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已知銅和濃硫酸可以在加熱條件下發生如下反應(反應方程式已配平):Cu+2H2SO4(濃)CuSO4+A↑+2H2O。試通過計算和推理完成下面的問題:
(1)A物質可以導致酸雨的形成。則A應該屬于________(用字母代號填寫)
a. 酸 b. 堿 c. 鹽 d. 酸性氧化物 e. 堿性氧化物
A物質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此反應中________(填寫化學式,下同)失去電子,氧化劑是__________。
(2)一定量的銅片與100mL 18 mol/L的濃H2SO4充分反應,如果該反應過程中轉移了0.2mol電子,生成的CuSO4的質量為_____g,生成的A氣體在標準狀況下體積為_____L(假設氣體全部逸出),剩余的H2SO4的濃度為____________mol/L(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
【答案】 d SO2 KMnO4 16 2.24 16
【解析】(1)根據原子守恒判斷A物質是SO2;
(2)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結合電子守恒、原子守恒計算。
(1)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與銅反應生成硫酸銅、SO2和水,即A是SO2,SO2屬于酸性氧化物,答案選d;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該反應中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作氧化劑,二氧化硫作還原劑,還原劑失電子、氧化劑得電子,所以該反應中SO2失電子,氧化劑是KMnO4;
(2)銅元素化合價從0價升高到+2價,失去2個電子,根據轉移電子守恒得溶解的n(Cu)=0.2mol÷2=0.1mol,根據Cu原子守恒得n(CuSO4)=n(Cu)=0.1mol,硫酸銅質量=nM=0.1mol×160g/mol=16g。根據方程式可知二氧化硫的物質的量是0.1mol,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0.1mol×22.4L/mol=2.24L;反應前硫酸的物質的量是1.8mol,生成二氧化硫是0.1mol,硫酸銅是0.1mol,所以根據硫原子守恒可知剩余硫酸的物質的量是1.8mol-0.1mol-0.1mol=1.6mol,濃度是1.6mol÷0.1L=16mol/L。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學制取乙酸乙酯的過程,請你參與并協助他們完成相關實驗任務。
【實驗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實驗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學均采取乙醇、乙酸與濃硫酸混合共熱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
【裝置設計】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設計了下列三套實驗裝置:
請從甲、乙兩位同學設計的裝置中選擇一種作為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較合理的是________(選填“甲”或“乙”)。丙同學將甲裝置進行了改進,將其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
【實驗步驟】
(1)用酒精燈對試管①加熱;(2)將試管①固定在鐵架臺上(3)按所選擇的裝置組裝儀器,在試管①中先加入3 mL乙醇,并在搖動下緩緩加入2 mL濃硫酸充分搖勻,冷卻后再加入2 mL冰醋酸;(4)在試管②中加入適量的飽和Na2CO3溶液;(5)當觀察到試管②中有明顯現象時停止實驗。
【問題討論】
a.用序號寫出該實驗的步驟____________;
b.裝好實驗裝置,加入藥品前還應檢查____________;
c.寫出試管①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注明反應條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
d.試管②中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金屬鎂和鹵素單質(X2)反應的能量變化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MgCl2制取Mg是放熱過程
B.熱穩定性:MgI2>MgBr2>MgCl2>MgF2
C.常溫下氧化性:F2<Cl2<Br2<I2
D.由圖可知此溫度下MgBr2(s)與Cl2(g)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MgBr2(s)+Cl2(g)═MgCl2(s)+Br2(g),△H=﹣117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P、S、Cl最高正價依次增大,原因是( )
A. P、S、Cl都是非金屬 B. 電子層數不同
C. P、S、Cl原子半徑依次減小 D. P、S、Cl最外層電子數依次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認識有機化合物的結構與類別有助于理解其性質。
①下列有機化合物與苯甲酸()互為同系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 b.
c.
②下列有機化合物易溶于水的是________。
a. 苯 b. 乙烷 c. 乙醇
③下列試劑可用于鑒別乙酸和乙醛的是________。
a. 水 b. 銀氨溶液 c. 稀硫酸
(2)扁桃酸()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
①扁桃酸分子中有________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
②扁桃酸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________和________。
③1 mol扁桃酸最多能與________mol金屬鈉反應
(3)化合物C是一種醫藥中間體,由A制備C的物質轉化路線如下:
①1個A分子中一定共平面的碳原于有________個。
②B暴露在空氣中易變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化合物X的分子式為C3H5O2Cl,其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D是B的一種同分異構體。D能發生銀鏡反應,也能與NaHCO3溶液反應放出氣體,且苯環上的一氯代物有2種。寫出符合條件的D的一種結構簡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砷是第四周期
族元素,可以形成
、
、
、
等化合物,有著廣泛的用途.回答下列問題:
(1)畫出砷的原子結構示意圖________.
(2)工業上常將含砷廢渣(主要成分為)制成漿狀,通入
氧化,生成
和單質硫.寫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需要在加壓下進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已知:
則反應的
________.
(4)時,將
、
和
溶液混合,發生反應:
.溶液中
與反應時間
的關系如圖所示.①下列可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的是________(填標號).
a. 溶液的不再變化
b.
c. 不再變化
d.
②時,
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時
________
時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__.
④若平衡時溶液的,則該反應的平衡常數
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化學鍵的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離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價鍵 ②共價化合物中可能含離子鍵
③離子化合物中只含離子鍵 ④共價化合物中不含離子鍵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碳和氮的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廣泛存在。請回答下列問題:
(1)資料顯示,可用次氯酸鈉處理廢水中的氨氮(NH3),使其轉化為氮氣除去。其主要反應如下
I.NH3(aq)+ HClO(aq)= NH2 Cl(aq)+H2O(1)
II. 2NH2 Cl(aq)+HClO(aq)=N2(g) +H2O(1)+3HCl(aq)
①以上反應中HClO的來源用化學用語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測得.廢水中pH與氨氮去除率的關系如圖所示。pH較高時,氨氮去除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2)甲酶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為燃料,工業上可利用CO或CO2來生產燃料甲醇。已知制備甲醇的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在不同溫度下的化學平衡常數如下表所示。
①下列措施能使反應③的平衡體系中增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號)。
A.將H2O(g)從體系中分離出去 B.充人He(g),使體系壓強增大
C.升高溫度 D.恒容時再充入1mol H2 (g)
②500℃時測得反應③在某時刻H2(g)、CO2(g)、CH3OH(g)、H2O(g)的濃度分別為0.8mol·L-1、0.1mol·L-1、0.3mol·L-1、0.15mol·L-1,則此時v(正) ________ (填“>” “=”或“<”) v (逆)
(3)常溫下,在(NH4)2C2O4溶液屮,反應NH4++C2O42-+H2O NH3·H2O+HC2O4ˉ的化學平衡常數K=____________。(已知:常溫下,NH3·H2O的電離平衡常數Kb=2×10-5,H2C2O4的電離衡常數Ka1=5×10-2、Ka2=5×10-5)
(4)電解硝酸上業的尾氣NO可制備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
①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將電解生成的HNO3全部轉化為NH4NO3,則通入的NH3與實際參加反應的NO的物質的量之比至少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