純。
B.漢朝的《淮南萬畢術》、《神農本草經》記載“白青(堿式碳酸銅)得鐵化為銅”,“石膽……能化鐵為銅”都是指銅可以采用濕法冶煉。
C.清初《泉州府志》物產條載: “初,人不知蓋泥法,元時南安有黃長者為宅煮糖,宅垣忽壞,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該段文字記載了蔗糖的分離提純采用了黃泥來吸附紅糖中的色素。
D.晉代葛洪的《抱樸子》記載“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成丹砂”,是指加熱時丹砂(HgS)熔融成液態,冷卻時重新結晶為HgS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上11月月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常溫常壓下22.4L的CO2在一定條件下與足量的鎂反應,轉移4NA個電子
B.60g SiO2中含硅氧鍵數目為4NA
C.1.00mol NaCl中含有6.02×1023個NaCl分子
D.3.9gNa2O2中所含的陰離子數目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貴州省高三上模擬四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中,對應的現象以及結論都正確且兩者具有因果關系的是( )
選項 | 實驗 | 現象 | 結論 |
A. | 將稀硝酸加入過量鐵粉中,充分反應后滴加KSCN溶液 | 有氣體生成,溶液呈血紅色 | 稀硝酸將Fe氧化為Fe3+ |
B. | 向飽和Na2CO3溶液中通CO2 | 有晶體析出 | 溶解度: NaHCO3< Na2CO3 |
C. | 用坩堝鉗夾住一小塊用砂紙仔細打磨過的鋁箔在酒精燈上加熱 | 熔化后的液態鋁滴落下來 | 金屬鋁的熔點較低 |
D. | 將10mL 0.1mol·L-1NaOH溶液滴入1 mL 0.1mol·L-1MgSO4溶液中,再滴加0.1mol·L-1 CuSO4溶液 |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變為淺藍色沉淀 | Cu(OH)2的溶度積比Mg(OH)2的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甘肅省高三上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普伐他汀是—種調節血脂的藥物,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未表示出其空間構型)。下列關 于普伐他汀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能發生加成、取代、消去反應
C.其分子式為C23H35O7
D.1mol該物質最多可與2molNaOH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山西省高二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已知2A2(g)+B2(g) 2C3(g);△H=-akJ·mol-1(a >0),在一個有催化劑的固定容積的容器中加入2mol A2和1mol B2,在500℃時充分反應達平衡后C3的濃度為w mol·L-1,放出熱量b kJ。請回答下列問題:
(1)比較a___________b填“>”、“=”、“<”)。
(2)若將反應溫度升高到700℃,該反應的平衡常數將_____________(“增大”、“減小”或“不變”)。
(3)能說明該反應已經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A.V(C3)=2V(B2) B.容器內氣體壓強保持不變
C.V逆(A2)=2V正(B2) D.容器內的氣體密度保持不變
(4)為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_____________。
A.及時分離出C3氣體 B.適當升高溫度
C.增大B2的濃度 D.選擇高效的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