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某無色溶液中:NH4+、Na+、Cl-、MnO4- | |
B. | 常溫下由水電離出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Na+、K+、SO32-、CO32- | |
C. | 在c(H+)=1×10-13mol•L-1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 | |
D. | 在pH=1的溶液中:K+、Mg2+ SiO32- SO42- |
分析 A.MnO4-為紫色;
B.常溫下由水電離出的c(H+)=1×10-13mol•L-1的溶液,為酸或堿溶液;
C.在c(H+)=1×10-13mol•L-1的溶液,顯堿性;
D.pH=1的溶液,顯酸性.
解答 解:A.MnO4-為紫色,與無色不符,故A不選;
B.常溫下由水電離出的c(H+)=1×10-13mol•L-1的溶液,為酸或堿溶液,堿溶液中該組離子之間不反應,可大量共存,故B選;
C.在c(H+)=1×10-13mol•L-1的溶液,顯堿性,堿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NH4+、Al3+,故C不選;
D.pH=1的溶液,顯酸性,H+、SiO32-結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選;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離子的共存,為高頻考點,把握習題中的信息及常見離子之間的反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復分解反應的離子共存考查,注意常見離子的顏色,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參加反應所需NaOH與氯氣的物質的量之比一定為2:1 | |
B. | 反應體系中n(NaCl):n(NaClO):n(NaC1O3)(物質的量之比)可能為11:1:2 | |
C. | 若反應有amol氯氣參加反應,則amol<轉移電子數<$\frac{5a}{3}$mol | |
D. | 反應中NaC1O和NaClO3為氧化產物,且物質的量之比一定為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是乙烯 | B. | 乙可能是葡萄糖 | ||
C. | 丙與NaOH溶液反應不能生成乙醇 | D. | 丁十H2→乙醇的反應屬于加成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壓強,平衡不發生移動 | |
B. | 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壓強,混合氣體的總質量不變 | |
C. | 該反應式中n值一定為2 | |
D. | 原混合氣體中A與B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且2M(A)+M(B)=3M(D)(其中M表示物質的摩爾質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溫度(℃)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平衡氣體總濃度 (10-3mol/L) | 2.4 | 3.4 | 4.8 | 6.8 | 9.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烷、苯、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條件下都能發生取代反應 | |
B. | 乙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應原理相同 | |
C. | 糖類、油脂和蛋白質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發生水解反應 | |
D. | 蛋白質、人造纖維和光導纖維都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為電源的正極 | |
B. | 電解結束后,陰極室溶液的pH與電解前相比將升高 | |
C. | 電子移動的方向是B→右側惰性電極,左側惰性電極→A | |
D. | 陽極室中發生的反應依次為2Cl--2e-=Cl2↑、CO(NH2)2+3Cl2+H2O═N2+CO2+6H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